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影《封神榜》在热映,我也把原著《封神演义》拿出来读了读,在第一章就读到了一个介绍商朝来历的故事,觉得比较有意义,截取下来分享给我的网友。
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帝王,一个暴君,对标夏朝末代国君夏桀,这两个人在历史上被并称为“桀纣”,而商朝的开国之君成汤却对标周朝的文王,连经历都有类似之处。
《封神演义》书中说,成汤是皇帝的后代,姓子氏。当初,帝喾的次妃叫简狄,在祈祷时飞来一只玄鸟,于是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契。契很有才华,为尧的司徒,治理民众有功劳,被分封在商地。之后传了十三世后到了太乙,就是成汤。当时是夏朝的一方诸侯
成汤知人善任,听说在有莘这个地方有个种田的人叫伊尹,信奉尧舜之道,是个大贤,三次派人带着钱财和礼物,去聘请伊尹。请来伊尹之后,自己不敢留着用,把贤人进献给夏朝的天子。
夏桀无道,听信谗言不任用伊尹,并把他赶了回来,于是伊尹就又为成汤效力。以后,夏桀越来越荒淫,杀掉了直谏的大臣关龙逢,大家都不敢说真话了。成汤听说这件事之后,就派人过来哭祭关龙逢,夏桀震怒,把成汤给囚禁于夏台这个地方。后来,也是经过伊尹的上下打点,成汤才获得释放回到商地。
有一次,成汤在郊外,看到有个人四面张网并祈祷祝告说:“从天上来的,从地上来的,从四面八方来的,都落到我的网络里吧。”(唉,现在似乎是实现了)。
成汤则把三面的网给解除掉了,只是留下一面网,重新祝告说:“想去左边的去左边吧,想去右边的去右边吧,想要高飞的就高飞吧,想要落下就落下吧,只有那些不想要生命的就来我的网里。“ (又是直钩钓鱼那一套)
这个故事传扬开来,周边的部落都认为成汤的德配天地,商朝应该取代夏朝的时候到了,四十多个国家归顺了成汤。夏桀那边日益残暴,民不聊生。伊尹则做了成汤的丞相(跟姜子牙一样,伊尹以后又扮演了周公的角色),辅助成汤起兵伐夏桀,战胜了夏桀,之后把夏桀流放到了南巢。
在接下来的诸侯大会上,成汤谦退的只要求做一个诸侯,然而诸侯们一致推举成汤成为天下共主,成汤才即天子位,建都城于亳。成汤即为元年,由于夏桀的无道,天下已经大旱了七年。(这恐怕是夏朝灭亡的真实原因之一)成汤在桑林这个地方祭祀祈祷,天降大雨。
书中记载成汤做了两件事情,以庄山出产的铜来铸造货币,救民之命。这一点很值得研究和琢磨。这代表着商业文化的兴起了,也说明商朝之前的夏朝似乎是没有货币的,只有比价活跃的生产活动,没有活跃的商业活动。
成汤还制作了音乐叫“大濩”,意思是表示成汤宽仁大德,能够救护天下生民。这似乎是在说,从商朝开始,在青铜器制作方面又有了进步,夏朝的时候只能制造一些鼎,商朝的时候可以制造一些编钟。
成汤在位十三年,活了一百岁,商朝享国六百四十年,直到传至商受(商纣王)而止。
总结
我很喜欢这个 “网开三面” 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对于我来说太不可思议了。后来想一想,张一面网也是能够网住一些飞禽走兽的。
张四面网虽然能够网住更多的猎物,但是没有必要。只要够用就行了,把猎物一次全都打尽了,以后就不会再有收获了。成汤作为商朝的建立者,的确很有 “商人” 的远见和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