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巴基斯坦有深厚的友谊,双方在上个世纪就保持了良好的关系,1970年年初,巴基斯坦国内发生水灾,老百姓流离失所,非常困难,急需要国际援助。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为巴基斯坦提供了无息贷款,要知道,当时我国也是处在十年特殊时期,经济发展并不好,可以说是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帮助巴基斯坦,这就显得这笔贷款弥足珍贵。
为了偿还中国的贷款,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把三架从英国购买的三叉戟飞机交给了中国。当时空军部门派出了潘景寅为主的代表团,前往巴基斯坦,以民航的名义开回了这些三叉戟飞机。三叉戟飞机开回国内后,本来打算拿出其中的一架给毛主席作为专机,不过,当时毛主席已经表示不再乘坐飞机,于是其中的一架三叉戟飞机就成为林彪的专机,这架飞机就是256号专机。
256号专机成为林彪专机后,空军部门为这架飞机配备了专门的团队,比如正、副驾驶,机械师等,潘景寅也担任了这架飞机的机长与正驾驶,而副驾驶是一个名叫康庭梓的人。值得一提的是,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时,康庭梓并没有登上256号三叉戟飞机,所以他顺利活了下来,不过,康庭梓也在后续受到多年审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的故事。
康庭梓出生于1939年,河南巩义人,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不过,康庭梓自幼爱好学习,是一个聪明勤奋的孩子,还考上了家乡的高中。1959年,在康庭梓高中毕业这一年,他被空军选中,成为一名特招飞行员,进入空军第六飞行学院学习飞行技术。
康庭梓选择当飞行员也是有原因的,他出身贫苦,不愿意父母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求人,而且他的家境也贫寒,当飞行员每月有7块钱的津贴,这对康庭梓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他瞒着父母参加了飞行员筛选,并成功入选。
进入飞行学院后,康庭梓表现非常出色,而且还是学员的班长,毕业后,康庭梓进入专机师服役。专机师主要负责国家领导人的专机驾驶,里面都是飞行技术过硬以及心理素质优秀的飞行员,甚至可以代表当时中国空军的最高飞行技术,从这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康庭梓是一名极其优秀的飞行员。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康庭梓被任命为256号专机的副驾驶,协助潘景寅为林彪驾驶专机。1971年9月13日,九一三事件发生当天,潘景寅急匆匆驾驶飞机升空,副驾驶康庭梓以及机械师等人还没有来得及登机飞机就起飞,因此康庭梓并没有在256号三叉戟飞机上,他也在九一三事件后活了下来。
九一三事件后,康庭梓立刻就被关押起来,并接受审查,在这之后,康庭梓一直被解放军总政治部审查,1973年曾短暂恢复自由,不过,不久后又继续接受审查,直到1976年才被转业,被安排到河北省怀来县农机修配厂工作,成为一名普通的车间主任。
真正让康庭梓恢复名誉的是邓小平的一次谈话,1980年年底,邓小平在与美国记者谈话时提到了九一三事件,并且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飞行员是好人”。有了邓小平的话之后,作为专机副驾驶的康庭梓的待遇逐渐改善,他背负的处分也被撤销。1984年,康庭梓申请回到北京,晚年他主要生活在北京,发表了很多与九一三事件有关的文章,在国内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