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要嫡长子继承?即使长子无能也不能换人?这是古人的智慧

2023年04月19日23:26:04 历史 1011

周朝有两大制度——嫡长子继位制与分封制。纵使嫡长子无能,依然会被册立为太子。

古人为何要嫡长子继承?即使长子无能也不能换人?这是古人的智慧 - 天天要闻

原以为这样“迂腐”的制度下,一个王朝很快便会迎来灭亡,然而事实是,设立该制度的周朝是中国众多朝代里统治时期最为长久的一个王朝。足可见古人超群的智慧。

那这位的古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他便是大家熟知的——周公旦

他辅佐了周武王与周成王两代君主,期间可谓殚精竭虑,不仅襄助武王两次伐纣,还制作了流传后世至今的礼乐。

古人为何要嫡长子继承?即使长子无能也不能换人?这是古人的智慧 - 天天要闻

当时商朝实行的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或者“叔侄相传”的继承制度,为何周公旦还要呕心沥血另辟道路呢?

先知周公

中国的王朝时代帝王继位最初实行的血统继位制,就是上面的制度,该制度能让一个王朝始终把持在本族手里,可与此同时,在此种制度下的统治时期,为了夺得皇权,兄弟之间互相残杀的事件层出不穷。

古人为何要嫡长子继承?即使长子无能也不能换人?这是古人的智慧 - 天天要闻

最后,血统继承制在公元前2338年被废除,五帝时代的禅让制登上历史的舞台,即是由上一任帝王将皇位禅让给下一任贤能者。

此制度也可细分为两款,一种是将皇位让给血亲者,此为内禅,另一种是异姓,此为外禅,这代表禅让者的朝代将会被下一任更替,新的王朝崛地而起。

这种贤明又公正的制度为何能在一个封建时代产生呢?

古人为何要嫡长子继承?即使长子无能也不能换人?这是古人的智慧 - 天天要闻

属远古时期的五帝时代物资贫乏、生产力十分落后,若想存活,人类必须群起而居共同劳动,这个时候,就需要推选出公正的有能者担任领袖指挥调度、平均分配食物,同时带领着部下抵御外敌之侵袭。

之后到了周朝,周公旦借鉴了这两个时代制度的利弊,建立出设嫡长子为太子的继承制,既避免了兄弟之间互相残杀的死局,而作为皇后所出的嫡长子在名义与事实上也是名正言顺。

同时,他还建立了分封制,君王将领地分拨给王室子弟或者是有功之人,这些人受封替君王同时也是自己镇守领地,受封的藩王既要缴税纳贡、朝觐述职,又会替远在天边的君王镇守疆土、并服从天子之令。

古人为何要嫡长子继承?即使长子无能也不能换人?这是古人的智慧 - 天天要闻

且藩王绝大多数都为王室宗亲,等于天下各地始终掌握在自己人手里。他建立的分封制,等于是替皇帝铺平了道路,让其能更好的维护统治。

而且,这两条制度极大程度地防止了王世子弟为争夺王权,以致周朝权利分流甚至亡国。

周公之礼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周公之礼也出自周公旦。西周时期,男女婚俗之事混乱无章,私会的现象十分泛滥。

古人为何要嫡长子继承?即使长子无能也不能换人?这是古人的智慧 - 天天要闻

周公自觉再拖延下去,往后再想矫正民风问题,怕是难如登天,是以亲自出马制定关于婚姻一事的礼仪。

他将男女双方从说情至嫁娶这一事细分成了7个步骤,并与妻子一同演示婚礼礼法,教导民众。

但是到了敦伦,也就是指导同房这一步骤,总不能真与妻子演示吧。犹疑间,周公旦瞧见儿子正在捣鼓几个葫芦瓢,忽然灵光一现有了想法。

古人为何要嫡长子继承?即使长子无能也不能换人?这是古人的智慧 - 天天要闻

他在第二天将人召集至学校,又再一次亲自示范婚礼7步,在敦伦这一步时将一只未开瓢的葫芦拿出,比喻还未分离前男女乃混沌一体,而后一分为二,一俯一仰,敦夫妻之伦,以合天覆地载、阴阳和谐、乾坤有序之理。

此为周公之礼的由来。后来,周公旦设立的嫡长子继承制经过历朝历代的更迭,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那样的朝代是如何继承皇位的?

九子夺嫡

清代没有明确的皇位继承制,更没有继承周公旦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便发生了大家熟知的九子夺嫡事件。

古人为何要嫡长子继承?即使长子无能也不能换人?这是古人的智慧 - 天天要闻

1675年,康熙册立时值两岁的二子为皇太子,岂料日渐年长的皇太子因居高位逐渐骄纵霸道起来,更甚者在朝堂之中结党营私,与生母的叔叔索额图暗中勾结,犯了康熙大忌,导致父子关系走向下坡。

索额图的势力日益壮大,且拥趸皇太子的决心高涨,大有造反之势,康熙觉得不拔除索额图的势力,来日不久必定养虎为患。

其后不久,索额图果真被打入宗人府,并在数月后于监牢中死去。这让皇太子与康熙的关系变得剑拔弩张,父子关系走向破裂。

古人为何要嫡长子继承?即使长子无能也不能换人?这是古人的智慧 - 天天要闻

五年后,也就是1708年,康熙于布尔哈行宫将时年35岁的皇太子罢黜。九子夺嫡之争拉开帷幕,众皇子依次登场。

皇太子被罢黜之后,作为庶长子的大儿子深知自己不得父亲喜欢,与皇位必定无缘,是以向康熙提议立与自己交好的八阿哥为太子,一边又主张可以替父杀掉已被废除的皇太子。

康熙对儿子此番行为感到十分寒心,从此对其设了防。

古人为何要嫡长子继承?即使长子无能也不能换人?这是古人的智慧 - 天天要闻

此后没过多久,三子揭发庶长子暗中侍弄魇镇之术加害被废黜的皇太子,庶长子因此被康熙囚禁,与庶长子情如兄弟的八子也被一同关押。

时隔仅一年,对二子念念不忘的康熙又将太子之位归还于他,但是在不到三年之后,前者又被揭发结党营私。

于是乎,二子又被废了。这次一直关押至死也未被释放。

古人为何要嫡长子继承?即使长子无能也不能换人?这是古人的智慧 - 天天要闻

本来对皇位也蠢蠢欲动的三子经过几番这样的动乱,已经无心再争,是以自己退出了夺嫡。

在这过程中被释放的八子联合与九子、十子调转枪头支持四阿哥的亲弟弟十四子,十三子则站四阿哥一派。

四子原本一直属太子党,就连第一次太子被废,他也敢于为太子求情,直至太子二度被废,他自知这次对方再无可能绝地反击,便开始自己探手高位,建立起自己的党羽。

古人为何要嫡长子继承?即使长子无能也不能换人?这是古人的智慧 - 天天要闻

时局到这时变成了比较固定的形态——四子一党——八子一党。直至1722年,康熙于畅春园病故,隆科多宣布四子继承大统。

彼时十四子远在西北,八子党无法与四子抗衡,储君之位已是无力回天。四子雍正继位后,八子一党相继遭到迫害。

为了避免九子夺嫡的惨剧再次上演,雍正在日后实行了秘密建储的制度,直至皇帝驾崩,诏书方能公之于众。

直到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灭亡,周公旦的嫡长子继承制也没有再重现过天日。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广州一棵千年荔枝树时隔4年再次结果!预估树龄1024岁 - 天天要闻

广州一棵千年荔枝树时隔4年再次结果!预估树龄1024岁

随着气温攀升,岭南大地处处荔枝飘香。这几天,广州一棵千年古荔为广州最古老的荔枝树,时隔数年后再结硕果,这一罕见的景象吸引了周边村民前来拍照观赏。千年古荔位于广州黄埔玉岩书院,为一级古树,据估测迄今有1024岁,这个年龄对于具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广州来说,可谓见证了城市半部的历史,承载着市民对岭南佳果的记...
长知识!古代中国的“计程车”如何工作? - 天天要闻

长知识!古代中国的“计程车”如何工作?

原标题:古代中国的“计程车”如何工作?(文物有话说)中国科学技术馆展出的记里鼓车复原模型。中国科学技术馆供图张荫麟复原《宋史》记载的记里鼓车齿轮装置图。中国科学技术馆供图出租车是现代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主要通过记录行车里程计算费用,因此也
3个被史书隐藏的真相:夏侯惇0胜仗却成曹魏第一大将? - 天天要闻

3个被史书隐藏的真相:夏侯惇0胜仗却成曹魏第一大将?

在三国群雄逐鹿的璀璨星河中,夏侯惇的名字似乎总带着一丝微妙的光芒。当五子良将驰骋沙场、威震敌胆时,这位曹魏元勋的军事履历上却难觅耀眼的胜绩。史书冷峻的笔墨下,一个令人费解的谜题浮出水面:一位鲜有战功的将领,为何能登上曹魏权力之巅,成为曹操时
明朝张七姐:一代皇后被废,满朝文武无一人为她发声 - 天天要闻

明朝张七姐:一代皇后被废,满朝文武无一人为她发声

作者:青灯虽然说皇帝后宫那些事,都是皇帝自己的家务事,可是自古以来,都是天下大事,都要放在朝堂上辨一辩。特别是在明朝,皇帝娶什么样的嫔妃,立后还是废后,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势必要闹上一场。可偏偏有这么一位皇后,她被废黜的时候,满朝文武无一人说
杨六郎与肃宁地名的传说 - 天天要闻

杨六郎与肃宁地名的传说

地名故事:杨六郎与肃宁 不少人听说过“刘秀夜走三阳”的传说。三阳指的是饶阳、宰阳、高阳三座县城。饶阳、高阳人们都知道,宰阳在现在的地图上找不到了。其实宰阳就是现在的肃宁。 相传杨六郎与辽国交战在宰阳东扎下营寨,每日亲自监督训练牤牛,准备用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