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弑君杀亲,但他却是个好皇帝

2022年10月01日18:12:22 历史 1085

大逆不道,弑君杀亲,但他却是个好皇帝 - 天天要闻

六百六十六年前,朱元璋率军攻占集庆,即今天的南京市。他将此地改名为应天,寓意是奉应天命,灭亡元朝

四年后,他的第四个孩子在战乱中出生。此时,北方的陈友谅发起进攻。如果被他得逞,应天将直接暴露在陈友谅的大军之前。军情紧急,朱元璋必须亲自指挥这场关键的战争。他还没来得及看这刚出生的孩子一眼,就挥师北上去了。

直到七年后,朱元璋已经击败张士诚,陈友谅等枭雄,且大军兵临北京城,不日就要将元朝覆灭。见胜势已定,一切逐渐走向正轨之际,他才决定给孩子们正式起名。这一年,这个在战火前线出生的孩子第一次知道了自己的名字:朱棣

朱元璋出生贫苦,了解百姓生活,勤政爱民,对贪污官僚极为痛恨。在战火中磨砺出来的他,教育子女苛刻严厉。朱棣还未成年时,就被朱元璋扔到了老家凤阳,在祖地旁与老百姓生活。尊为帝王之子的他因此毫无贵气,“民间细事,无不究知”。加上朱元璋极为节俭,因此朱棣并无任何贵气。

大逆不道,弑君杀亲,但他却是个好皇帝 - 天天要闻

明成祖朱棣

成年后,朱棣被封到燕地,即今天北京。由于元朝宗室并未完全被灭,而是在内蒙,辽东还有活动,因此位于边疆的朱棣频繁参与战事。他似乎继承了朱元璋的勇敢与军事直觉,在战争中如鱼得水,连战连捷。在朱元璋掀起各种大案,对功臣斩尽杀绝之后,朱棣几乎是他最信任的边防将领。

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标,二子,三子先后去世。朱棣陡然发现,自己有机会继承帝位,因此尽力表现。不过,也许是因为对太子感情深,也许是因为朱棣在边防日久,染了一身痞气,朱元璋还是选择了自己的长孙朱允炆为太子。

太子朱标从师于大儒宋濂,性格随了母亲马皇后,温和仁厚,体察百姓,与嫉贪如仇,办事狠辣的朱元璋形成了鲜明对比。朱允炆也继承了自己父亲温文尔雅的性格。在他继位后,为了消除朱元璋治下官员人人自危,朝中无人可用的影响,他大量提拔文官,重视科举,宽刑省狱,施行仁政,总算让大臣们不再害怕随时掉脑袋了。文官们都称赞他的贤明。

大逆不道,弑君杀亲,但他却是个好皇帝 - 天天要闻

建文帝朱允炆

不过,即使朱元璋为了继位者地位稳固而大兴牢狱,杀人如麻,他还是给朱允炆留下了隐患,那就是他的叔叔们,现在居住在各地的藩王。

这些藩王在各自封地里手握重兵,有一定的自治权,对于皇权有一定的影响。在儒生们的建议下,朱允炆决定逼迫自己的叔叔们放弃权力,削藩运动就此开始。在经历数次成功的削藩之后,刀,终于悬在了朱棣的头上。

燕王朱棣,距离应天府最远,受皇权影响最弱。加上朱棣连年征战,军事能力极强,被朱允炆视为心腹大患。他决定慢慢削弱燕王的势力,派人监视燕王的一举一动,徐徐图之。

然而,早在削藩开始时,朱棣就有所警觉,暗暗准备。朱允炆的选择更是了他准备时间。他一方面麻痹监视者,一方面暗中调兵遣将。长时期的军旅生涯和早年在凤阳的精力让朱棣性格与朱元璋最像:果决,狠辣,直觉精准。朱允炆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叔叔了。

大逆不道,弑君杀亲,但他却是个好皇帝 - 天天要闻

藩王势力图

1399年,在朱允炆继位还不到两年之时,燕王骤然起兵,以清君侧为名向南发兵,直指南京城。朱允炆这时才发现了自己祖父朱元璋留下的最大的雷:能用的将领,竟被杀完了。此时,全国最善用兵的将领,恰恰就是朱棣。

偏偏,朱允炆像自己老爸太子朱标那样,温和宽厚,始终不想承担杀叔之名。他的优柔寡断就是朱棣最大的机会。

在古代,“名正言顺”极为重要。朱棣虽然是朱元璋的儿子,但是皇帝的合法继承人是朱允炆。而且,朱允炆并非昏君,还很贤明,广施仁政。因此朱棣的逆反之举十分危险。他是臣子,也是叔叔,此举无疑让他承担起了弑君杀亲之恶名。

再加上,燕王的封地能提供的粮草与兵源有限。如今朱棣骤然发兵,天下还未反应过来,自己的士兵也还算忠诚。可如果拖个一年半载,士兵疲累,名声骤降,朱棣立刻就要面临哗变被杀的风险。他没有回头路。

反观朱允炆,不仅是合法继承人,更是坐拥天下粮田,有数不尽的兵源和粮草,大义名分皆占。只要他守住,朱棣必败。

大逆不道,弑君杀亲,但他却是个好皇帝 - 天天要闻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继承自父亲的天赋救了朱棣。他敏锐地观察到了自己的危险处境和朱允炆的犹豫不决。因此,朱棣果断地发起了闪电战。他率领骑兵,不拿一城一地,不打扰百姓,而是破釜沉舟,轻装上阵,长途奔袭,直往南京而去。在朱允炆还没来得及召集大军组织防线时,朱棣就已兵临城下。在这时,二者本来悬殊的境遇陡然逆转。

一方面,朱棣本就是能征善战的将领,手下军事素养极高。而朱允炆手下士兵在长期和平之后战斗力本就锐减,还无太多可用之将。另一方面,朱棣无论是判断力还是领导力都完胜朱允炆。他抓住了朱允炆优柔寡断的心态,用兵极为大胆,直奔要害。在他大军兵临南京城下时,朱允炆已经来不及调兵。

在谈判无果后,朱允炆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朱棣击败,丢掉了地位。他的去向也成了一个历史悬案。朱棣就这样名不正言不顺地成为了天下之主。

还算幸运的是,朱棣继承了朱元璋的文韬武略。在他为了巩固统治而迁都到自己的地盘北京后,在内政上,他励精图治,完善文官制度,发展商业,让百姓仓储富足。在文化上,他让人编写永乐大典,大兴土木建设北京城,为后世留下了诸如故宫,天坛等珍贵的文化遗产。而在军事上,他更是严谨治军,积极用兵,数次御驾亲征,彻底剿灭了蒙古的威胁,留下了天子卫国门君主死社稷的佳话。所以,他虽然得位不正,但对百姓而言是个明君。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 天天要闻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不少好该公墓都建于此,光是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选择十分丰富。当然了,如果要选购的话,还是应当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初次购墓的客户。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 天天要闻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为了便于市民选购和来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个区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国营公墓14家,那么北仓有什么好的墓地可选吗?北仓好几家公墓已经饱和了,但是靠近北仓的两家公墓都是在售状态,这两家分别是天津憩园、西城寝园。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 天天要闻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天津是北京门户,地理位置意义重要,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错的公墓,光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那么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的当下,国营公墓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天津这14家国营公墓不是全部都对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经饱和了,也就是不再对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紧张了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 天天要闻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你是否听闻过 “红色处女军” 的故事?这可是一支极为独特的军队,成员皆为未婚处女。9 世纪初,捷克女王丽布施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卫队,其成员均是未婚处女,“红色处女军” 就此诞生。卫队队长普拉斯妲对男人怀有极度的仇视,她只效忠于女王一人。
老杜女儿刚一回国,就向小马科斯发难 - 天天要闻

老杜女儿刚一回国,就向小马科斯发难

老杜女儿莎拉刚一回国就现身,呼吁民众变革。面对马科斯家族的全面打压,莎拉民调支持率却逆势飙升、断层领先。当杜特尔特家族凝聚民心,菲律宾这场政治豪赌将如何改写? 【莎拉刚一回国就现身“勇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