元朝灭亡后,留下了10万蒙古女子,朱元璋处理方式很干脆

2023年10月24日20:40:03 历史 1934

1368年八月,明朝如旭日东升,彻底获得了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而朱元璋,这位明朝的缔造者,在驱逐蒙古皇室后,如何构建这个崭新的王朝呢?实际上,当时朱元璋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元顺帝虽然带着皇子与嫔妃逃离大都,但在中原,仍有数十万蒙古女子被遗留。朱元璋如何处置她们呢?说到这里,很多人或许会认为朱元璋会下令将她们全部处死,因为这很符合他给人的“人设”。

朱元璋,这位出身底层的明朝皇帝,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心肠狠毒、残暴。登基后,他迫害了许多开国功臣,这些都被明明白白地记载在历史上。有人认为,这是源于朱元璋的报复心理,因为他身处底层时受尽了屈辱,所以当他成为权力高层时,不可避免地将过去的冤屈发泄出来。然而,在这个新的王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是否会因为自己的私人情感而草率处理这个难题呢?

朱元璋的残暴高压政策,也许源于他从小没有接受过教育,未曾学习过帝王术。他痛恨腐朽的官僚统治,却又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来治理国家,因此只能采取残暴的高压政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的高压政策也仅仅针对官僚。元朝的灭亡可以归因于统治者的粗暴统治和压迫剥削,百姓心中的不满压抑到一定程度后终于爆发。最早举起反旗的是韩山童刘福通郭子兴等领导的红巾军,朱元璋在成为乞丐后投靠到郭子兴旗下。

元朝灭亡后,留下了10万蒙古女子,朱元璋处理方式很干脆 - 天天要闻

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接过大旗,最终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尽管还有陈友谅张士诚等人的农民起义军反元,但最终是朱元璋拔得头筹,统一江南,建立了大明。当朱元璋势如破竹时,元顺帝还在内部争斗,结果北京城瞬间被明军攻破。此时,元顺帝顾不上江山社稷,一心保命,果断放弃抵抗,带着皇子和一部分嫔妃逃跑。为什么只有一部分嫔妃呢?因为他的后妃实在太多了,根本不可能都带走。史书上虽没有明确记载元顺帝后妃的数量,但有多次纳妃百数的记录,可见其数量极其庞大。

在逃命的紧要关头,元顺帝自然不能让这些嫔妃拖累自己的逃跑速度。于是,他竟然瞒着妃子们,趁她们半夜熟睡时偷偷离开。这些被遗留下来的顺帝后妃们,就这样成了明军的俘虏。朱元璋曾召集群臣,询问如何处置这些可怜的女子。然而,大臣们议论纷纷,没有统一的答案。

有人认为,应该将她们斩草除根,以牙还牙,为中原同胞报仇。毕竟蒙古人曾残害了不少同胞,血债血偿。也有人认为,应该人道一些,将她们贬为奴隶,受人驱使就够了。然而,朱元璋似乎对这些答案都不太满意。大臣们纷纷猜测,难道他是想将她们收入后宫?

等待了好一会儿,朱元璋才开口说话:“我认为应该放她们自由,让她们重获自由。她们想去哪里,由她们自己做主。如果她们想回蒙古,我们甚至可以派兵护送她们回去。当然了,她们愿意留下的话,我也很欢迎。但是,她们必须汉化,只能嫁给汉族男子。”

他的声音充满了怜悯和宽容。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女子们,如今却沦为阶下囚。但朱元璋并没有将她们视为敌人和报复的对象,而是给了她们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他的做法不仅展现了他的仁慈和宽容,也彰显了他的智慧和胸怀。

朱元璋的仁慈,更像是在稳固江山后,巧施恩惠以彰显自己的仁德。历经多年战乱,明朝初期的社会经济陷入凋敝,人口锐减,土地荒芜。这位出身贫苦的皇帝明白,此时的国家需要的是生产力的恢复,而让蒙古女子与汉族男子通婚,无疑可以迅速增加人口,为经济恢复打下基础。

朱元璋这一举措,实际上也是出于维护明朝统治的长远考虑。在明朝初创的背景下,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税收是经济恢复的重要手段,而税收的保障又离不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通过蒙古族和汉族的联姻,可以刺激人口增长,进而保障税收,使得皇室、官员和士兵得以正常运作,更好地维护明朝的统治。

此外,朱元璋还将蒙古女子留在中原,以达到“此消彼长”的效果。随着蒙古族生育率的下降,蒙古人的战斗力也将逐渐减弱。这将为大明王朝带来深远的影响。那些归顺的蒙古人将更加依附于大明王朝,有助于民族融合。

为了笼络蒙古人,朱元璋还承认元朝是正统王朝,这一举措赢得了蒙古人的支持。他的领导才能令人叹服。从如何处置元顺帝后妃一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的智慧和策略他。不仅利用手中的资源为己所用,还善于挖掘各种有利因素为明朝的繁荣稳定服务。这位未受过教育的皇帝,却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远的眼光。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广州一棵千年荔枝树时隔4年再次结果!预估树龄1024岁 - 天天要闻

广州一棵千年荔枝树时隔4年再次结果!预估树龄1024岁

随着气温攀升,岭南大地处处荔枝飘香。这几天,广州一棵千年古荔为广州最古老的荔枝树,时隔数年后再结硕果,这一罕见的景象吸引了周边村民前来拍照观赏。千年古荔位于广州黄埔玉岩书院,为一级古树,据估测迄今有1024岁,这个年龄对于具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广州来说,可谓见证了城市半部的历史,承载着市民对岭南佳果的记...
长知识!古代中国的“计程车”如何工作? - 天天要闻

长知识!古代中国的“计程车”如何工作?

原标题:古代中国的“计程车”如何工作?(文物有话说)中国科学技术馆展出的记里鼓车复原模型。中国科学技术馆供图张荫麟复原《宋史》记载的记里鼓车齿轮装置图。中国科学技术馆供图出租车是现代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主要通过记录行车里程计算费用,因此也
3个被史书隐藏的真相:夏侯惇0胜仗却成曹魏第一大将? - 天天要闻

3个被史书隐藏的真相:夏侯惇0胜仗却成曹魏第一大将?

在三国群雄逐鹿的璀璨星河中,夏侯惇的名字似乎总带着一丝微妙的光芒。当五子良将驰骋沙场、威震敌胆时,这位曹魏元勋的军事履历上却难觅耀眼的胜绩。史书冷峻的笔墨下,一个令人费解的谜题浮出水面:一位鲜有战功的将领,为何能登上曹魏权力之巅,成为曹操时
明朝张七姐:一代皇后被废,满朝文武无一人为她发声 - 天天要闻

明朝张七姐:一代皇后被废,满朝文武无一人为她发声

作者:青灯虽然说皇帝后宫那些事,都是皇帝自己的家务事,可是自古以来,都是天下大事,都要放在朝堂上辨一辩。特别是在明朝,皇帝娶什么样的嫔妃,立后还是废后,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势必要闹上一场。可偏偏有这么一位皇后,她被废黜的时候,满朝文武无一人说
杨六郎与肃宁地名的传说 - 天天要闻

杨六郎与肃宁地名的传说

地名故事:杨六郎与肃宁 不少人听说过“刘秀夜走三阳”的传说。三阳指的是饶阳、宰阳、高阳三座县城。饶阳、高阳人们都知道,宰阳在现在的地图上找不到了。其实宰阳就是现在的肃宁。 相传杨六郎与辽国交战在宰阳东扎下营寨,每日亲自监督训练牤牛,准备用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