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密考:清代地方大员头上的紧箍咒

2022年12月20日21:20:13 历史 1567

清代文献中,凡是涉及到地方官考核就会出现“年终密考”这一词汇,或许很多读者对于年终密考的概念还不是太清楚,御史特整理资料,与各位分享。

年终密考:清代地方大员头上的紧箍咒 - 天天要闻

年终密考只针对高级别官员

明清两朝,朝廷对地方文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三年一次的“大计”。大计的实行十分严格,也是一个比较科学的制度。然而,任何制度随着时间的发展,都必然会留下一些弊端。

大计之弊主要有二,一是三年一次时间太长,朝廷无法随时掌握官员的政绩和能力;二是大计主要是督抚考核,主观性很强,容易滋生政治腐败。

故而,从乾隆朝开始,便有了“年终密考”的新制度。

乾隆元年,乾隆给各省督抚明发了一道上谕:

“朕即位之初,各省道府诸员皆不深知其人,汝等可将各属员贤否事迹,各折奏前来,务须秉公甄别,以备朕用。”

这道上谕,可以理解为年终密考制度的起源,但真正形成定制则是在乾隆四十九年。也可以看出,年终密考的主要对象是各省的布政使、按察使、道员、知府等高级别官员,州县官并不列入考核对象。

年终密考:清代地方大员头上的紧箍咒 - 天天要闻

乾隆为何要实行年终密考?

年终密考是以每年为时间限制的,这就有利于皇帝掌控地方大员。既然是密考,就得体现出“密”的重要性。

皇帝对密考十分重视,稍有纰漏就会及时指出。比如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在上谕中就曾说:

“各省督抚每届年终,将该省司道等官切实出考,密封陈奏,朕亲加披览,即军机大臣亦不发给阅看,原所以慎重考核,严防泄露。”

既然年终密考如此之严密,那么这种皇帝与督抚之间的单线联系,能否保证封疆大吏向皇帝反映的情况属实呢?

年终密考:清代地方大员头上的紧箍咒 - 天天要闻

事实上,出入很大。比如道光九年,云贵总督阮元、云南巡抚伊布里在年终密考中参奏云南布政使王楚堂“官声渐差,舆论不洽。”

道光是个细心的皇帝,他本人对王楚堂的印象也不错,总觉得督抚的考核可能存在隐瞒。于是,他暗中派人对到云南加以调查,结果得出的结论与督抚考核完全相反。

阮元、伊布里因此受到了严厉的训斥,并被处于降一级、罚俸半年的处分。

再如光绪二十三年,两广总督、广西巡抚对思恩知府周天霖密考,但他们却给出了不同的考语。

总督称周天霖“廉明诚笃,处事谨慎。”而巡抚给出的考语是“声名平常,操守难言”。督抚各执一词,这让慈禧太后颇觉愤怒,她下旨让广东巡抚密查周天霖其人。不久,广东巡抚呈上奏折,说周天霖“廉谨有为,品能亲率。”

年终密考:清代地方大员头上的紧箍咒 - 天天要闻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年终密考虽然有利于皇帝控制地方高级官员,但同时也很考验皇帝驾驭督抚的能力,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一个官员的仕途前程。

年终密考对地方大员的仕途影响。

年终密考作为地方大计考核的一种补充方式,弥补了大计例行公事的弊端,督抚向皇帝提供了地方大员的详细情况并给出甄别,正是由于年终密考的实施,地方大员的仕途前程被紧紧地握在了督抚的手里。

年终密考事关前程,地方大员就不敢得罪督抚,下级贿赂请托的情况就不可避免会发生,进而扩大了地方陋规的盛行。

换句话说,地方大员在任何时候都得讨好督抚,否则就将面临被参的下场,且不分督抚贤明与否,下级贿赂成了官场上的潜规则。

年终密考:清代地方大员头上的紧箍咒 - 天天要闻

比如道光二十六年陕西大旱,按察使张集馨在非常拮据的情况下,还不得不给上级奉送陋规,而此时的陕西巡抚正是林则徐

林则徐是出了名的清官,张集馨也是少有的能吏,就算张集馨没有给他送银子,也未必会在年终密考上说他的坏话。可即便如此,林则徐也还是按官场旧例,收下张集馨的陋规银两。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督抚密考对于地方大员的仕途影响之大。

年终密考好坏对于官员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同治二年,广东巡抚郭嵩焘向朝廷密奏,一口气考核了广东省15位高级官员。所幸,这15为官员事先都送过礼,他们的仕途也因此迎来了新的台阶。

年终密考:清代地方大员头上的紧箍咒 - 天天要闻

次年三月,广东盐运使蒋志章升任四川按察使,布政使吴寿昌升为湖北巡抚,按察使李瀚章升为布政使,潮州知府李福泰升为道员,其他各员也多升迁。

从相关文献来看,凡是在年终密考中获得好评的官员,一般都会受到提拔,反之则要受到降级、调任甚至是革职的处罚。

年终密考的出台,使得知府以上的高级官员在大计考核中显得无足轻重,多为例行公事。

年终密考:清代地方大员头上的紧箍咒 - 天天要闻

大计更多的是针对中下级官员,这也是我们研究文献的时候,往往发现“卓异”一类的头衔,往往都是州县官这一级别容易获得,当然,在大计中受到处分的也是州县官居多。因此,大计对地方大员的影响很小。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 天天要闻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文‬/胡铁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县城外的芦苇荡泛起金浪。四十七岁的刘备站在城楼上,望着校场上整齐列阵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脚边的蒲草,在粗粝的指间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顽皮的笑意。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本文介绍《广西学生军》一书,借以反映抗战初期桂系军队组织发起的第二届广西学生军的情况...
朱学勤忆胡适 - 天天要闻

朱学勤忆胡适

【原题】朱学勤:胡适,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不过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转自当代文学批评作者朱学勤 节选 | 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转载 | 《被遗忘与被批评的》胡适的一生是坚持自由主义的一生。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 天天要闻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说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认识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影视歌三栖艺人但是你知道吗?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举办《DIVA演唱会》上海站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这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我准备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 天天要闻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发布最新执行悬赏公告: 1、被执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卫楼村汪岗村民组150号,公民身份号码34011119900119 ****。 2、执...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 天天要闻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国内男同胞光棍遍地,在国外,中国男人却是抢手货。边境地带中外通婚的更是一抓一大把,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男人有什么优势,竟能让外国女人不顾一切嫁到中国呢?为什么中国男人在国内不吃香呢?一、社会地位太低说是外国女人疯抢中国汉子。但实际上,这里的“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 天天要闻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近日发布执行悬赏公告: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之规定,特发布悬赏公告如下: 1、被执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