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泉州地区的海防聚落空间特征研究

2023年09月17日10:17:06 历史 1042

明清泉州地区的海防聚落空间特征研究 - 天天要闻

海防聚落作为特殊的军事聚落,是沿海居民抵御海洋侵袭、维系海防安全的重要举措。泉州地区作为沿海地区,拥有较为完备的海防聚落体系,从空间分布来看,泉州地区的海防聚落以沿海三大卫城为核心,并围绕周边城镇布局;从空间特征来看,泉州地区的海防聚落具有鲜明的军事防御特征。

明清泉州地区的海防聚落空间特征研究 - 天天要闻

引言

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内忧外患,明朝政府加强了海防建设。泉州是明代东南沿海重要城市之一,其海防聚落体系较为完备。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泉州港正式开港通商;至明代中后期,泉州港逐渐成为东南沿海贸易最重要的港口之一。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倭寇在福建沿海大肆抢掠、烧杀掠夺;朝廷随即在泉州、厦门等地修建卫城、巡检司军事设施以卫御倭患。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至崇祯四年(1631年)间,在沿海地区先后建起了大小卫所百余座。至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沿海地区又陆续修建了大小巡检司、卫城等军事设施。清嘉庆七年(1802年)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间,由于东南沿海一带的战乱以及外国势力的入侵,海防聚落体系遭到严重破坏。

明清泉州地区的海防聚落空间特征研究 - 天天要闻

民国以后,由于国家战乱频发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等因素影响下,海防聚落体系逐步消亡。现如今泉州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海防聚落遗迹主要有惠安崇武古城、晋江晋江安平古镇以及惠安崇武古城三个区域。

海防聚落的建设背景

海防聚落的建设与海关系密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了维护国家的海上安全,政府会建立专门的军事防御设施,以保障沿海地区的安全。明朝时期,随着郑和七下西洋活动的展开,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但也正是由于海上贸易的兴盛,走私活动也日趋猖獗,明朝政府对此采取了严厉打击措施。

明清泉州地区的海防聚落空间特征研究 - 天天要闻

明洪武四年(1371),为加强海防,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东南沿海地区“设卫置守”。明代中期以后,由于倭寇等海洋威胁日渐严重,政府在沿海地区设置了大量卫所军堡和巡检司等军事防御设施。

卫所军堡是一种集防御、行政管理、后勤保障为一体的综合性军事设施。海防聚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从空间分布来看,海防聚落作为海防防御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之一,其建设规模与所处环境有着密切联系。泉州地区海防聚落所处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多变,因此其建设规模、选址和空间分布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明清泉州地区的海防聚落空间特征研究 - 天天要闻

海防聚落的空间分布及形态

明代,泉州地区海防形势严峻,朝廷在沿海各卫城设置了巡检司,以加强对海防的管理。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开始,朝廷在泉州设巡检司,后又有卫所。明万历四年(1576),泉州被辟为商港;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泉州成为“天下四聚”之一;明崇祯元年(1628),泉州被辟为通商口岸。至此,泉州地区成为东南沿海的贸易中心之一。

根据《明史》记载,明代泉州地区海防系统由巡检司、卫、所三级构成。巡检司是管理军事的机构,是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卫是管理卫所的行政单位,也是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所则是负责海防事务的地方行政机构。巡检司、卫、所三级共同组成了较为完备的海防体系。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将这三个层级合称为海防聚落。

明清泉州地区的海防聚落空间特征研究 - 天天要闻

泉州地区的海防聚落在空间分布上以沿海三大卫城为核心,并围绕周边城镇布局。这一点与《明史》所载一致。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在泉州地区的海防聚落中,以泉州、晋江南安等三个城市为核心分布最为密集;其次是南安和安溪等两个城镇;再次则是同安惠安永春等沿海地区的城镇。此外,在以海防聚落为核心的分布范围内还分布着一些零散的海防聚落。

海防聚落空间特征形成机制

明代,泉州地区在卫所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巡检司,主要负责沿海地区的军事防御。清代,泉州地区海防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以泉州卫、南澳卫、崇武古城为核心的三大卫城,并围绕周边城镇布局的格局。这一时期的海防聚落体系形成了较为清晰的空间分布特征。

明清泉州地区的海防聚落空间特征研究 - 天天要闻

由于古代人类活动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沿海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军事聚落,这些聚落具有鲜明的军事防御特征。从泉州地区海防聚落空间特征来看,其呈现出显著的军事防御特征,这一特征主要与海防体系、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在军事防御体系方面,明代泉州地区海防体系中有三大卫城,分别是泉州、南澳、崇武;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泉州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季风影响显著;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泉州地区曾遭受倭寇入侵、海盗活动猖獗,这些因素都对泉州地区海防聚落空间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清泉州地区的海防聚落空间特征研究 - 天天要闻

结论与讨论

明代以来,海防聚落一直是泉州地区最重要的军事防御建筑。明代卫城的建立,一方面使得泉州地区的海防聚落数量由原来的不足200座增加到现在的400余座,另一方面也使得泉州地区的海防聚落由原先相对零散的布局走向相对集中。到了清代,卫城作为海防聚落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规模与功能均得到进一步完善。

明清泉州地区的海防聚落空间特征研究 - 天天要闻

虽然泉州地区海防聚落数量众多,但其分布并不均匀。三大卫城集中于泉州平原东部沿海一带,是泉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海防聚落。而周边城镇则是海防聚落中分布最为密集的部分。这些城镇主要分布在泉州市沿海地带,其规模均较大,在防御上具有相对集中性,是泉州地区较为重要的海防设施。

泉州地区作为福建沿海地区重要的侨乡之一,其海防聚落与沿海城镇不仅是闽台经济文化交流、福建区域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明明黄河比长江短,为何却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 天天要闻

明明黄河比长江短,为何却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明明比长江短,为何被称为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像中国一样,独占两条河流究竟有多难?黄河vs长江数据显示,黄河全长5464公里,比6300公里的长江短了836公里,更扎心的是,长江年径流量9600亿立方米,是黄河574亿立方米的16.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天天要闻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不可一世的日军进逼山西“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平型关之战是八路军出征抗日的第一仗,意义十分重大。1937年9月23日凌晨,八路军指挥部向115师下达了作战命令。于是,朱德电令第115师“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之敌”。八路军第115师主力由红一军改编,在平型关战斗中投入...
“80后”县长戴吉国,主动投案!他曾要求下属不当反面案例“主角” - 天天要闻

“80后”县长戴吉国,主动投案!他曾要求下属不当反面案例“主角”

据云南玉溪市纪委监委7月7日消息:玉溪市华宁县委副书记、县长戴吉国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玉溪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戴吉国(资料图)公开简历显示,戴吉国,男,汉族,1982年8月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国共产党党员。戴吉国历任江川县委政研室主任,共青团江川县委副书记、书记、青联主席,共青...
第三次世界大战?《红色警戒:世界战火》震撼登场,32个国家开战 - 天天要闻

第三次世界大战?《红色警戒:世界战火》震撼登场,32个国家开战

大家好,我在游戏荒的时候,经常会打开那些经典游戏,玩上一局感觉非常爽。尤其是《红色警戒2》,即时战略玩法紧张激烈,多人战斗和战役都十分出色,现代战争手段也相当丰富。可由于年代久远,很多玩法已经烂熟于心了,打来打去没有新鲜感。最近,有网络大佬基于《红色警戒2》开发了全新的PC版《红色警戒:世界战火》MOD,...
国手+2!贵州两名文物匠人摘全国文物技能奖 - 天天要闻

国手+2!贵州两名文物匠人摘全国文物技能奖

全国文物职业技能最高奖颁奖了!贵州两名“手艺人”凭实力当“国手”!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7月6日,由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结果揭晓。来自贵州的选手吴胜成获木作文物修复师一等奖,滕昭玉获金属文物修复师三等奖,这也是...
死亡失踪超百人:美国得州洪灾是天灾还是人祸? - 天天要闻

死亡失踪超百人:美国得州洪灾是天灾还是人祸?

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地区因暴雨引发洪灾,截至当地时间6日,已造成至少82人死亡、约40人失踪。美国总统特朗普6日表示,得州洪灾是“百年一遇”“没人预见到”。得州向来洪水多发,然而为何这次灾情如此严重、伤亡如此巨大?在这场悲剧后,美国社会各界普遍认为,这次洪水造成如此大伤亡,有天灾更有人祸。特朗普签署“重大灾...
日本天皇首访蒙古国,专程祭奠日军亡灵,这让中国人很不舒服 - 天天要闻

日本天皇首访蒙古国,专程祭奠日军亡灵,这让中国人很不舒服

前言正值二战结束后80周年,应蒙古国邀请,日本天皇德仁首次对蒙古国进行访问,蒙古国对此给予高规格接待,邀请日本天皇夫妇出席“那达慕大会”的开幕仪式,并参观多个景点和日本投资项目。祭奠亡灵背后7 月 9 日清晨,天皇夫妇的车队悄然驶入乌兰巴托
民国将领之川军青翰南 - 天天要闻

民国将领之川军青翰南

(本人橱窗里面有很多关于民国历史书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创作最大动力。)民国时期,四川军阀熊克武打败另外一个军阀刘存厚后,熊克武就控制了四川军政大权,而熊克武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就不断排挤其他派系的将领,最终四川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