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夷陵战败,诸葛亮伐魏败退,李严被废,蜀汉人员早就出了问题

2022年10月17日18:54:03 历史 1363

刘备夷陵战败,诸葛亮伐魏败退,李严被废,蜀汉人员早就出了问题 - 天天要闻

  • 其一,刘备托孤诸葛亮,为何将李严也一并招来?


  • 其二,刘备托孤话里有话,他对诸葛亮到底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上述两个问题都涉及到一种关系,就是蜀汉的人员关系。在刘备死前,蜀汉内部的人员结构究竟处于何种状态?实际并非影视剧里演得那么和谐。

刘备夷陵战败,诸葛亮伐魏败退,李严被废,蜀汉人员早就出了问题 - 天天要闻

非常君臣关系


刘备发起夷陵之战,敢谏言的人仅有两个,即赵云秦宓。那么其他人呢?诸葛亮呢?如果都起来反对,那怎么会有东征呢?没有东征,也就没有失败,说不定刘备还能活得久一些呢!


实际不是没有人,而是有人也不敢说话了。刘备决定称帝时,费诗、尚书令刘巴和主簿雍茂,都不赞成。结果呢?费诗被贬,雍茂被杀。东征时,秦宓反对,也曾被下了大狱。


所以,料事如神的诸葛亮怎么会去碰钉子呢?事后,诸葛亮说了一句话,他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诸葛亮此言,话中有话,为什么唯有法正才能制止刘备东征,他为什么不能呢?

刘备夷陵战败,诸葛亮伐魏败退,李严被废,蜀汉人员早就出了问题 - 天天要闻

首先,刘备东征违背了他的战略规划,联吴抗曹,这是他为蜀汉制定的对外政策。刘备执意东征,与他的战略规划背道而驰,他应该愤而阻拦,意外的是,他没有,而是保持了沉默。


在影视剧中的刘备,看上去一副温文尔雅谦谦君子的模样,实际现实中的刘备,与曹操也没多大区别。


说是借荆州,实际上就是强占,人家拿回,还要愤而夺之;说是要去帮刘璋,实际就是乘虚而入,这不就是强权主义吗?


刘备对事强权,难道对人就和善了吗?托孤时对诸葛亮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实际是一句警告之语。同是帝王的康熙后来评价,说“三国人以谲诈相尚,鄙哉”!意思是说,三国时期的人,都是一副虚伪的德性,十分可鄙。


所以,诸葛亮面对强权的刘备,作为人臣的他,也只能默默接受。

刘备夷陵战败,诸葛亮伐魏败退,李严被废,蜀汉人员早就出了问题 - 天天要闻

其次,他与刘备的关系产生了变化。自赤壁之战后,他们二人之间的联系就疏远了。


刘备入蜀,带的是庞统;进攻汉中,带的是法正。庞统死时,刘备痛苦流涕;法正病逝后,刘备也哭了好几天。很明显,后期刘备与此二人的关系更近。


诸葛亮不是谋臣吗?那时的他在干嘛呢?他从事起了后勤工作,或“调其赋税,以充军实”,或“镇守成都,足食足兵”,或与张飞、赵云一起“共围成都”。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好像退居二线似的。


君臣关系出现了裂痕,也就是不信任感,刘备凭什么要听你诸葛亮的呢?,一语不发,这正是诸葛亮有自知之明的体现,因为说了也没用,何必要说。

刘备夷陵战败,诸葛亮伐魏败退,李严被废,蜀汉人员早就出了问题 - 天天要闻

其三,诸葛亮也有梦想,而且他的梦想与蜀汉兴亡绑定在一起。当年他初出茅庐时,与刘备的规划是要复兴汉室一统天下的,然而荆州一失,君臣的梦想都破碎了。


诸葛亮不出面阻止刘备东征,或许在内心深处,他对刘备也抱有侥幸心理,万一荆州能夺回来,岂不是天大的逆转!而且,在刘备死后,他不也是一次又一次地去攻打曹魏吗?这也说明,他至死都还在为他的梦想而奋斗。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孙权陆逊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通过上述三点,我们也看到,刘备与诸葛亮,以及与其他臣子之间的关系,都是既微妙又复杂。


夷陵之战战败后,刘备自知去日无多,大老远把诸葛亮从成都招来,托孤于他。这也不难理解,毕竟蜀汉唯一能够独当一面的人,也就剩下诸葛亮了。


但是,为什么还要拉上个李严呢?

刘备夷陵战败,诸葛亮伐魏败退,李严被废,蜀汉人员早就出了问题 - 天天要闻

三大派系斗争


李严的身份并不简单,他原本是荆州人,曾在刘表手下干过。曹操南下,刘琮(刘表次子)投降,李严则西行投奔了刘璋。至刘备入蜀,他又率众投降了刘备。


所以,李严在荆州派与益州派都混了个脸熟,他的作用带有平衡性质。蜀汉政权本身由三股政治势力组成,即荆州派、益州派,还有一个东州派。


荆州派就是以刘备为中心,和他一起打天下的人,如诸葛亮、关羽、张飞等旧部;益州派也不难理解,就是本地的土著人,如刘焉、刘璋父子,法正、张孙等人;那么东州派呢?


我们知道,在刘氏父子的队伍中有一支“东州兵”,这支队伍人员来自长安和南阳一带,且大都是流民,由此形成东州派

刘备夷陵战败,诸葛亮伐魏败退,李严被废,蜀汉人员早就出了问题 - 天天要闻

从上下级的关系来看,东州派要服从益州派的领导。但刘氏天下的时候,刘璋无所作为,东州派生出二心,挑战其权威,也合情合理。也正是由于东州派不服管教,刘备才有机会乘虚而入的。


刘备来了之后,荆州派最厉害,益州派、东州派都得听他领导了。但三者之间的关系仍然是需要平衡的,否则也一样会出乱子。


巧的是,李严是南阳人,他是东州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又与荆州派、益州派都有旧情,所以,李严被刘备选中为顾命大臣,他是一颗政治平衡的棋子。


由此可见,蜀汉政权的内部并非一团和气,而是成分复杂。荆州派要想保住自己的领导地位,同样也需要平衡各方势力。

刘备夷陵战败,诸葛亮伐魏败退,李严被废,蜀汉人员早就出了问题 - 天天要闻

人才匮乏问题

夷陵之战,刘备惨败而归;在他死后,诸葛亮数次攻伐曹魏,同样惨淡收场;甚至在诸葛亮死后,魏延接着攻伐,不仅毫无进展,最后还反被曹魏灭了。


难道说,这真是一场宿命之战吗?当然不是,宿命论只是一种安慰剂。现实是,蜀汉内部人员结构早就出了问题。


刘备东征,无人可带,人员配备属于二三流水平。黄忠病逝,张飞遇刺,马超病重,赵云反对东征,被留在后方;魏延坐镇汉中,李恢坐镇南方,诸葛亮统领大后方。


跟随刘备出战的人员,如黄权马良吴班冯习张南傅肜程畿、赵融、辅匡等人,即使能力出众者,也很难得到充分发挥,因为刘备征战负多胜少,他的经历已基本说明,他在打仗方面的指挥水平很有限。

刘备夷陵战败,诸葛亮伐魏败退,李严被废,蜀汉人员早就出了问题 - 天天要闻

一支二三流的队伍,远道而来,与一支以逸待劳的队伍对战,劣势已经明显。再加上,孙权敢于启用新人,陆逊作为指挥官,吕蒙这样评价他,说他“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


事实上,陆逊也的确可堪负重任。在与刘备的较量中,他沉着应战,攻其破绽,采用火攻之法大败刘备。


那么蜀汉的人才系统出了什么问题呢?为何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呢?这个问题还是要抛回给刘备。


刘备个人能力有限,但是对于人才,他走得却是精英路线。初得诸葛亮时,他们二人经常促膝谈心,双方“情好日密”,以至于关羽、张飞都嫉妒了。见了庞统,一番畅谈后,就马上任命其为军师中良将,再到重用法正攻入汉中。这三个人就已经帮助刘备勾勒出了一个小天下。

刘备夷陵战败,诸葛亮伐魏败退,李严被废,蜀汉人员早就出了问题 - 天天要闻

这种精英路线虽好,但弊端也明显。


  • 首先,精英逝去后,无人接班,因为领导眼光太高了,很少有人能入他法眼;
  • 其次,不利于蜀汉人才储备,精英的存在感太强,容易忽略对新人的培养;
  • 第三,都说文人相轻,精英就不相轻吗?也不利于蜀汉的团结。


但最为根本的是,荆州派至始至终都不恳将权力下放,李严之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李严虽然是托孤大臣之一,但他完全没有得到一个顾命之臣的体面。刘备死后,诸葛亮回成都,而李严以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从表面上看,刘备死后,李严的职位也算是步步高升,从辅汉将军到前将军,又从前将军升为骠骑将军。但从实质上看,与诸葛亮相比,却是处处不如。

刘备夷陵战败,诸葛亮伐魏败退,李严被废,蜀汉人员早就出了问题 - 天天要闻

首先诸葛亮在朝,朝中大小事务一并由他说了算,而李严在外,朝中之事,他一句话也插不上嘴。李严在永安,远离政治权力中心,与少主面儿都见不上,还谈什么辅佐少主。


其次,诸葛亮有自己的团队,李严就一光杆司令;诸葛亮可以兼任地方官员,如兼领益州牧,而李严也没份儿。


李严提出以江州为中心,划出五个郡,成立一个巴州,封自己为巴州刺史,结果诸葛亮也不同意。之后,他又提出也要建立自己团队,同样也被拒绝。


那么,李严这个顾命大臣还当个什么劲儿呢?有意见也很正常,并且他把意见也带入到了工作当中。

刘备夷陵战败,诸葛亮伐魏败退,李严被废,蜀汉人员早就出了问题 - 天天要闻

在诸葛亮四出祁山时,他安排李严督运军粮,结果天时不济,连降大雨,导致军粮无法如期运到前方。李严也就此情况和前方说了,诸葛亮只好回师。


但是在诸葛亮回师后,李严却故作惊讶,说粮草充足,何故要退军?还上表刘禅,说诸葛亮撤军是“伪退”。诸葛亮当然不干了,此后李严便被废了。


李严固然有错,但从根源上来讲,却是诸葛亮有错在先,荆州派根本就不拿豆包当干粮嘛。


李严在诸葛亮死后不久,也心怀激愤而病逝。他知道蜀汉完了,再也不会有人启用他了。李严有没有才干是其次,荆州派也根本没有给他表现机会。

刘备夷陵战败,诸葛亮伐魏败退,李严被废,蜀汉人员早就出了问题 - 天天要闻

从李严之死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蜀汉政坛成分多元化,而荆州派并没有最大化的团结可以团结的人。


天时,地利,人和,蜀汉政权一样没占,凭什么天下要归你呢?


综上所述,刘备夷陵战败,诸葛亮、魏延数次伐魏败归,战略战术问题是一方面,更为关键问题则在于,蜀汉内部人员结构出了很大问题,派系不团结,人才匮乏,荆州派一家独大,这些都成为蜀汉难以调和的矛盾。


正所谓,蜀汉灭亡,始于内“乱”,此乱直指人心。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太疯狂!41岁女子6年挪用1700万!一年做4次医美、去澳门豪赌…… - 天天要闻

太疯狂!41岁女子6年挪用1700万!一年做4次医美、去澳门豪赌……

“一人打车 两人5折”,即日起至8月底,滴滴出行推出“打一单得两张5折券”活动,每日领取任务后,当天完成1单特惠/快车/惊喜特价订单,可以获得:2张5折券1张5折券限自己用1张5折券限送好友每张券最高抵扣15元此外,广州地区还有最高价值100元券包可领取,具体规则领取扫码领取下方券包了解▼近日“女子6年挪用公司1700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从“红色堡垒”到“幸福山乡”——晋察冀根据地首府阜平振兴观察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从“红色堡垒”到“幸福山乡”——晋察冀根据地首府阜平振兴观察

地处太行山东麓的河北省阜平县,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是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晋察冀边区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的作用。阜平传承发扬太行精神,汲取前行动力,为振兴注入动能。如今,土坯房升级为生态民宿群,荒山变身现代化果园,红...
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今起面向公众开放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今起面向公众开放

今天(8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珍贵展品首次展出增设多种形式展陈区域主题展览全景式展现了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的光辉历程。有哪些展品首次展出?馆内新增了哪些展览区域?来跟随记者一起探访。总台...
古代的宫女出宫后,为何大多都不能生育? - 天天要闻

古代的宫女出宫后,为何大多都不能生育?

你知道吗?古代宫女进宫时,大多是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可等她们走出宫门,十个里有九个都生不了孩子。这宫墙里到底藏着什么,毁了她们当妈的可能?先说说宫女想出宫,有多难。明朝以前,全看运气。
总督加兵部尚书衔的目的是什么?加了衔以后又有哪些好处? - 天天要闻

总督加兵部尚书衔的目的是什么?加了衔以后又有哪些好处?

清代的官制中,加衔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做法,而且有很多都属于例行性加衔,比如内阁学士例加礼部侍郎,总督例加兵部尚书、巡抚例加兵部侍郎,等等。那么,加衔的目地是什么?官员有了加衔会带来哪些好处。御史就以认知度最高的总督为例,具体来讲一讲有关方面的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马屁 - 天天要闻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马屁

俗话说得好: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你要求人办事、想要达到某种目的时,拍马屁往往特别管用。 江湖上有一个人,那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他特别喜欢别人拍马屁,因为他属于威权型人格,特别享受那种君临天....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极目新闻记者 李迎 曹雪娇7月7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8日,该展览面向公众对外开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开放。赵一曼牺牲前给儿子的遗书(图源:记者拍摄)据了解,本次展览面积1.22万平方米,将展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