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年减82平方公里!渤海平均深度已不足18米,今后会不会消失?

2023年03月31日23:59:05 历史 1324

位于我国东北方的渤海,被沿岸的居民亲切地称为“聚宝盆”,同时,它也是中国“四大海”中最大的内海

然而,与之巨大的面积相对应的,它的深度很浅,平均只有18米,靠近陆地的地方则更明显。相比起来,青海湖的平均深度都有21米,渤海真是没有个“海”的样子了。

然而,这样的渤海如今依然在以每年82平方公里面积的速度减小着,好像正在一步一步走向灭亡——到底为什么会这样,这样又会不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

面积年减82平方公里!渤海平均深度已不足18米,今后会不会消失? - 天天要闻

第一内海,聚财宝地

中国海域有四大海,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它们有着恢弘的景观,互相连成一片,保护着中国国域东部和南部的广阔区域,给这些地区的海岸线提供了无尽的生机与财富。

面积年减82平方公里!渤海平均深度已不足18米,今后会不会消失? - 天天要闻

这其中,渤海也算是非常特殊的一个。

它是中国境内最北、也是最大的内海,即除了与大洋或外海相通的狭窄水道外,四周被大陆或岛屿所包围的海。它像一个“C”形的盾牌一样保护着我国的东北、华北地区,位置绝佳,外国船只如果想要进入渤海,可要问问附近的半岛同不同意。

面积年减82平方公里!渤海平均深度已不足18米,今后会不会消失? - 天天要闻

渤海海岸线全长约3800公里,差不多相当于从北京到曾母暗沙群岛的直线距离,长度非常可观。它的东西宽约346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面积达到惊人的8万平方公里。8万平方公里是什么概念?这差不多已经达到韩国国土的总面积,和我国重庆市的总面积相差无几,“第一内海”当之无愧!

得益于渤海广阔的海域面积,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各类资源,形成了效益巨大的“环渤海经济圈”。

面积年减82平方公里!渤海平均深度已不足18米,今后会不会消失? - 天天要闻

渤海鱼类的年产量高达50万吨,渔业资源、水资源、港口资源、旅游资源自然不必多说,重要的是渤海还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海盐资源。渤海油田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海上油田,仅2021年一年就产出了三千万多吨的原油,是仅次于大庆油田的原油生产基地。

我国的四大产盐区——长芦盐场、辽东湾盐场、莱州湾盐场和淮盐产场,其中前三都位于渤海地区。仅莱州湾盐场的总产盐量就有8亿多吨,已经足够整个中国所有人百年的用盐量!这些资源为渤海的重要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面积年减82平方公里!渤海平均深度已不足18米,今后会不会消失? - 天天要闻

而渤海独特的地理位置更是决定了它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民而言的重要战略地位。渤海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中央海盆和渤海海峡五部分组成,三面环陆,分别与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三省一市毗邻。黄河、辽河滦河海河四条大河和约40条小河流入渤海,每年为其提供大额入海水量和泥沙量。

此外,渤海还近朝鲜、韩国和日本,离蒙古、俄罗斯的距离都不算太远,因此,哪怕在国际上,渤海的地理地位也可见一斑。

这么看,渤海不仅养活了渤海海岸线上的上亿中国人,还四通八达,整个中国甚至全世界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它的影响。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生态方面,渤海都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可谓战略要地、聚财宝地,也难怪被当地居民称为“聚宝盆”了!然而,现今的渤海却正处在危险的境地中。

面积年减82平方公里!渤海平均深度已不足18米,今后会不会消失? - 天天要闻

渤海湾

海域缩小,面临消失

前面提到,渤海的深度很浅,平均只有18米。或许正是因此,渤海在诞生之初就有了面积渐渐缩小的隐患。

渤海边有被称为“镇海吼”的沧州铁狮子,于后周广顺三年建成(即953年)。铁狮子是当时沧州的居民为镇海啸而建,为达到这个目的,当时正是贴着渤海边建成的,然而到了1000多年后的今天,铁狮子距离大海已经有了70多公里——这是人们肉眼可见的渤海缩小的最直观证据。

面积年减82平方公里!渤海平均深度已不足18米,今后会不会消失? - 天天要闻

从数据上看就更惊心动魄了。20世纪40年代初,渤海的总面积约为81313平方公里,而到了本世纪初,渤海的总面积缩小至77541平方公里,约缩小了3772平方公里,速率高达7.06%,每年约缩小82平方公里。到了2000年以后,渤海缩小的速度明显加快了,每年约缩小141平方千米。

自1990年以来,渤海的海岸线总长度也在持续增长。1990年,渤海海岸线的长度约为2545千米,到了2014年增长到3467千米,24年间增长了922千米,每年约要增长38千米。不过,增长的海岸线中大部分为人工海岸线,自然增长的海岸线并不如此惊人。

这么看,渤海的海域确实在连年缩小,且这个过程还越来越快。进入21世纪,渤海每年缩小的面积已经快要达到上世纪的两倍!如果按这个速度下去,完全不加以人为的干预和控制的话,不到500年,渤海就会彻底消失,成为历史。

面积年减82平方公里!渤海平均深度已不足18米,今后会不会消失? - 天天要闻

探究原因,如何治理

那么,你肯定要问了,渤海到底是为什么会缩小的呢?这不是暂时性的潮起潮落造成的现象,它的背后主要有两大原因。

渤海的缩小与华夏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有关。众所周知,黄河中泥沙含量极其巨大,古人就有“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的说法,黄河之中的泥,使它肉眼看起来都如同泥水一般浑浊。

每年,黄河都要输送高达16亿吨的泥沙,其中的大部分都到了黄河入海口的区域,即流入了渤海。正是因为这样的“填海效应”,我国最年轻的陆地“黄河三角洲”逐渐诞生,且不断扩大着它的面积——这也意味着渤海海域面积的缩小。

面积年减82平方公里!渤海平均深度已不足18米,今后会不会消失? - 天天要闻

第二大原因,则是人为活动的影响。进入21世纪,人类开始了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工程,以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创造出更多的发展空间。2011到2020年间,环渤海三省一市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最终填得了共计829.5平方公里的土地。

短期内看,这样填海造陆的工程是有好处的,但长期地看,这样的做法贻害无穷。荷兰是世界上最先开始进行填海造陆工程的国家,但仅仅一百年不到的时间,荷兰就尝到了恶果——地下水位被破坏,许多自然动植物的数量骤减。这无疑为渤海的未来敲响了警钟。

面积年减82平方公里!渤海平均深度已不足18米,今后会不会消失? - 天天要闻

虽然时至今日,渤海缩小的影响还不明显,但如果渤海有一天真的消失了,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会是灭顶之灾。渤海有着调节周围温度湿度、生态平衡的作用,如果渤海消失了,那么靠近渤海的几个省市都会面临干旱的问题,甚至不可避免地变成荒漠。

如此这般,几个省市的粮食供给都会成为问题,可能会带来大规模人口减少的结果,经济发展也无从谈起。当然,动植物也不能幸免,数量骤减的结果是必然的,许多珍贵的、渤海特有的物种都会灭绝。

面积年减82平方公里!渤海平均深度已不足18米,今后会不会消失? - 天天要闻

同时,渤海作为我国的战略要地、天然屏障,如果它消失了,不仅海上运输业会受到巨大影响,更是会让我国的东北防线变得脆弱,影响到我国的国土安全、军事安全。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新的国境线也会成为问题,届时必然少不了与邻国的纷争。

有网友说,渤海如果消失了,我国的国土面积可以增加,说不定房价都会减少,大家也不用居住得如此拥挤了。但看完以上的论述,相信他们已经改变了看法。实际上无论是生态,还是经济、军事,渤海的消失都是贻害无穷的!

面积年减82平方公里!渤海平均深度已不足18米,今后会不会消失? - 天天要闻

那么,渤海消失的问题是否应该去治理呢?能够治理吗?治理难度大吗?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渤海消失一定得治理,因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千山,为了可持续发展,渤海的问题是不容忽略的。而从原因上看,治理渤海的关键有二:第一是治理黄河,第二是减少人为的影响。

第一点其实是我国一直在推进的一项工程,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减少黄河内泥沙含量,我国一直在推进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建造蓄水工程,且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有专家提出,为了保护渤海,可让黄河改道,从流入渤海变成流入东海,但这样的方式显然难度极高。

对于第二点,国家也做出了努力。2018年,我国发改委颁布了《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其中不仅对黄河治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也提出了缓解渤海海口泥沙、建造人工河道的方法,同时对围海造田、填海造陆的行为进行了限制。

面积年减82平方公里!渤海平均深度已不足18米,今后会不会消失? - 天天要闻

在这样的努力下,相信渤海消失的问题不会困扰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太久。然而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实在太过渺小,作为普通人的你我,如果无法加入治理黄河、治理渤海的工作中,或许只能在保护环境的意识上下功夫了!

毕竟整个地球的生态圈都是一体的,我们少乱扔垃圾一次,或许远在太平洋的海洋生物就会少一分被塑料缠绕的风险,这对于渤海来说也是相同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