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今译《战国策 赵三》赵惠文王三十年

2022年12月20日22:32:14 历史 1344

古文今译《战国策 赵三》赵惠文王三十年 - 天天要闻

赵奢 图片源自网络

原文:

赵惠文王三十年,相都平君田单赵奢曰:“吾非不说将军之兵法也,所以不服者,独将军之用众。用众者,使民不得耕作,粮食挽赁不可给也。此坐而自破之道也,非单之所为也。单闻之,帝王之兵,所用者不过三万,而天下服矣。今将军必负十万、二十万之众乃用之,此单之所不服也。”

马服曰:“君非徒不达于兵也,又不明其时势。夫吴干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薄之柱上而击之,则折为三;质之石上而击之,则碎为百。今以三万之众而应强国之兵,是薄柱、击石之类也。且夫吴干之剑材,难夫毋脊之厚而锋不入,无脾之薄而刃不断。兼有是两者,无钩锷镡、蒙须之便,操其刃而刺,则未入而手断。君无十万、二十万之众而为此钩锷镡蒙须之便,而徒以三万行于天下,君焉能乎?且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而以集兵三万,距此奚难哉!今取古之为万国者,分以为战国七,能具数十万之兵,旷日持久数岁,即君之齐已。齐以二十万之众攻荆,五年乃罢。赵以二十万之众攻中山,五年乃归。今者齐、韩相方,而两国围攻焉,岂有敢曰,我其以三万救是者乎哉?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而索以三万之众,围千丈之城,不存其一角,而野战不足用也,君将以此何之?”都平君喟然太息曰:“单不至也。”

译文:

赵惠文王三十年,赵相安平君田单问赵奢:“我不是不喜欢将军用兵之法,我只是不佩服将军用兵太多。用人太多,百姓就不能进行耕作,粮食供应就会出现问题。这是坐以待毙的方法,我是不会这样做的。我听说,帝王用兵不过三万人,天下就会归服。现在将军非要十万、二十万才行军打仗,这就是我不佩服的地方。”

马服君赵奢说:“您不但不明白用兵之道,而且不明白天下大势。吴国干将宝剑,可以用它砍断牛马,可以用它砍断金属盘子,如果用它去敲击柱子,宝剑就会断成几截;如果用它去敲击石头,宝剑就会碰得粉碎。现在用三万军队去应对强国的军队,这就如同用宝剑去敲击柱子、石头那样。况且,吴国地区出产的利剑难求,如果剑脊不厚,剑刃就易损;剑近刃处不薄,就不能砍断东西。如果剑脊厚、近刃处薄,但没有配好剑环、剑绳和剑柄,这样就拿着剑刃去刺杀,还未伤敌,自己的手就先被割断了。您没有十万、二十万军队当成利剑来用,只凭三万军队纵横天下,您怎么可能做到呢?古代天下分为万国,都城大的不过三百丈;人多的不过三千家,这种情况下,用三万军队去攻打这些国家,有什么困难呢!现在古代的万国已变成七国,都能聚集数十万军队,战争会持续数年,就像您曾任职的齐国那样。齐国用二十万军队攻打楚国,五年不胜。赵国起兵二十万之众攻打中山国,五年才得胜班师。现在齐、韩力量相当,如果两国相攻,有谁敢说我用三万军队就能去救援呢?现在,千丈的城、万家的邑到处都是,而要用三万军队去包围千丈之城,只能围城一角,进行战斗就不够用了,您想用这点军队干什么呢?”田单长叹一声说:“这是我考虑不周啊!”

评点:

赵相田单与大将赵奢谈论用兵之道,但田单对赵奢使用的兵力太多有所质疑。

赵奢用名剑干将做比,形象地比喻了不同的情况下要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而进一步阐述了当时各国动辄就是拥兵以十万、二十万计,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再以三万兵力对敌就是螳臂当车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