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邓小平逝世前,留给江主席四个要求,多年以后才知邓公伟大

2023年02月04日18:08:02 历史 1450

1997年2月,原本应该度过春节的北京301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却始终没有放松下来。

2月19日晚,不好的消息还是传了出来,邓公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在邓公临终之前,就已经让夫人卓琳给江主席写下了遗嘱,对江主席嘱咐了四个要求。

多年之后再看邓公的要求,人们才更加知道邓公的伟大。

邓公对江主席进行了什么样的指示呢?

1997年邓小平逝世前,留给江主席四个要求,多年以后才知邓公伟大 - 天天要闻

带领人们富起来

1977年,邓小平恢复党政军领导职务,再次担起了引领新中国前进方向的担子。

次年的12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做出了重要讲话,首先对思想进行了正本清源,要求大家在勇于解放思想的同时,做到求实、务真。

1997年邓小平逝世前,留给江主席四个要求,多年以后才知邓公伟大 - 天天要闻

这次讲话的主要内容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重中之重是解放思想;

其次,民主是解放思想的主要条件;

再次是处理遗留问题;

另外,就是研究和处理遇到的新问题。

在会后不久,全国各大报纸上都进行了相关的宣传。

很快地,全国上下开始对解放思想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和准备。

用邓小平的话说:

社会主义改革就是开启了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而且“是一件必须做的很重要的事”。

把农村和城市中过剩的生产力释放出来,成为了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改革的基础任务。

这是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同时也是进一步、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1997年邓小平逝世前,留给江主席四个要求,多年以后才知邓公伟大 - 天天要闻

邓小平对于我国的社会制度制度改革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我国在改革当中必须经过两个飞跃,这两个飞跃的主体都是在基于解放农村的生产力为前提。

在邓小平的建议下,农村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在适应科学农耕的前提下让更多的劳动力释放出来,充实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部队中去。

1982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了“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

这成为了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中心思想。

1997年邓小平逝世前,留给江主席四个要求,多年以后才知邓公伟大 - 天天要闻

他指出,改革开放就是通过一部分人先致富,再带动其他人、其他地区进步,从而实现整体进步、整体富裕的目的;

同时,改革开放也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

在十年之后的南巡中,邓小平对人们提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让同时,同样提示:

一定要防止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的两极分化。

解决这一现象的主要办法,就是要让先富起来的人多交税,通过地区的政策带动其他人一同富裕起来。

我想到处去看看

1992年,辞去一切官职的邓小平,以一名普通党员、普通百姓的身份,从武昌开始进行了视察,同时掀起了全国改革开放的大潮。

1997年邓小平逝世前,留给江主席四个要求,多年以后才知邓公伟大 - 天天要闻

1月18日,专列在武昌临时停靠,邓小平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在一家副食品商业厅中,坐在一把旧折椅上听了湖北省领导钱运录和关广富的工作报告。

因为湖北省领导原本想让邓小平在宾馆中好好休息,并没有带录音机和笔记本,所以只能临时在手中香烟盒的内衬上面记录,写满之后又从副食品商亭中要来了一个空的大烟盒,继续记录邓小平所说的话。

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能快就一定不要慢”、“低速度就等于在停步,甚至可以是等于在后退”等,至今仍然发挥作用的训导,正是在这两个烟盒上被记录下来的。

1月19日,邓小平一行人来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

就在人们都在给邓小平安排休息的时候,这位已经88岁高龄的老人,却没有因为一路舟车而感到困倦,反而对人们说:

“到了深圳,我是坐不住的啊,想要到处去转转、去看看。”

1997年邓小平逝世前,留给江主席四个要求,多年以后才知邓公伟大 - 天天要闻

第二天上午,邓小平一行人到深圳国贸大厦进行了参观,同时听取了深圳领导人对改革开放进度和经济建设的相关情况。

邓小平针对在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出了坚持“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指示。

同时邓小平还特别嘱咐他们,要向“亚洲四小龙”学习,争取在20年之内赶上他们,成为新的财富聚集地。

1997年邓小平逝世前,留给江主席四个要求,多年以后才知邓公伟大 - 天天要闻

邓小平对身边的人说,一定要多干实事、少说空话。深圳的大楼都是靠实打实一点点干出来的,没有一栋楼是靠讲大话讲出来的,也没有一栋楼是靠写漂亮文章写出来的。

在与深圳市委、人大、政协委员等人交谈时,邓小平告诉他们:

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点,不要害怕失败,要敢于尝试。

只要看准了,就可以大胆地去闯一闯,深圳成功的重要经验就是“闯”。

当时,有人提出了问题: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是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面对这样的问题,邓小平微笑着回答:

“特区始终都是姓‘社’,是不会姓‘资’的。

证券股票,这些东西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东西,我们社会主义也可以试试看。

如果对了就继续做下去,如果错了就及时纠正。至于要不要留尾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看嘛。”

1997年邓小平逝世前,留给江主席四个要求,多年以后才知邓公伟大 - 天天要闻

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

在结束南巡的考察之后,邓小平回到了上海,在上海度过那一年的新年。

在游览黄浦江的时候,邓小平曾对身边陪同游览的负责人表达了对于使用年轻干部的意见。

他认为,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在培养年轻干部的方面要尤为精心。

“年轻一点的同志们,难免会有一点缺点,但是老同志们就没有吗?老同志也都是从年轻时候走过来的,也都会犯错误的。

年轻人的基层做好了,我们才会后继有人嘛。”

邓小平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其实是用数十年从政生涯的结束,作为以身作则的榜样的。

早在1980年时,邓小平就已经开始为退休开始做准备了。

考虑再设立一个顾问委员会,中央和各机构退下来的老同志们,将经过人大选举成为顾问,用他们的经验对年轻一代给予指导,这样将便于实现领导干部年轻化的转变。

这一想法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由邓小平率先提出:

“给年轻人铺路、给年轻人让路”的想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很快便受到老一辈领导人们的支持。

1997年邓小平逝世前,留给江主席四个要求,多年以后才知邓公伟大 - 天天要闻

1981年,华国锋辞去了中央主席的职务,当时在党内很大一部分人都主张由邓小平接任中央主席的职务,甚至外国领导人也通过媒体等渠道表达了这个意向。

但是,邓小平却力排众议,推荐年轻的同志走向领导岗位,并且在与各省地方领导的座谈会上提到了在地方设立顾问委员会的想法。

座谈会上,邓小平笑称这是“为后世着想”。

在随后不久的十二次人大会上,新的《党章》里面就明确了中央顾问委员会的作用。

1997年邓小平逝世前,留给江主席四个要求,多年以后才知邓公伟大 - 天天要闻

四个要求

1997年春节时,全体政治局常委都接到了通知:不要出京。

因为北京301医院的医生们已经进行了汇报,邓小平的确已经病危。

从1996年底,邓小平就已经常常感觉呼吸困难,加上他患有帕金森病多年,神经系统的病症已经让他饱受折磨。

1997年的元旦,邓小平是在301医院的病床上度过的。

当他在病榻上看到电视上播放的纪录片《邓小平》时,他眯着眼睛问医护人员,电视里面的人是谁。

“电视里面的人是你啊。”

1997年邓小平逝世前,留给江主席四个要求,多年以后才知邓公伟大 - 天天要闻

当医护人员贴着他的耳朵告诉他时,这个老人像顽童一样露出了羞涩的表情。

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邓小平逐渐出现了呼吸困难和晕厥的情况。

当家人和医生们含着泪在他的耳边询问他还有什么话说时,他艰难又轻声地说:

“该说的都说过了。”

当年的春节,301医院的领导请照顾邓小平的医护人员吃了饭,当问及今年的愿望时,人们说出了希望邓小平能够平安的愿望,希望能够出现一个奇迹。

可事情终究没能如人所愿。2月19日晚9点,邓小平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在四天之前,邓小平就让夫人卓琳给当时的总书记江泽民传递了一封信,在信中转达了自己对死后的四个要求:

家中不设立灵堂;

一切从简,不做遗体告别仪式;

眼角膜捐献给有需要的人,解剖遗体供医学研究;

遗体进行火化,骨灰进行撒海。

1997年邓小平逝世前,留给江主席四个要求,多年以后才知邓公伟大 - 天天要闻

在经过政治局成员协商之后,江主席予以批准,同意按照邓公的遗嘱进行。

2月20日清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为这位老人降下了半旗,悲哀的情绪迅速蔓延到全国人民的心中。

遵照他的遗嘱,并没有在家中摆设灵堂,也没有设立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只是在301医院的遗体告别室里,用鲜花布置了灵床,卓琳和家人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含泪进行了送别。

2月24日,在江泽民等新一代国家领导人的护送下,邓小平的遗体被送到革命公墓进行火化。

尽管邓小平生前的遗愿是希望一切从简,但是人们对他的敬意和爱戴却是无法抑制的。

从301医院到八宝山公墓的路上,十多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自发地排列在道路两旁,送别这位改变国运和人民生活的老人。

1997年邓小平逝世前,留给江主席四个要求,多年以后才知邓公伟大 - 天天要闻

仿佛苍天都感受到了人们的情绪,当天的云层很低,始终保持着阴沉。

3月2日上午,邓小平的骨灰伴随着鲜花从1800米的高空上飘洒落下,落到了他生前喜爱畅游的大海中。

其实,对于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邓小平来说,他并不惧怕死亡。

对于自己的身后事,早在建国初期,他就已经在火葬倡议书上带头签下了名字,同样也是不保留骨灰的倡导者。

在他退休之前,就曾经对中央负责人谈到过自己身后事:

“一定要简化,不要给国家添麻烦。”

93岁的邓小平,用他毕生的贡献,来证明他的那一句: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结语

1997年邓小平逝世前,留给江主席四个要求,多年以后才知邓公伟大 - 天天要闻

江主席在给邓小平的悼词中,对他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评价,对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为创建两次伟大革命、历史飞跃以及改革开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做出了总结。

多年后的今天,历史已经证明了邓公的伟大。

正如江主席所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生活,中国也不可能有如今的局面和光景。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两岸关系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尤其是“统一”这事儿一提起来,大家的耳朵都竖得老高。对此,台湾省84岁的前“监察院长”王建煊跳出来,抛出了一些关于统一后台湾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历史咋回事儿?台湾跟中国大陆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闻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开放后,商鞅、秦国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发明了“秦制”这个概念。在他们看来,中国落后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导致了落后,商鞅罪大恶极,竟然还写了个《商君书》,提出“驭民术”,教君主们怎么进行愚民,简直十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 天天要闻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据法新社5月1日报道,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纳巴罗·卢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岁。美国老年医学研究组织和“追求长寿”组织称,现在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115岁的英国萨里居民埃塞尔·卡特勒姆。“活到100岁,健康又长寿”,这是许多人向往的目标。长寿不仅取决于基因,更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大量研究已...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莘冢集村

宣统二年地图莘冢集村位于曹县城西北8.2公里处。聚落呈正方形,东西、南北长约500米。全村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公顷,总人口6000余人。属青菏办事处。莘冢集村有夏莘国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
66岁六小龄童再现孙悟空经典名场面,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 天天要闻

66岁六小龄童再现孙悟空经典名场面,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极目新闻记者 陈凌燕 通讯员 李诗苑5月3日,六小龄童携新作《金猴宗师》做客湖北省外文书店艺文客厅,他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从艺心得,并表演孙悟空的经典桥段“金箍棒舞”,博得现场阵阵掌声。66岁的美猴王,风采不输当年!台下观众感叹:“到底是老艺术家的功底深厚!”“所有看起来的毫不费力,背后都有常人难以想象的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