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外能领兵打仗,对内能改革政治。可谓全才,但他早年被人诬陷,晚年遭遇暗杀,纵使天纵之才也得不到发展机遇,究竟是什么让他有才无处使?其实就是他性格问题,让我们今天看一下春秋战国兵家代表吴起究竟哪出了问题,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
01.不择手段,锋芒毕露
吴起是卫国人,很喜欢兵法,也很聪明。向曾子拜师,后服侍鲁国国君。一次,齐国讨伐鲁国,吴起想带兵打仗,但他老婆是齐国人,鲁君不信任他,他就把自己老婆杀了。
他老婆:???
怎么会有这样的事?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诚,把老婆杀了,可以说很荒唐。也多多少少证明了吴起的性格是有缺陷的。他为了扬名不择手段,甚至可以亲手杀了自己老婆。也从侧面看出吴起是个狠人。
吴起
那最后呢?国君信任他吗?很抱歉,没有。他带领军队把齐国打跑后,就有人诬陷他说吴起是卫国人,他为了扬名天下,临走时咬住胳膊说:不做卿相,誓不回国。就连他母亲去世时,吴起都不曾回国看望。如果鲁君重用吴起等于抛弃卫国,很不利。鲁君就疏远了吴起。
这段话到底是不是诬陷,现在已无法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吴起是说过或做过类似的事情的。因为一国国君最起码是不会因为一句诬陷的话就不用有才之士的。很定有什么证据证明吴起确有不孝不忠的事情才让鲁君疏远他。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吴起有一定骄傲自满的倾向。不然一场胜仗,就有人说他坏话有点不合理,他可能因为骄傲惹到了小人。不然仅仅一场胜仗,根本没有触及到贵族利益分配,人家凭什么说他坏话?这也侧面证实吴起有些锋芒毕露,招致不满。
02.耿直愚蠢
吴起的军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今天不说这些。看看他的缺点。
在他不得鲁君喜欢后,他就去了魏国,当了将军,打退几波秦军,赵军。很得魏文侯喜欢。
我们说耿直可能是好品德,最起码没有心机,但是说吴起耿直不是褒义了。
当原来的国相死后,田文成为新的国相。吴起很不满,认为田文不如自己,就去当面质问田文。
魏相田文(下面坐着的)
吴起觉得自己富国强兵,让士兵为国而战,向死而生;让国库充盈,百官亲和;让别国不敢侵扰,稳定疆域。而他问田文时,田文只是笑着说:我不如您。最后田文说他在国君年轻,国家不安稳,百官疑虑,百姓不信任时任职。可以说是国家最危难时任职国相的,这时吴起没话说了。
我想大家看到这就可以看出来了谁更高明了,田文有一身才干却不像吴起争着表露,骄傲自满,目中无人。而吴起在不明白国家形势下还和国相对峙,大家都可以看出吴起看不起田文,而田文仅是一笑了之,可见其高深,也看见吴起的愚蠢了。
03.不晓变通
当田文死后,公叔痤成为国相,他用计谋逼走了吴起。吴起跑到楚国,楚王很欣赏他,让他做了国相。他就大刀阔斧的发起改革,史称吴起变法。
公叔痤(红衣服)
这个变法确实让楚国强大起来,但吴起却动了上层贵族的利益,让他们很不满。你想,一个人刚来就当国相,还觉得这不好,要改,一改就把你的钱收走,官也罢了,地也收了,你服不服?肯定不服。而吴起就是这么干的,所以很多人怨恨他。
吴起失败的原因就是不懂变通,初来乍到,不和这打好关系,没有背景,没有势力,就想凭一己之力改变整个国家,要知道,当时楚国是最早变法之一的国家,顽固守旧势力极其强大,而吴起一人能改变吗?很显然不能。他也成为守旧贵族最大的敌人。在楚王死后,他们就在葬礼上射杀了吴起。
04.小结
纵观吴起一生,他满腹才干,之所以东奔西走,得不到重用,很大程度上都是他性格的问题。他骄傲自满,目中无人,锋芒毕露,我行我素,不晓变通,盲目相信个人力量都是他性格上的缺点。
看他的经历,感觉他就像长不大的少年,永远年轻,永远不拘世俗,永远表现自己,争强好胜。但他用少年意气斗不过那个风云时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