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可要想清楚了,提拔这人的后果可是很严重的,你将来可要对此负责!”刘少奇对薄一波说道。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尾声,中国共产党急需更多的人才协助管理解放区,随着华北地区大部分解放,中央准备成立华北局。
在工作会议上,薄一波推举柯庆施加入华北统战局工作。可就在这时,刘少奇却极力反对,那么为何刘少奇对这名柯庆施持反对态度呢?当我们一起来看。
向革命迈进
1902年,柯庆施出生于安徽省歙县,他的父亲是远近闻名的柯日昌,早年间在李鸿章家中任职,文采斐然,是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柯日昌对儿子寄予厚望,在父亲的栽培下,柯庆施才华出众,是乡里出了名的神童。
但因父亲对柯庆施的要求严苛到变态的程度,也培养了柯庆施不懂变通、偏执的性子,认准一件事绝不回头,这个性格也让他日后吃尽苦头,柯庆施有着拳拳爱国之心,对于列强无耻地侵华行径深恶痛绝。
在校期间积极带领学生开展学生运动,“五四运动 ”期间,积极号召学生走上街头反抗帝国主义,因为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在安徽政府的施压下柯庆施被给予开除处分。
由于柯庆施才华出众,陶行知等人不忍人才被埋没,在他们的帮助下1920年柯庆施得以重返校园,来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求学。此时南京更是列强侵略的重灾区,百姓遭受着极大迫害。柯庆施亲眼目睹到一个人力车夫被列强当狗耍的场面,气愤不已,提笔写下《南京人力车夫底层生活状况》一文,控诉列强的残忍行径。
这篇报告一经发表就吸引到各界的关注。柯庆施别具一格的选题、字字见血的文章让他在南京展露了手脚。陈独秀深觉柯庆施是可造之材,主动与柯庆施联系,带领柯庆施走上了革命道路。不久后柯庆施就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远东会议在苏联召开。作为早期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之一,他被选派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这次会晤柯庆施受益匪浅,对共产主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莫斯科会场上,列宁十分欣赏这位小伙子,亲自接见他并主动与他握手。这在当时可是一项巨大的殊荣,柯庆施也成了中国共产党中唯一一位与列宁握过手的人。
柯庆施的革命道路
回国后,柯庆施闭门深造,在马克思主义上有了更深的造诣,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早期的塑造者,受到了中央的重用。
在土地革命时期,柯庆施担任过许多职务,在任职期间取得了优秀政绩。但是大家渐渐地发现了柯庆施不为人知的一面。
柯庆施在政治思想上崭露头角,但是因为做事过于偏执,不懂变通,经常与党组织产生争吵。渐渐地,柯庆施的政治思想都带上了个人偏执色彩。柯庆施在国统区工作时,与统战部部长王明私交甚好,平时常常形影不离,二人十分亲密。
1933年,中央委派柯庆施前往东北执行任务,但是柯庆施在执行任务期间擅自离职,没有向组织汇报行踪,还欺骗中央自己已经完美完成任务。直到他被满洲省委戳穿,中央才知道了柯庆施的欺诈行为。
因为当时时局紧张,他又与统战部部长关系密切,很难不让人怀疑他的政治立场。在整风运动发起后,柯庆施因为这段关系受到批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柯庆施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坚持自己没有叛变。整风运动开始时国共关系十分紧张,柯庆施犯错为先,大家在审查他时难免先入为主带上批判色彩,认为柯庆施长篇大论的解释都是狡辩。在这场运动中,柯庆施的妻子曾淡如因为无法忍受丈夫面临的无数次审判与针对,自己也被认成“国民党特务”遭到批斗,选择自杀证明清白,这场闹剧才画上句号。
在整风运动后,柯庆施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接到组织的任务,处于被放弃的边缘。1947年,柯庆施终于等来了中央的消息,派遣他去石家庄担任市长。柯庆施抓住来之不易的机会证明自己。在上任一年半间,为石家庄干了许多实事。
在担任石家庄市长后,柯庆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改善城街卫生,发布数条建议推动石家庄工业发展。石家庄甚至得到“中央接待站”的美誉。正是因为他在政期间的优异表现,为他日后进入华北局做了铺垫。
薄一波的引荐
1948年,中央决定成立华北局,负责统一管理华北地区。华北局成立的较为仓促,人手不足。薄一波便提议让柯庆施加入华北局一致作战。
薄一波多年前被叛徒出卖狼狈入狱,是柯庆施不惧死亡威胁带队救援。自那之后薄一波就对柯庆施另眼相看,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华北局的其他人明显没那么乐意。
刘少奇直言,这是薄一波出于私心做出的决定,他并没有全面考虑柯庆施的综合实力。柯庆施虽然经验丰富,但是过于冒进,固执己见,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都不占上风。
虽然柯庆施对马克思主义有着很深的见解,但这也只是纸上谈兵罢了。华北局要面临的局势复杂多变,真正需要的是一个能统领全局,目标清晰的人才,柯庆施明显不是一个合适人选。
薄一波并没有因为他人的劝解而放弃柯庆施,他一意孤行,坚决要把柯庆施吸纳到组织里。争执到最后,刘少奇先一步妥协。他无奈地对薄一波说,“既然是你一意孤行,那如果柯庆施犯了什么错误,你们二人都要一起承担责任!”薄一波并没有想到,他给自己惹了多大麻烦。晚年时他曾检讨自己当年用人不当,为组织造成了很多损失。
柯庆施的一言堂
柯庆施虽然很有才能,但很容易刚愎自用。在他来到华北局后,自认为风波已经过去,自己还是那个受人敬仰的与列宁握手第一人,在政策上热衷一人独断,丝毫不把他人放在眼里。一旦与其他干部意见不合,就要大声斥责对方,搞得场面很是尴尬。
除此之外,柯庆施还热衷于大搞“阶级斗争”。柯庆施在华北局任职期间,曾提议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组织与发动贫民”上,幸亏被其他干部制止,否则将给华北带来一场动乱。柯庆施在日后并没有收敛,文革前期,他还与“四人帮”相互勾连,极力宣扬错误思想。
柯庆施为人还有一大特点,爱吹领导马屁,极具“政治敏感性”,他乐衷于不遗余力地支持领导的一切决定,不论对错。这种行为也让人在背后纷纷议论他是马屁精,柯庆施的风评更不好了。加之他在职期间并没有什么优秀政绩,反而老让别人给他擦屁股,受到了中央的严厉批评,一年后就被调离出了华北局。
小结
对于柯庆施,大家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一条路走到黑”的固执。他从政几十年来,从未改变过自己的风格。
也正是这样,他爱憎分明,不该做的事情一个不做。他这一生也确实践行着这两个字,诚实的面对欲望,诚实的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