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为何能够惊动慈禧?

2022年10月13日21:57:04 历史 1548

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为何能够惊动慈禧? - 天天要闻

在晚清时期,中国曾经出现过几起具有轰动效应的大案,其中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莫过于“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这起案件,甚至引起了慈禧的高度重视,并最终导致百余名官员遭受查办,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为何能够惊动慈禧? - 天天要闻

杨乃武是浙江余杭人士,其在二十岁的时候便考中秀才,三十三岁中了举人,前途一片光明,是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望的读书人。

他在当时对于浙江官员克扣百姓粮食的做法,相当不满,曾经多次公然和地方官刘锡彤作对,这让两人之间,产生了嫌隙。

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为何能够惊动慈禧? - 天天要闻

杨乃武剧照

当时有一位叫葛品连的豆腐店伙计,在杨乃武家租了一间房,他和妻子“小白菜”即毕秀姑,一同住在里面。

由于葛品连工作繁忙,因此经常不在家,毕秀姑又经常和杨乃武学习读书认字,这让当地出现了“羊吃白菜”的流言。

在流言传开之后,杨乃武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誉,以提升租金为手段逼迫葛氏夫妇搬离了自己的住所,这则流言也渐渐消失了。

但在两人搬离后不久,葛品连突发恶疾,毕秀姑虽然找了多位郎中为其诊治,但是依然回天乏术。

葛品连死后,尸体出现了口鼻流血,颜色青紫的现象,这引发了葛品连母亲的怀疑。

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为何能够惊动慈禧? - 天天要闻

被捕的杨乃武与小白菜

她之前就听说过毕秀姑和杨乃武之间的风言风语,这让她坚信是自己的儿媳联合奸夫,毒害了自己的儿子。

于是,她向余姚官府要求开棺验尸,彻查自己儿子的死因。

刘锡彤听说这起案件中,杨乃武是嫌疑人,便马上派自己的门生沈彩泉和仵作一同到现场查验。

在开棺验尸的时候,仵作觉得葛品连的尸体虽然不太正常,但是和中毒而死的尸体还是有些区别的。

但沈彩泉却逼迫他做出“葛品连是因为服用砒霜而死”的论断,并将报告提交给了刘锡彤。

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为何能够惊动慈禧? - 天天要闻

小白菜剧照

在拿到验尸报告后,刘锡彤迅速派人捉住了杨乃武与毕秀姑二人,并对两人施以重刑。

在生不如死的折磨下,毕秀姑最终招供:是自己联合杨乃武,用砒霜毒死了自己的丈夫。

杨乃武更是被迫供出了一个本不存在的“卖药郎中”。

刘锡彤直接找了一个和杨乃武所说郎中同姓的药铺掌柜作为“人证”

根据审讯结果判处杨乃武斩立决,毕秀姑凌迟处死,之后便将这一裁决上交各级衙门审核。

这本是我国古代常见的一起屈打成招的案例。

但是杨乃武的举人身份,却让这起案件最终发展成为了举国皆知的大案,并对晚清的地方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为何能够惊动慈禧? - 天天要闻

在判决结果出炉之后,杨乃武的家人对于这起无妄之灾大呼冤枉。

杨乃武的姐姐找到了杨乃武的同窗们,希望他们能够帮助自己,为杨乃武鸣冤。

这些读书人知道,杨乃武一案的判决结果,对于他们未来的仕途及社会地位,有着极大的影响。

因此他们都不遗余力地为杨家提供帮助,最终成功让富商胡雪岩,为杨家提供了进京申诉的费用,并打通了所有关节。

这让杨乃武一案,首次为人们所知。

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为何能够惊动慈禧? - 天天要闻

清代富商胡雪岩

刑部接到杨家的申诉之后,他们审核了杨乃武提交的文书。

在这份材料里,杨乃武指出自己之前的供词,都是屈打成招所致,自己在案发的时候,其实并不在余姚,他的堂弟及弟妻都可以为自己作证。

在晚清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报纸和现代传媒手段。

杨乃武一案经《申报》等报纸的宣传,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引发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这种舆论压力,令刑部做出了复审的决定。

不过按照清朝的法律规定,这起案件的复审,仍要交给浙江当地的官员来完成。

其实在复核命令下达之前,浙江各级官府已经完成了对于杨乃武案的审批。

因此,一旦翻案那么整个浙江省的官僚体系,都脱不了干系。

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为何能够惊动慈禧? - 天天要闻

光绪年间的《申报》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于杨乃武和毕秀姑的重审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次重审中,他们不但没有仔细核对杨乃武提交的证据,也没有重新开棺验尸。

而是继续在公堂上,使用了更加残酷的刑罚,这让杨乃武和毕秀姑叫苦不迭,只得又承认了之前的罪行。

这样的结果,显然是浙江学子们所不能接受的,杨乃武的姐姐随后进行了第二次进京上诉,又一次获得了重审的批复。

但清朝政府的案件审理流程毕竟不能更改,因此这次还是交给浙江衙门,进行处理。

在此前的重审过程中,《申报》等媒体对案件的进展,进行了跟踪报道,浙江官员滥用刑罚的事情,也见诸报端。

这引起了全国百姓的不满,人们也从斥责这对奸夫淫妇,转变为怀疑案件审理的真实性。

面对各方压力,浙江省官员熟练运用起了“拖”字诀

他们并不积极审理案件,也不派人调查,只等着风头过去,再将之前的审判结果上交刑部。

这几乎将杨乃武和小白菜,推向了绝路。

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为何能够惊动慈禧? - 天天要闻

慈禧太后

不过就在此时,四川监察御史王昕,上呈了一道很有分量的奏折。

在这封奏折中,他写道:

……臣揆胡瑞澜、杨昌浚所以敢于为此者,盖以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皇上冲龄践祚,大政未及亲裁,所以藐法欺君,肆无忌惮。

这直接将浙江省的官员,和慈禧太后统治的合理性,对立了起来。

这种言论引发了慈禧的高度重视,杨乃武案,也随之迎来了转机。


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为何能够惊动慈禧? - 天天要闻

在王昕呈交奏折的同时,浙江省的学子们依然没有放弃努力。

他们最终通过联合在京浙江籍官员共同申诉,成功争取到了朝中重臣翁同龢的支持。

翁同龢混迹官场多年,他看出慈禧对于地方官员相互勾结的不满。

便趁着王昕上奏的机会,提出将杨乃武案的审核权收归刑部的意见。

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为何能够惊动慈禧? - 天天要闻

翁同龢画像

这一提议,遭到了部分地方官员的强烈反对。

四川巡抚丁宝桢,就曾跑到刑部大发雷霆,说此案如果要翻,地方将无人再敢做官!

但由于慈禧整治地方官的意愿十分强烈,最终还是将杨乃武案的审核权,交给了刑部。

慈禧之所以会做出这种决定,王昕和翁同龢的提议不过是一根导火索。

真正的原因在于,慈禧希望借助此事,削弱地方政府的权力。

在此前的太平天国时期,慈禧为了拉拢汉人军事集团,帮助清廷镇压叛乱,给予了这些官员极大的权力。

这些官员们也在江南各省,组建起了自己的利益网络,和清廷的关系日渐疏离。

慈禧不希望日后京城变成一个无用的“光杆司令”,她必须要通过一些手段将司法大权,从地方收归中央。

杨乃武案,自然也成为了一个不错的借口。

刑部派出专员赶往浙江处理此案,在官员们到达后,他们先是庭审了两名人犯及相关证人。

此次,相关证人在堂上全部翻供,表示杨乃武与毕秀姑是无辜的。

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为何能够惊动慈禧? - 天天要闻

影视剧中的仵作

随后刑部官员又命人开棺验尸,经过检查认定葛品连并非中毒身亡,而是因病而死。

至此杨乃武与毕秀姑的冤屈,才被完全被洗清。

按理说至此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应该告一段落,但此案至今依然被部分人称为悬案

这主要也是因为这件事中,还存在几个疑点:

首先是杨乃武和小白菜之间究竟有没有私情,始终没有得到证实。

在有关报道中,官方只否定了他们毒杀葛品连的事实,但对于两人之间的关系,并无定论。

这也让部分舆论始终认为,杨乃武和小白菜是托了慈禧的福,才能翻案,他们实际上就是毒杀葛品连的奸夫淫妇。

再者在第一次进行尸检的时候,仵作的银针确实是变黑了的。

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为何能够惊动慈禧? - 天天要闻

验毒银针

这在当时也能证明,葛品连死于中毒,在之后的复审中,这一线索也始终没有被推翻。

在最后的官方解释中,刑部以当时仵作在进行尸检前,没有按照规定对银针进行清洗为由,否认了这条证据的可信性,这才为杨乃武翻了案。

但部分百姓觉得这个理由未免太过牵强,仵作又怎么会用一根黑针测毒呢?

这种解释就是此地无银,杨乃武一定和葛品连的死,逃不了干系。

但无论争议如何,在慈禧的介入下,这起案件最终尘埃落定,也没有再做讨论的余地了。

这也让杨乃武案中的几个细节,再也得不到证实,成为了永远的悬案。

在这起案件的审讯和判决过程中,杨乃武和小白菜的清白与否,到后面已经不再重要了。

事件的焦点,已经演变成了中央与地方的争斗,这让案件的真相变成了两方实力的角逐。

最终获胜的一方,总能将结果改写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为何能够惊动慈禧? - 天天要闻

《杨乃武与小白菜》剧照

恐怕当时的这种政治背景,才是杨乃武案的结果,一直饱受质疑的根本原因。

当一起案件掺杂了太多的政治色彩的时候,其真实的细节,就注定无法被重现了,这起案件也让我们明白了清末政府的混乱,以及古代司法体系的黑暗。


注:

本文关于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相关内容,参考自《正义的分歧——以清代“杨乃武”案为例分析中央与地方的司法博弈》,刊登于《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年5月刊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新华社原香港分社副社长、深圳市委原副书记秦文俊逝世,享年94岁 - 天天要闻

新华社原香港分社副社长、深圳市委原副书记秦文俊逝世,享年94岁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华社原香港分社副社长、深圳市委原副书记秦文俊同志(享受省部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8日18时25分在深圳逝世,享年94岁。秦文俊,1932年5月生,湖北黄冈人。1949年7月在武汉中原大学政治学院学习并参加工作,1952年7月加...
甘于被“围猎”,广东韶关乐昌市政协原主席邬贤有被开除党籍 - 天天要闻

甘于被“围猎”,广东韶关乐昌市政协原主席邬贤有被开除党籍

据韶州清风消息:日前,经韶关市委批准,韶关市纪委监委对韶关乐昌市政协原主席邬贤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邬贤有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违背组织原则,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甘于被“围猎”,将公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工...
宁德市委书记调整 - 天天要闻

宁德市委书记调整

福建日报5月20日消息,日前,福建省委决定,张永宁同志任宁德市委书记。张永宁(资料图)福建省委组织部5月13日发布任前公示公告。其中:张永宁,男,汉族,1967年10月生,大学,中共党员,现任宁德市委副书记、市长,拟任设区市党委正职。公开简历显示,1989年,张永宁从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进入晋江县养正中学任教,...
古代盛行“表哥娶表妹”为何很少生出智障儿?原因其实很简单 - 天天要闻

古代盛行“表哥娶表妹”为何很少生出智障儿?原因其实很简单

影视剧常常会设定一个“青梅竹马”的桥段,尤其是古偶剧,还是古言小说。编剧或者作者,设定的“青梅竹马”大多是从小一起长大,对彼此都很了解的小伙伴,同一个村子的,或者家里离得不远的。严格来说,在古人的观念里,这都算不上青梅竹马,他们觉得真正的青
《国士丘濬》新书发布:这位明朝“全能学霸”何以成为“第一流人物”? - 天天要闻

《国士丘濬》新书发布:这位明朝“全能学霸”何以成为“第一流人物”?

中国网5月19日讯(记者 郑伟)丘濬是谁?他是历史地位被低估的“先明一代文臣之宗”和“理学名臣”,是政治家、史学家、经济学家、文学家和“戏剧家”;他是史学家钱穆先生所推崇的“第一流人物”,是青年作家何杰华笔下“‘横站’于时代的‘国士’”,同时也是读者眼中明朝的“六边形战士”和“全能学霸”。5月17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