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本公众号主人,定居武汉的东北人。创办本公众号的目的就是自娱自乐,分享生活。
最近读《史记》,对里面的一些内容略有感悟,在此记录下来和朋友们分享,不当之处还请大家不吝赐教。
背景介绍:
本次继续介绍春秋时期蔡国的有关故事,具体来说是蔡国再一次被灭的故事,而蔡国被灭的起因却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其实就是一个女人的改嫁,不过这个女人不是一般的女人,她是当时蔡国国君菜缪侯的妹妹,这个妹妹嫁给了当时的春秋霸主齐桓公,具体名字不清楚就叫蔡夫人吧。而这场战争的级别和规模比上一次介绍的由于美女息妫引发的息国和蔡国被灭要大的多,参战的国家包括鲁国、宋国、陈国、卫国、郑国、许国、曹国、蔡国,甚至后来楚国也被卷了进来,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国际战争。
解读:
以下我将对这场因为女人改嫁而挑起的国际战争故事做一下介绍,同时也把这一历史故事做一点我个人的解读,供大家参考:
我们先看一下战争的起因。说是一次齐国的老大齐桓公和蔡夫人一起在园林中乘船游玩,不知何故蔡夫人一时兴起故意晃动小船,应该是晃动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史料记载说齐桓公被吓得脸色都变了,他想尽力去阻止蔡夫人的晃动,蔡夫人却根本不听他的。当然按照我的理解,这个场面至少应该不是蔡夫人想谋害亲夫,可能更多的是想搞一个恶作剧,因为这时蔡夫人年龄应该不大,但齐桓公却已经进入中老年状态,加上自己不习水性,所以给吓得半死。齐桓公非常生气,就把蔡夫人给赶回了娘家蔡国去了 ,当然并没有正式写休书,也就是婚姻关系还在,只是两口子闹点别扭。蔡夫人回到蔡国以后,她哥哥蔡缪侯感觉自己很没面子,嫁出去的妹妹竟然被赶了回来,于是决定也给齐桓公报复一下,就在齐桓公和蔡夫人还尚未解除婚姻关系的时候,蔡缪侯又把妹妹嫁给了别人,主要还是想恶心一下齐桓公。不成想这一下可把齐桓公给惹怒了,自己又没死,名义上还是自己老婆的蔡夫人竟然就改嫁了,于是乎必须要给蔡国一点颜色看看。当时齐桓公已经当霸主多年,号召力是杠杠滴,召集了鲁国、宋国、陈国、卫国、郑国、许国、曹国等一众小弟,浩浩荡荡的奔着蔡国去了。
接着我们再看一下战争经过。蔡国本来就国小力弱,面对以齐国为首的国际联军明显不堪一击,分分钟就被灭了。不过打败蔡国这个事情并没有完,如果这样就小看了齐桓公和管仲的眼光了,国际联军越过蔡国直接杀向楚国,不过国际联军实际上并没有和楚国交战,因为楚国可不是像蔡国一样的小国弱国,是可以说打就能打的,楚国幅员辽阔且兵精粮足,历来被中原诸侯称为楚南蛮。楚国派使者两次前往国际联军大营,与齐桓公和管仲唇枪舌剑的进行了两次口水战,最后双方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妥协,对于楚国被指责没有给周王室进贡包茅(一种过滤酒渣的草),楚国欣然承认错误恢复包茅的进贡,反正包茅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国际联军在得到楚国的低头表态后宣布撤军,就这样貌似一触即发的大战草草就收场了,由于蔡夫人改嫁而挑起的国际战争最后以牺牲蔡国而结束了。
我对这个故事的解读如下:
第一, 蔡夫人船上戏弄齐桓公应该是一个偶然事件。阴谋论者认为蔡夫人在没有任何征兆和理由的情况下,做出剧烈晃动小船的行为明显不合常理,可能是对齐桓公心生怨恨而报复或者想借机杀死齐桓公,但这种想法只是一种猜测,因为史料对于这个情节没有过多的描述,就是一句话带过。我个人认为,蔡夫人这个行为应该是一个偶然事件,因为从结果上只是让齐桓公虚惊一场,没有把船弄翻而使齐桓公落水,而且我们也很难找出蔡夫人想报复或谋杀齐桓公的动机,齐桓公能够小范围的带蔡夫人乘船游玩,说明蔡夫人还是受宠的,蔡夫人在高兴之余撒个娇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这个撒娇的方式欠考虑,引起了齐桓公的恐慌和不满。
第二, 蔡缪侯让自己的妹妹改嫁实属头脑发热。后人给蔡缪侯这个谥号还是恰如其分的,这个人作为一国之君实在是头脑不够清醒,面对自己妹妹和妹夫齐桓公闹别扭回娘家,自己理应是劝和不劝分,等妹妹和齐桓公的怨气消了也就没事了,可是蔡缪侯却往另外一个极端发展,直接就给妹妹改嫁了。让我们一般常人都无法理解蔡缪侯的这个决定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除了象征性的恶心报复齐桓公,心理上舒服了一下,其它都找不到什么好处。关键是他可能没有想到这个改嫁的决定将会给他和他的蔡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事实就是一句话:灭顶之灾。
第三, 齐桓公和管仲借蔡夫人改嫁顺势而为发动战争。这个时候齐国齐桓公当政多年,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下国富民强,通过多次盟会已经成为中原地区妥妥的霸主,只是身处南方地区的楚国南蛮还尚未臣服,此时他们正想找机会收拾楚国,不成想蔡国马上就给送来了枕头,蔡缪侯把嫁给齐桓公的妹妹私下里给改嫁了,于情于理都是站不住脚的,齐国借此讨伐蔡国正好可以师出有名,而当时蔡国已经是楚国的附庸,灭掉蔡国就可以兵锋直抵楚国。当然齐桓公和管仲是很高明的,作为霸主有些脏活累活不一定都要自己干的,那么多的小弟不用白不用,于是中原各诸侯国:鲁国、宋国、陈国、卫国、郑国、许国和曹国在齐国的带领下,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名正言顺的发动了战争。
第四, 战争打的是实力的对比,胜负是实力妥协的结果。齐桓公和管仲带着国际联军气势汹汹的的打过去,不废吹灰之力就把蔡国灭了,因为蔡国的实力和国际联军比就是鸡蛋碰石头,指望楚国老大出兵救自己的愿望很美好,但事实很残酷,楚国自己对国际联军也不敢小觑,没必要为了蔡国而让自己处于危险境地。不过当国际联军即将和楚国短兵相接的时候,齐桓公和管仲也没敢贸然进攻,因为他们对于能否打得赢楚国心理是没底的,而此时楚国经过一番权衡知道国际联军势大,也不想和联军硬碰硬,于是派了使者前往联军大营进行谈判沟通,齐桓公和管仲还是那一套说辞,站在道义的制高点来压制楚国,但是同时也深知楚国的实力,也不敢过于激怒楚国,两军从春天僵持到夏天,经过双方的唇枪舌剑激烈辩论后,最后楚国以同意恢复向周王室进贡包茅而双方达成了盟约。通过这场盟约,齐国相当于是在楚国面前也树立了权威,从而让霸主地位更加稳固,楚国凭着一点价值微乎其微的包茅就避免了一场胜负未知的战争,相当于是没什么损失,这场战争的结果对于双方来说是双赢的,是各取所需的,不过这个双赢建立的基础还是双方的实力对比,是妥协的结果。
原文节选(史记-管蔡世家):缪侯以其女弟为齐桓公夫人。十八年,齐桓公与蔡女戏船中,夫人荡舟,桓公止之,不止,公怒,归蔡女而不绝也。蔡侯怒,嫁其弟。齐桓公怒,伐蔡;蔡溃,遂虏缪侯,南至楚邵陵。已而诸侯为蔡谢齐,齐侯归蔡侯。二十九年,缪侯卒,子庄侯甲午立。
(所有图片来自于网络)
《诗经.小雅》: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呦呦鹿鸣记: 摄影 航拍 旅行 杂记---简单生活 你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