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是北朝的第一个朝代。公元386年由鲜卑人拓跋珪趁着前秦在肥水之战中失利后开始衰落分裂的而机会,建立的朝代。
北魏初期建都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后来又迁都到平城,今天的山西省大同市。孝文帝即位后又迁都到洛阳。公元534年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最后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
北魏从公元389年到公元534年总共145年国祚。总共有11位皇帝。
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 拓跋珪是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人,公元386年到409年在位。他是东晋十六国时期代国皇帝拓跋什翼健的孙子。代国后来被前秦吞灭。拓跋珪和母亲贺拔氏依托匈奴人刘库仁的部落。公元383年前秦发动吞灭东晋的战争。但在淝水之战中失利。前秦在北方的统治迅速瓦解。公元386年拓跋珪在原来代国部众的支持下开始复国,改国号为“魏”。
他励精图治,对外击败贺兰部、铁弗、高车、柔然等部落,与后燕、后秦等政权发生战争。在“参合陂之战“之战中击败后燕太子慕容宝的数万大军,取得了立国之战。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描写的以复兴大燕国为一生目标的慕容氏的绝学就是”参合指“,而他们的山庄就叫作参合山庄。又击败后秦皇帝姚兴的数万大军。
在位晚年,他开始沉迷酒色,长期服用寒食散的药物,导致性情暴躁,猜忌和滥杀大臣。公元409年第二子拓跋绍发动政变杀死道武帝。
道武帝在位的年号是登国、皇始、天兴、天赐。
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拓跋嗣是道武帝的长子。公元409年到423年在位。公元409年拓跋绍杀死道武帝后,拓跋嗣带兵入宫杀死拓跋绍并平定了内乱后即位。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多次派兵攻打北方的柔然帝国和南方的刘宋帝国,大力开拓疆土。因长期征战,最后染病病逝。
明元帝在位的年号是永兴、神瑞、泰常。
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拓跋焘是明元帝的长子。公元423年到452年在位。公元452年即位,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多次领兵攻灭胡夏、北燕、北凉等十六国政权,征伐山胡,降伏鄯善、龟兹、粟特等西域诸国 ,征服吐谷浑,统一中国北方,并多次派兵攻打入犯的柔然部落。同时征讨南朝的宋朝多次饮马长江,大大的开拓了北魏的疆土。但即位后期拓跋焘变得昏庸暴戾,杀死重臣崔浩并诛灭了他的家族,崔浩的姻亲”范阳卢氏“也受到株连。公元452年宦官宗爱杀死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余为皇帝。
太武帝在位的年号是始光、神麚、延和、太延、太平真君、正平。
南安王.拓跋余。拓跋余是太武帝的儿子。公元452年在位。公元452年宗爱杀死太武帝后,立拓跋余为皇帝。拓跋余即位后为收买人心大肆挥霍,纵情声色犬马,不理政事。致使宗爱权力更大,拓跋余成了傀儡。不久宗爱派小黄门贾周趁着拓跋余在太庙祭祀之时杀死拓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