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天之功,无耻之尤!”
前言
1978年,淮海战役纪念馆来了一个大人物,当年亲自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他就是谭震林,准备讲述当年的一些事。然而某些媒体的话语却让谭震林当场大怒,直接扔下八个字:“贪天之功,无耻之尤”,便断然离去。
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谭震林会如此愤怒?
一、华野第一副政委谭震林
谭震林于1902年,出生于在湖南,曾当过装订工人,后来无意中接触了进步思想,便深深陷入其中,1926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党内担任过县总工会宣传干事等职务。
抗日战争时期,谭震林创建和开拓了江南抗日根据地,曾参与过繁昌保卫战,并打出了五战五胜的战绩。1938年,谭震林在新四军第二、三支队先后担任司令员,并亲自率领第三支队在皖南出击,日寇因此遭到严重的打击。
1944年,谭震林率部解放淮安、宝应以东广大地区,开辟了新的抗日根据地,淮南地区抗日的被动局面,就此成功扭转。次年和粟裕搭档,并担任华中野战军的政委,指挥部队作战40多天,顺利完成华中战场的任务后便挥师山东了。
1948年,其任华东野战军第一副政委,并在胶东战役中获得胜利,后和许世友一起搭档,在胶济线西段战役等多个战役中取得胜利。
1949年,谭震林与邓公、刘伯承、陈毅、粟裕组成总前委,对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进行统一指挥,以徐州为主要之地,发起淮海战役。他们在战役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战略性的取得了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及北广大地区得到解放。
战争年代,谭震林一直辅佐粟裕、许世友等军事将领指挥作战,并得到了华东野战军官兵们极大的信任与尊重,他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以及祖国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后来,淮海战役纪念馆邀请了他,然而却因为媒体的一句话愤然离场,媒体说了什么?
二、华东野战军成“偏师”?
1978年,离著名的淮海战役已经过去30年,谭震林受到邀请,来淮海战役纪念馆接受采访。谭震林作为原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委,对于“淮海战役”具有足够的发言权。
然而采访的现场,却有媒体说淮海战役中的华东野战军,其实是一支“偏师”,甚至还是中原野战军领导的这场战役。这些所谓的说法,都是不符合史实的,谭震林愤怒不已,这是贪图功劳、无耻之举。
究竟何为“偏师”?也就是说,淮海战役的胜利,其主要功劳为中野,并非华野。而此次战役的主要指挥,也不是粟裕、谭震林等人,而是中野的相关领导。
那么这真的是事实么?
三、淮海战役打响
随着济南的攻克,山东境内国民党残军纷纷弃城自保,但三兵集结又在济南爆发巷战,为此粟裕再三思考,还是请示了中央,建议打响淮海战役。中央一番抉择,最终还是同意了。
为了顺利歼灭国民党主力,我军派出了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和四方武装总共60万人,以徐州为中心,在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至临城,南达淮河,大约方圆8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发起淮海战役。
在一个宁静的深夜,我军迅速南下,直冲黄百韬兵团而来,经过16天的奋战,黄百韬兵团被全歼,徐州之敌完全陷入孤立。随后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将黄维兵团包围,全歼该敌。1949年1月,总攻杜聿明部,最后生俘杜聿明。
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默契配合,打得国民党军队节节溃败。最终,我军创造了60万打赢80万的佳绩。淮海战役的胜利,对中国解放和革命的发展影响深远,也奠定了解放全中国的胜利。
那么,淮海战役的领导者究竟是谁?
四、淮海战役的真正领导者
我们都知道,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华野和中野共同努力得来的结果。但在粟裕的领导下,华东野战军担任了战争的主力,中原只是辅助的作用,大众也都普遍认同这一说法。
一般来说,谁实力最强,谁的部队在主要作战方向和作战点上主攻,那么谁就是战场的指挥。据记载,粟裕手上共有16个纵队的兵力,而刘、邓、陈指挥的中野,只有4个纵队,如此一比,战场指挥权的归属可谓是清清楚楚。
而对于装备和军械来说,华野也是占优势的,就连中野的指挥刘伯承都曾承认:“还是华东野战军起到主要的作用。”但向来谦逊的粟裕并不在乎,考虑到淮海战役的重要和艰巨,为了部队的团结,粟裕曾给中央发去电报,请求由陈毅和邓公统一指挥。
毛主席曾言:“淮海战役中,粟裕立了功。”粟裕有着一心为赢的态度,却不成想,这竟成了抹黑他的工具。相较于刘伯承等人而言,粟裕与国民党的军队交战次数最多,也更了解敌人的战略和实力。
其实,淮海战役爆发前,粟裕就已经同毛主席进行了交流,讨论了一些作战方式和策略。毛主席还曾要求粟裕率领三个纵队渡江。但粟裕多次表示渡江不可行,并说服了毛主席。因此事后,毛主席对粟裕的高度评价,也印证了华东野战军的关键。
当然,中原野战军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兵力不及华东野战军,却拿住了敌人的七窍,也正是有了中野的配合,才能有淮海战役的胜利。
淮海战役的胜利,有力的对国民党的军队进行了打击,所谓精锐的师团几乎全军覆没,甚至就连主要统治中心南京也岌岌可危。这场战役,解放军以少胜多,是中国历史辉煌的象征。
难怪谭震林会动怒,淮海战役的功劳被那些无良媒体归功于中原野战军,还把华东野战军说成一支“偏师”,违背了历史,也是对历史的侮辱,真是让人心寒。
作为粟裕的好友,又亲历了这场战争,谭震林怎能容许自己战友甚至一整个华东野战军的功劳,落到别人身上,这是一个不该有的失误,应该尊重历史,不能让前辈无缘无故失去光辉。
结语
淮海战役是一场奇迹之战,也是人民解放军最重要的转折点。谭震林同志坚决捍卫荣誉,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众多英烈的尊重,更体现出他作为指挥官对军队的责任。
历史绝不是一句话就能曲解的,我们必须要时刻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