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保卫自己又要进攻敌人:1941年中共安全体系大调整(中)

2022年11月02日20:22:11 历史 1875

文/郝在今

既要保卫自己又要进攻敌人:1941年中共安全体系大调整(中) - 天天要闻

1938年,潘汉年 (左)与陈云在延安


中央情报部——集成高效运行的大系统

成立中央情报部

中央调查研究局刚刚搞了一个多月,毛泽东又不满足了。1941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情报部。

新成立的中央情报部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进行调查情报工作的统一的军政战略情报机关。中央情报部是在原中央社会部的基础上,与军委总参谋部的一部分合并而成,仍由中央调查研究局领导。1942年5月,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展开大“扫荡”,军委任务加重,又把中情部中的军事部门大多分回军委总部工作。

中情部与中社部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主要任务是军政战略情报的获取与研究,也保留较小的机构指导各根据地的保卫工作,指导情报工作用中情部的名义,指导保卫工作用中社部的名义。这样安排,有利于改变过去偏重保卫的习惯,更加重视情报工作。

原来的情报工作,对战略情报重视不够。现在明确,中央情报部的主要任务是获取军政战略情报。毛泽东告知各地:哪个据点有多少驻军有几挺机枪的战术情报,你不要报到延安来,我只要战略情报!

这意味着高度的情报自觉和明智的战略转变,从获取警报性、保卫性情报为主,转向获取军事、政治战略情报为主。

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兼任中情部部长,副部长三人: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副总参谋长叶剑英、中社部副部长李克农。部长康生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政治运动,部里的常务工作实际由副部长李克农主持。李克农是当年中央特科的“龙潭三杰”之一,党内公认的情报专家。李克农主政,立即对情报工作展开全面部署。

根据中央指示,中情部树立调查研究和情报工作密切相关的观点,明确情报工作为党的整个路线、战略、策略服务。中情部以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 《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 《关于改进情报工作的通知》为情报工作的理论武器。明确情报工作的任务:一方面进行一般的调查工作,系统地搜集有战略意义的公开半公开材料;另一方面进行秘密的情报工作,采集敌人各方面的军政机密消息。在第一次部务会议上,朱德指出:材料很多,问题在于研究不够,过去同志中的主观主义来自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人。这意味着中共的这次调整,不仅有组织变动,还要纠正以往的领导失误。

中共情报网络覆盖全国

中情部工作以日伪、国民党、欧美三方面为主要对象,调研其政治、军事、党派、人物、特务、社会情况。将全国分为几个地区:陕甘宁地区,晋察冀地区,香港、上海地区,晋绥地区,华中地区,重庆地区,西安地区。各地区建立情报电台、情报交通站、交通线等联络指挥系统。

中共秘密战线上的宿将干才,纷纷走向情报第一线。

周恩来在国民政府的陪都重庆,负责与国民党中央联络,同时领导中共南方局的秘密工作。林伯渠在陕西省会西安,谢觉哉在甘肃省会兰州,公开职务是八路军办事处的代表,同时也领导西北的地下工作。晋察冀边区是陕甘宁边区以外最大的根据地,杜理卿改名许建国,任北方分局社会部部长。老保卫干部谭政文调到晋绥分局任社会部部长兼公安总局局长。中社部副部长潘汉年在上海、香港地区开展工作。

前方作战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也增配专职的情报机构。

各国军队向来设有侦察部门,一般作为司令部的二处,一处负责作战,二处负责情报,可见军事情报对于军队的重要性。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高级机关十分精简,情报工作放在参谋处中。现在,中央和军委大力提高情报工作地位,前方也要增设专职的情报部门。

八路军的前方总部于1941年10月成立情报处,处长由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兼任(左权牺牲后为滕代远),副处长项本立,下设谍报、部队侦察、技术侦察、爆破等四个科。谍报科长林一,原是中央社会部的秘书长,1940年底带工作组从延安来前总。这里原来就有钱江负责的无线电技术侦察机构,现在也加入情报部门。八路军一二〇师兼晋绥军区,一二九师兼太行军区,也都相应建立情报处。按照分工,前总情报处的主要任务是战略情报,各军区情报处的主要任务是战役和战术情报。

八路军三八六旅旅长兼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曾任中央特科的情报科长,是个精通情报业务的军事首长。陈赓作战先抓情报,在临汾日军的特务班中打入了陈涛。1943年秋,日军对山西八路军发动“扫荡”。临汾情报站提前侦获日军的作战计划,并发现了日本军官观战团的行期。陈赓部署,王近山指挥韩略村伏击战,一举歼灭日本军官180多人,其中有1名少将旅团长和6名大佐。《解放日报》称赞这是敌后伏击战的光辉范例,中央社会部内部通电表彰临汾情报站。

新四军距离敌后大城市最近,各部纷纷向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伸出秘密触角。原中央特科留在上海的徐强等人,中央情报部直属潘汉年领导的情报系统,南方局刘少文领导的情报系统,中共情报工作在敌后构成交叉网络,互相支援。

设点、连线、结网,中共的情报工作很快形成覆盖全国的网络。中央确定的秘密工作方针是:“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这个方针避免了过去的急躁和暴露,构建了长效的安全体系。

未完待续



既要保卫自己又要进攻敌人:1941年中共安全体系大调整(中) - 天天要闻

责编:江荣兵

编审:郑国伟

制作:王喻


本文为《党史博览》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等。侵权必究。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 天天要闻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血与火的14年抗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无数国人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奉献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在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是对日战事最多、最惨烈的正面战场之一。当时全省人口3000万,征募的兵...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 天天要闻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高志凯和他那句“在恒河画一条线”的说法都火了。有网友还提议,这条线未来就应该叫“高志凯线”。印度人听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条线的由来高志凯是一位智库学者,他所说的画一条线,实际上是针对臭名昭著的麦克马
蔡伦造纸术问世:树皮破布如何改写中华文明史? - 天天要闻

蔡伦造纸术问世:树皮破布如何改写中华文明史?

公元 105 年,东汉宫廷宦官蔡伦将一批质地轻薄的 “新纸” 呈给汉和帝。谁也未曾料到,这看似寻常的发明,会成为撬动中华文明进程的杠杆。在此之前,竹简笨重如石,绢帛贵比黄金,知识的传播被牢牢锁在少数人的书架上。
梅国强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梅国强同志逝世

湖北中医药大学7月7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伤寒学泰斗、国医大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获得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湖北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梅国强同志因病于2...
日本奇葩陋习,为了繁衍人口不择手段,一直到上个世纪才被废除 - 天天要闻

日本奇葩陋习,为了繁衍人口不择手段,一直到上个世纪才被废除

日本这个国家吧,大家都知道,文化独特,传统深厚。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它那光鲜亮丽的外表下,还藏着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陋习。今天要聊的,就是其中一个特别奇葩的——“夜爬”。这玩意儿在日本社会里流传了好几百年,直到上个世纪才被彻底废除。背后原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