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川 摄)
5月2日下午,由蜀入渝至北碚。途经渝武高速北碚出口时,稍一侧目,感觉路旁有一小山特别蓊郁,并有将军陵园的提示标识。抵达暂住处,问讯女儿:刚才途经的将军陵园安葬的是哪位将军。女儿说是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张将军岂能以抗日名将即可称誉?他不仅是中华民族14年抗战中牺牲的军阶最高的将军,也是二战时期同盟国军队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更是浴血战场、肉搏拼刺而殉国的唯一将军。“明天,一定要去陵园凭吊张将军!”我肃然起敬,缅怀之情油然而生。
翌日上午,一家五口早早出门前往将军陵园。经在线查询,将军陵园距暂住处不过二三站车程,于是乘公交到达陵园。此站的站名即为“张自忠烈士陵园” ,下车时我见站牌也不禁多注目了一会儿。站牌一侧三五步之内即为陵园入口。初升的阳光下,我们放轻脚步,缓缓步入。
张将军陵园位于重庆市北碚到青木关公路侧梅花山上。陵园整体依山就势,坐南朝北,沿斜坡呈长方形由下而上分布着三部分:下为纪念广场,广场左右两侧分设“张自忠生平纪念馆”和接待室,张将军戎装雕像居中;中部为花坛,坛中立冯玉祥将军手书的“梅花山”矮墙;最高处是张将军墓冢。
就山城重庆而言,满目皆山,而且高峻陡峭者居多。就北碚而言,拱卫市区的缙云山脉起伏迤逦,峰峰高拔屹立。如是观之,以梅花山的体量而言,最多只算小丘而已。而它却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就在于青山有幸埋忠骨,只安葬着张将军一人,抚慰着英灵与浩气,与英魂共日月而长青。
我肃立将军雕像前,仰首凝视:将军扶剑北眺,目光炯炯,满目容纳的可是中华万里河山?基座铭文为“民族英雄 张自忠”。
移步左侧纪念馆屏声静气,从展陈的图文中瞻仰将军生平事迹。
张自忠将军,字荩忱,1892年出生在山东省临清县。因目睹列强瓜分欺侮我中华,求学时即立下救国雪耻之志。1914年投笔从戎,参加过国民军起义及北伐诸战役。
1931年,倭寇制造“九一八”事变后,平津危殆,将军时任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师长,驻守华北。彼时,敌强我弱、敌众我寡,将军却率部主动出击,血战七昼夜,歼敌两个步兵联队,一个骑兵大队,缴获坦克数十辆,取得中震惊中外的喜峰口战役之捷。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将军擢升五十九军军长,率部赴抗日前线。一战淝水,二战临沂,三战潢川,每战每捷,威振敌胆。后又发动“四月攻势”,歼倭2000余人,令倭寇心生敬畏,称之为“活关公”。
1938年4月,将军率部参加徐州会战,奋勇杀敌,确保了台儿庄大捷。是年9月,将军率部参与武汉会战并出色完成了歼敌任务,升任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领上将衔。
1940年4月,倭寇集15万重兵,配以飞机坦克,猛攻枣阳、襄阳、南阳一带,发动枣宜会战。将军奉命以1:2的劣势兵力截击倭寇。5月15日,倭寇围困将军所部,将军率部浴血突围至南瓜店杏仁山坚守待援。16日上午,将军所部遭倭寇炮火击,伤亡惨重,将军亦重伤。战至下午4时许,将军腰、腹部又中机枪弹数发。临终前,将军从容告诉身边仅存的几人说:“吾力战死,自审对国家、对民族、对个人都可告无愧” “我生国死,我死国生”,并拒绝了左右的劝退。不久,身负7伤的将军面对冲上前的倭寇仍独自举枪拼刺,终被倭寇刺刀穿胸,壮烈殉国,时年49岁。
(忘川 摄)
将军最后拼刺杀敌的最后的悲壮时刻,有因受伤而幸存的马副官亲眼目睹:日本兵持枪刺向张将军,将军顺势抓住其枪杆一跃而起,尚未站稳,即被另一日本兵凶狠刺中。倭寇的《231联队史》也记载了将军身负重伤仍拼死杀敌惨烈的最后情景:“四分队的藤冈一等兵,是冲锋队伍中的一把尖刀,他端着刺刀向数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猛然站起,眼睛死死盯住藤冈……第三中队长堂野军曹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藤冈一等兵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起心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在这一刺之下,这个高大的身躯再也支持不住,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不可否认,在敌方的字里行间,对将军仍然充满敬畏。
倭寇在战场证实将军的身份后,也予以将军必要的尊重,装殓将军遗体并安葬。其后,将军旧部第38师黄维纲师长率部为抢回将军忠骸而拼死血战时,据传倭寇也停止炮击、空袭,以免误伤将军遗体。抢回忠骸后,暂停灵期间,以上将礼服重新装殓,随后,将军灵柩转运至宜昌,再由宜昌溯长江移灵陪都重庆。将军灵柩离开宜昌那天,数十万军民恭送到江边。此时,倭寇机群临空,军民无一避逃,敌机竟未发一枪一弹,盘旋而去。
将军殉国的噩耗传出,举国悲恸。国共两党均予以极高的礼遇与评价。当将军灵柩抵达重时,蒋介石率国民党要员上船迎灵,并挽词“英烈千秋”;5月28日葬于北碚梅花山,国民政府追授张将军为陆军上将;4年后,国民政府颁布“国民政府入祀忠烈祠令”,张自忠上将入祀忠烈词。2023年4月,在纷纷清明雨中,来自台湾的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前来祭拜张自忠将军,其间几度垂泪。绿水青山,炎黄子孙,追思满怀。
1940年8月15日,在红色延安,各界1000多人在中央大礼堂为张自忠将军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追悼会由朱德总司令主祭。毛泽东主席送“尽忠报国”挽词,周恩来亦送“为国捐躯”挽词。1991年,张将军墓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革命烈士陵园。2019年10月7日,张将军墓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令人喟叹感慨的是:当年得知将军殉国之讯后,将军发妻李敏慧女士悲痛欲绝,竟绝食七日,魂追将军而去。
拾级而上至中部花坛,坛中花草葳蕤、绿蓠齐整。中间冯玉祥将军“梅花山”的题名蕴含着无限爱意与深意。张将军原是冯将军旧部,深得冯将军器重与厚爱。斯人已逝,浩气长存,冯将军自是悲伤不已,遂在张将军身后诸事上多倾其心。梅花山原本无梅花,也不叫梅花山而叫做雨台山。因张将军安葬于此,冯玉祥将军借用史可法扬州梅花岭殉国,将此山更名梅花山,并于1942年6月18日亲书刻石立墓前,并躬身在墓前栽植梅花树,慰藉忠魂。
沿阶复上行,石阶数十级,苍翠满青山。两旁枝干似剑,直刺苍穹。将军墓坐落苍松翠柏掩映的陵园最高处,墓茔呈半圆弧形,坐南朝北,条石镶边,青石拱顶;墓高2.64米,周长21米。墓前立冯玉祥将军手书的写“张上将自忠之墓”碑,右侧是将军之弟张自明于1944年5月所立 “兄荩忱上将墓表”。阳光透过茂密枝叶,墓地光影横斜。我静静地停立墓前,阵阵微风拂过,仿佛聆听到英魂恒久的呼吸与微语。低头看见碑前有此前社会各界祭拜时敬献的鲜花、花篮、书信。在一束白菊花上微微飘动的纸带上写着“滇军六十军后人敬挽”字样。
今我漂泊山城,途次北碚,感将军之精忠,仰将军之伟烈,慕将军之英名而拜谒,愧两手空空而心存敬仰,唯以三鞠躬以表虔诚。
公志酬乎?倭寇未灭,血洒疆场,尽忠许国不移志,幸有青山埋忠骨。
余生晚矣,板荡不逢,身处盛世,勤耕苦作亦欣然,仰敬将军报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