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路上讨水喝,少妇说了一句方言,无意中救陈毅一命

2022年10月31日12:22:24 历史 1828

作者:东旭

“从现在起,弟兄们全部不能外出,我们要执行一项绝密计划,将红军24师首脑一网打尽!”

1937年4月,赣南,蒋军46师一场军事会议正在秘密举行,蒋军师长信心满满地对参会的将领说。

敌人为何如此有把握?因为红军内部出了叛徒。

当时红军跟上级失去联系,敌人制定了一项罪恶计划:

让这名叛徒用总部的名义给赣南红军下达命令,诱捕红军干部进入敌人的伏击圈。

红军主力这时候早就到了陕北,但在赣南留下了少量队伍坚持游击作战。

他们在项英、陈毅等人的领导下,坚守在苏区,与数十倍的蒋军展开顽强的斗争。

红24师就是留在南方开展游击作战的队伍。

那么,出卖红军的叛徒是谁,敌人怎么那么有把握,确信红军高级将领会上当?

此人名叫陈海,又名陈宏,江西本地人。

他17岁就参加革命,是红六军团的一名战士。

在一次战斗中,陈海为了掩护战友和大部队失去联系。

但是他意志坚强,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组织,重新回到革命队伍中去。

因为陈海有文化,组织派他打入陈济棠的粤军,发展队伍,做兵运工作。

1936年9月两广事变后,陈海又奉命到了蒋军第46师继续做兵运工作。

陈毅路上讨水喝,少妇说了一句方言,无意中救陈毅一命 - 天天要闻

陈毅

可是不久之后,他就暴露了;这次暴露,纯属意外。

陈海从梅岭返回的路上,忽然有人跟他打招呼:“这不是小陈吗?”

陈海抬头一看,这人认识,是红军时的老首长龚楚。

龚楚担任赣南军区司令员的时候,陈海曾经给他当过警卫员,所以熟识。

不过,这时候的龚楚身穿一身蒋军军装,让陈海一脸迷茫。

龚楚是广东人,是个神童,小学课程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他1924年就加入组织了,比林彪、徐向前与贺龙都早,早年担任过红七军参谋长。

1334年,龚楚担任军区参谋长,即使后来一度被撤职,复出不久又担任了粤赣军区司令员。

可见,龚楚的资历深厚,能力也是突出的。

可是,在1935年5月,已经升任湘、粤、桂边区红军总指挥龚楚却鬼使神差,投靠了粤军余汉谋部,摇身一变成为敌人。

按照当时地下工作的原则,各地的革命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各个单位之间,是不发生横向联系的,因此对龚楚的叛变,陈海之前并不知情。

余汉谋原来是陈济棠的部下,之前奉命跟红军达成默契,井水不犯河水。

可是,陈济棠在1936年秋天支持桂系军阀发动两广事变失败后,余汉谋倒戈效忠蒋氏,开始“围剿”红军。

这时候的余汉谋,被蒋氏任命为第四路军总司令,就驻守在大余

陈毅路上讨水喝,少妇说了一句方言,无意中救陈毅一命 - 天天要闻

龚楚

看到龚楚身上的军装,陈海便明白了一切,慌忙解释说:“我早就脱离红军了,现在做生意呢!”

龚楚是个老狐狸,从陈海闪烁的眼神中看出破绽,将其带回去审问。

敌人对陈海严刑拷打,他并没有屈服。

龚楚硬的不行就来软的,派出同样是红军叛徒的何长林现身说法。

何长林原来也是红军干部,后来叛变投敌,被任命为粤赣游击司令。

何长林是红军指挥机关后方主任,是被龚楚劝降的。

原来,龚楚1935年春天叛变之后,一心要立大功,就在同年十月将昔日的战友诱骗到一个叫北山的地方,在那里事先设下埋伏。

陈毅路上讨水喝,少妇说了一句方言,无意中救陈毅一命 - 天天要闻

结果龚楚毒计得逞,只有小队长“猛张飞”刘矮古等六七位同志带伤冲出会场,逃离了虎口。

北山游击队60多人英勇牺牲,30多人被捕,何长林也是被捕者之一。

在威逼利诱下,何长林步龚楚的后尘,背叛了革命,当了可耻的叛徒。

何长林叛变后尝到甜头,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劝说陈海:

“看看项英他们,被围在梅岭与世隔绝,吃不饱穿不暖,过着非人的日子。”

“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消灭,跟着他们一点前途都没有,何苦呢?”

“你再看看我,月饷200块(红军一个月生活费3块钱),吃香喝辣,还娶了个年轻漂亮的姨太太……”

听何长林这么一说,陈海动摇了,当了可耻的叛徒。

为了向蒋军表忠心,他出卖了赣粤边特委的内线交通员黄亚光。

随后,陈海也现身说法,劝降黄亚光,让对方也做了无耻的叛徒。

为了给敌人交上一份像样的投名状,然后升官发财、飞黄腾达,他们主动向敌人提出,要诱骗项英等人下山,进入粤军的伏击圈。

龚楚一听欣喜若狂,立即联系蒋军46师,要将项英、陈毅一网打尽。

陈海只是一个地下工作者,项英等人就那么天真,会相信他们,轻易上当?

别说,还真的有可能。

不是他们警惕性低,而是跟当时的形势有关。

当时红24军官兵还有游击队员,被敌人封锁在梅岭。

敌人在梅岭周围建成多道封锁线,他们还采取搜山、烧山、移民并村、封坑、包围等等诸多毒辣手段,企图将这支孤立无援的红军队伍困死在山中。

陈毅路上讨水喝,少妇说了一句方言,无意中救陈毅一命 - 天天要闻

当时的困难超乎想象,从陈毅的梅岭三章之一的《赣南游击词》不难看出: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叹缺粮,三月肉不尝……”

顺便交代一句,红军开始长征的时候,陈毅刚刚负伤,因而留下来打游击。

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红军被围困在梅岭与世隔绝。

在没有无线电的情况下,他们跟上级失去了联系。

外面发生了什么事,项英他们根本就无从得知。

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陈海。

因为陈海是联络员,信息就是通过他来传递的。

陈海隔三差五进山,带回来一些蒋军的报纸,让项英和陈毅等人在大山之中仍然能够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在此期间,红军召开什么会议,陈海一般都被通知参加。

项英和陈毅对陈海是信任的。

陈毅路上讨水喝,少妇说了一句方言,无意中救陈毅一命 - 天天要闻

按照常理来看,如果陈海叛变的话,早就把大家出卖了,还会等到这时候?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陈海已经叛变。

这一天,陈海出现在梅岭,给项英和陈毅拿出一封信。

两人看后难以抑制内心的兴奋,这封信是来自“谈判特派员”的。

两年多了,还没有跟组织取得任何联系,如今终于有了消息,怎能不让他们激动万分?

信中说,特派员在大余县城城南饭店,希望项英和陈毅一道前往,接受指示。

陈毅主动向项英提出自己前去接头,聆听指示,或者把特派员带到山上。

这天早上,陈毅早早就起床了。

他刮了脸,穿上一件半新的长袍大褂,戴上礼帽,还戴上一副眼镜。

在梅山区委书记黄赞龙的陪同下,沿着曲折的小道走下了梅岭。

中午时分,他们来到城里,直奔接头地点糖铺,一步步走向敌人的伏击圈。

陈毅路上讨水喝,少妇说了一句方言,无意中救陈毅一命 - 天天要闻

在接头地点,敌人已经埋伏重兵,只等红军领导人出现。

然而接下来却因为一件小事的发生,让陈毅他们逢凶化吉。

走着走着,黄赞龙忽然指着一户人家说:“这是陈海的家。”黄赞龙家住大余县城,对当地的情况自然非常熟悉。

陈毅这时候口渴得冒烟,就对黄赞龙说:“到他家喝口水吧。”

就这样,他们来到陈海的家,自称是他的朋友,路过讨口水喝。

院内,一个干净利落,模样标致的少妇在洗衣服,听说后连忙起身,热情招待。

陈毅随着少妇进屋喝水,黄赞龙则因为内急,上了茅房。

陈毅出于礼貌,随口问了一句:“弟妹,陈老弟呢?”

少妇没有多想,就回答说:“上团部去了。”

陈毅是四川人,听不懂赣南方言,把“团部”误听成“糖铺”,这一阴差阳错,反而让陈毅逃过一劫。

因为广启安糖铺,是我方的地下联络点,根据纪律,是不能告诉家人的。

陈毅警惕性很高,听到之后心里开始打鼓:“广启安糖铺是秘密联络点,陈宏怎么会违反纪律告诉他老婆呢?”

等黄赞龙出了茅房,陈毅二话不说,拉着他掉头就走,直奔“广启安糖铺”而去。

陈毅两人来到离糖铺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悄悄观察。

不看不要紧,一看便看出端倪。

别的店门前人来人往,只有广启安糖铺门可罗雀。

陈毅感到不对劲,就让黄赞龙前去,向周围的人打听。

陈毅路上讨水喝,少妇说了一句方言,无意中救陈毅一命 - 天天要闻

红军时期的陈毅(画像)

一个老太太悄悄告诉他们:“你们不知道,糖铺换了新老板,原来的谭老板不知去向,很久都没有见到他了。”

一个中年男子在一边说:“店里面也没有进什么货,卖的东西贼贵,说话也很难听,根本不像做生意的。”

一个老大爷说:“进出店铺的,很少有人是去买东西,大都是空手进去、空手出来。”

陈毅一听脸色大变,对黄赞龙低语道:“情况有变,我们要马上走。”

见陈毅表情严肃,黄赞龙也没有多问,两人钻进一条小巷,穿过一户熟人家的厅堂,从偏街通过,沿着一条小巷小路出了城。

为了防止意外,两人分头行动。

陈毅与黄赞龙分手后走出十多里时,在路上下遇到一队全副武装的蒋军士兵。

原来,狡猾的龚楚担心项英和陈毅不上当,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在黄亚光指挥下,在接头地点埋伏;另一路由陈海带路,直接进山袭击红军。

在一个岔路口,陈毅跟敌军的后卫相遇。

敌兵拦住了陈毅,凶巴巴地问“什么人?”

陈毅回答说:“我是在城里教书的,去梅岭买茶叶。”

一个排长见陈毅斯斯文文,便失去了戒心,与他攀谈起来。

无意中排长透露,是去梅岭执行任务的。

陈毅一听暗暗叫苦,这帮人肯定是奔着红军去的,他要赶紧去送信,因为项英毫无防备。

于是,陈毅一边跟这个排长聊天,一边寻找脱身的机会。

走了一里多路,陈毅看见路边有个茅厕,说一声要解手,就推门进去。

茅厕的后面墙很矮,陈毅便翻过去走进菜地,赶紧上山钻到树林里。

那位排长则跟着队伍继续行军,没有对这个“教书先生”产生任何怀疑。

陈毅来到山下,正赶上蒋军队在包围指挥部驻地的山头。

陈毅见状马上向山上开了两枪,然后弯腰钻进一片冬茅丛。

陈毅路上讨水喝,少妇说了一句方言,无意中救陈毅一命 - 天天要闻

听到枪响,蒋军士兵不知就里,纷纷跟着开枪,敌人的行踪暴露了。

听到枪响,哨兵马上发出信号,项英他们立即转移。

指挥围袭红军的敌营长恼羞成怒,只好布置部队散开搜查。陈毅当时还没有跑远,心重重地沉了一下:

这片冬茅丛只有一二百米宽,外面是开阔地,四周都是敌人。

向外跑不了,只能待在这里。

陈毅想:用不了多久,敌人就会搜到自己的。

他再次从腰间抽出手枪,打开保险。

就在这时,他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这片冬茅不用搜了,一把火烧了!”

“对,烧了它!”蒋军士兵附和道。

很快,士兵点燃了冬茅,大火开始熊熊燃烧。

天空又刮起大风,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眼看就要烧到陈毅。

就在大火距离陈毅还有五六十米的时候,天空突然降下瓢泼大雨。

大火还没有烧到陈毅跟前,已经被浇灭。

陈毅继续待在冬茅丛,一动也不敢动。

夜色降临之后,陈毅确信敌人全部开走,才走出冬茅丛。

次日早上,陈毅才在斋坑西侧山上的项英等人会合。

陈海带人在梅岭整整搜索了5天,也没有看到项英他们的踪影,只好一脸沮丧带着部队撤出梅岭。

敌人消灭赣南红军的阴谋落空,陈海和龚楚这帮叛徒,落了个“狗咬尿泡”半欢喜。

陈毅路上讨水喝,少妇说了一句方言,无意中救陈毅一命 - 天天要闻

红军叛将龚楚晚年落叶归根,老家的亲人没有嫌弃他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扬之:谁该有核,谁该无核? - 天天要闻

扬之:谁该有核,谁该无核?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扬之】通常情况下,我们在谈论“历史”时,所涉的往往都是些陈年旧事。譬如当年那场发生在阿以之间的“六日战争”,屈指一算已过去差不多一个甲子了。而在今天,一场战事却能在硝烟尚可见、后果难以辨的情况下即被冠上历史教科书般的名称:如刚刚结束的美以对伊朗发动的“十二日战争”。虽然时移世易...
王皇义:再说“一生填写的志愿书” - 天天要闻

王皇义:再说“一生填写的志愿书”

再说“一生填写的志愿书” □王皇义 入党要写申请,填写“入党志愿书”,经组织批准后才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然组织入党一时,思想入党一生。要做到思想入党,一生都要填写“入党志愿书”,一辈子做一名真正的先进分子,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一生干
王毅:通往和平的道路就在脚下,实力带不来真正的和平 - 天天要闻

王毅:通往和平的道路就在脚下,实力带不来真正的和平

新华社巴黎7月4日电 当地时间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巴黎同法国外长巴罗共同会见记者并现场回答提问。针对记者问及中方对伊朗核问题以及当前中东局势的看法,王毅表示,伊朗核问题本可以成为对话协商解决国际纷争的范例,但如今却正在引发中东地区新一轮危机。世界虽然已听到和平的敲门声,但最终未能...
早AI大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8日起恢复开放;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 - 天天要闻

早AI大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8日起恢复开放;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7月8日起恢复开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于2025年7月8日起恢复开放,推出《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详情>>“周一到周五,欢迎来齐鲁!”不止是热梗,更是诚意满满的邀约最近,随着“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爆火出圈,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