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的艰辛程度远超过你的想象

2022年12月17日21:49:04 历史 1005


古代科举考试的艰辛程度远超过你的想象 - 天天要闻

古代科举考试,并不像电视剧里所拍的那样轻松潇洒,而是充满各种危险和煎熬,没有一点意志力,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一、考试的程序十分复杂

一个读书人,要想通过层层选拔,最终成为朝庭官员,先后要经过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全部通过后,才会被朝庭授予相应的官职。

院试是一种资格考试,在县、府举行,通过的称之为秀才。只有秀才才有资格参加朝庭组织的选拔考试。

古代科举考试的艰辛程度远超过你的想象 - 天天要闻

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考中的称之为举人,虽然不是正式官员,但也享受一定的政治经济待遇。

会试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考中的称之为贡士,由于考试分三场进行,每场三天两夜,所以考期长达9天6夜,是最煎熬人的一场考试。

最后是由皇帝亲自出题进行的考试,称为殿试或廷试,前三名分别称之为状元、榜眼和探花,其余考中者,按照排名,称之为进士,正式成为朝庭官员。

古代科举考试的艰辛程度远超过你的想象 - 天天要闻

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有的人可能终其一生也走不完这个过程,所以才有了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事情发生。

二、考试的安全难以保障

以会试为例,由于参考人数众多,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往往容易发生群体性的灾难事故。

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的江南贡院,仅考试号舍就有20644间,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这么多考生进入考场时,由于都想抢先进场,经常发生踩踏事故和考生被挤落入路旁水中淹死的情况,后在林则徐的管理改革下,按区域顺序先后入场,这种情况才得以改观。

古代科举考试的艰辛程度远超过你的想象 - 天天要闻

但灾难还是不期而至。在1463年举行的一场考试中,贡院突然着起了大火,被锁在贡院之内的考生基本上无处可逃,当年参加会试的200多个考生,有90多人被活活烧死,伤亡极其惨重。

1864年,原本应在秋天举行的乡试,因贡院正在修缮,推迟到了十一月份才举行。但在考试的过程中,突然下起了大雪,气温急速下降。因为参加考试的都是文弱书生,有数十位考生因无法承受如此剧烈的气温变化,竟然被活活冻死在考场上。

古代科举考试的艰辛程度远超过你的想象 - 天天要闻

三、考试的过程十分煎熬

首先是吃喝问题。贡院虽然每天有两次供食,但伙食很差,一般考生都会自带一些馒头、烧饼、糕点之类的干粮,还要切成小块,以防夹带。平时的饭菜根本无法带入,而且考试时值秋天,气温尚高,饭菜极易变质。

贡院里虽然也有水井,但井口较小,防止有考生想不开投井,由于考试三年才举行一次,水井平时无人打理,井水质量极差,喝后很容易拉肚子。所以一般人都是用竹筒自带饮用水。但竹筒毕竟容量有限,到最后不得不喝井中之水,十有八九都会拉肚子。

古代科举考试的艰辛程度远超过你的想象 - 天天要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治年间,在贡院外面建了两个高台,相当于现在的水塔,然后用人将江水挑到高台,再用管子连接到各个号舍,喝水的问题才有了初步解决。

其次是大小便的问题。小便倒是问题不大,在考桌下面放个便桶就可以解决。但遇到大便就麻烦了。先要将门口挂着的“出恭”牌子交给号官,由号官带领考生去厕所解决问题,回来后在考生的卷子上盖上一个黑色的印章,被考生称为“屎戳子”,阅卷的官员看到这样的考卷时,一般都会认为不吉利,以涉嫌夹带为名,将卷子枪毙。所以,一般考生宁愿将大便拉在袜子里,也轻易不愿卷子上被盖“屎戳子”。这样一来,整个考场的气味可想而知。

古代科举考试的艰辛程度远超过你的想象 - 天天要闻

还有就是睡觉问题。因为有6个晚上要睡在贡院里,所以每名考生只有在一平米左右的号舍里,将考桌板下掉,与下面的坐板拼起来,蜷缩在上面,不仅晚上的蚊虫叮咬十分难受,而且由于号舍之间仅一墙之隔,如果碰到一个打呼噜的邻坐,那就有得罪受了。

但为了使自己的十年寒窗苦读不至于付之东流,即使面临再大的危险,经受再苦的煎熬,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唯一可以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

古代科举考试的艰辛程度远超过你的想象 - 天天要闻

古代科举考试,考的不光是知识和学问,更是对考生的意志力的一种考验。他们必须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现在的高考与古代的科举考试相比,尽管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尽管都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次搏弈,但现在的考生要比古代的考生们幸福得太多了。

古代科举考试的艰辛程度远超过你的想象 - 天天要闻

(图源网络,若侵联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学者圆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欧关系有哪些新变化? - 天天要闻

学者圆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欧关系有哪些新变化?

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已有半年,再一次对世界造成冲击,就连美国的“昔日老铁”欧洲也难逃厄运。近日,“美欧关系2025年度智库报告”写作启动会,暨“特朗普2.0时代美欧关系新态势”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高校和机构的学者就相关议题展开探讨。多领...
从东西方人类言行的简单对比看“西方伪史论” - 天天要闻

从东西方人类言行的简单对比看“西方伪史论”

复旦大学李教授一句“西方伪史论危害改革开放”直接火上热搜,2025年7月这事闹得全网炸锅。要我说,拿政治帽子压学术争议才是真掉价。质疑西方古文明不是罪。亚里士多德著作传承有断层,金字塔建造技术有争议,这些讨论学术圈早就有。
斯金纳 | 自由与历史学家 - 天天要闻

斯金纳 | 自由与历史学家

自由与历史学家本文选自《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Ⅰ我已经讲述了这一富有特色的公民自由理论的兴衰,然而,像我讲得这样简要明显是种危险,也许我误导而不是特别阐明了一些原则,而这是我作为历史学家的史学实践所依赖
第三党:美国政治史上的“失踪者” - 天天要闻

第三党:美国政治史上的“失踪者”

当地时间5日,马斯克兑现了此前的承诺,宣布成立一个独立于民主和共和两党的新政党——“美国党”,并称该党将代表美国社会“80%的中间选民”,争取通过选举在国会中占得一席之地。美国宪法并没有规定两党执政,但自1854年共和党正式成立以来,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峙形成了相对牢固的两党体制。在这套政治设计中,第三党的成立...
《以法之名》孙飞还在死扛,李人骏包庇柳韵,王彧被灭口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孙飞还在死扛,李人骏包庇柳韵,王彧被灭口

虽然孙飞被捕,郑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龙集团和万海案的关系,但专案组的调查却没什么实质性进展。首先,想敲开孙飞的嘴就比洪亮想象的难得多。因为孙飞只收美金,赃款都转移出去了不像姜红军他们都藏在家里,所以他笃定洪亮他们暂时查不出证据,就有恃无恐。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 天天要闻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当地时间 7 月 7 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关于台湾能否与大陆在经济上脱钩的文章。该文章认为,尽管台湾的民进党当局想推进这件事,但这对台湾意味着巨大的代价。 《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
北京第一大厂翻盘路:2年前亏损近10亿,现在年入150亿 - 天天要闻

北京第一大厂翻盘路:2年前亏损近10亿,现在年入150亿

文/王丹&秋秋现在聊《无尽冬日》有多成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Sensor Tower最新的5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单中,《无尽冬日》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王者荣耀》;点点互动(下称点点)因此实现了约150亿元的年收入,成为全球收入前十的游戏厂商——放眼整个北京圈来看,2024年收入能达到这个水平的,估计也就点点一家。不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