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粟裕大将受到错误的批判,很多将领都为粟裕感到不平,他们纷纷站出来为粟裕说话,他们都是谁呢?后来又如何?
首先是王必成中将,他在会议上第一个站出来为粟裕将军说话,王必成对那些别有用心者说道:我不知道你们所说的把粟裕将军“错误”是哪里来的?我只知道粟裕将军在战争年代为了部队的团结和更好地指挥作战,曾经两让司令,这样的将军怎么会成为个人极端主义呢?
王必成将军接着说道:至于你们说的粟裕同志野心大,恕我眼拙我没有看出,我只知道粟裕将军谋略大、胆略大。在山东战场最关键的时刻中,粟裕将军力排众议提出在孟良崮地区聚歼敌人王牌军整编第七十四师。陈老总说过粟裕此举具有在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的气魄。在济南战役还未结束之际,粟裕就开始谋划淮海战役,并向中央提出打淮海战役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淮海战役中,粟裕更是废寝忘食地指挥战役,精心考虑战役中每个环节。伟人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粟裕同志该记首功,难道你们连伟人的话也不相信吗?
那些别有用心者见王必成不肯揭露粟裕的“罪行”,于是就开始威胁王必成中将:王必成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请注意你的立场和言辞!王必成大笑说道: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从不昧着良心说话,粟裕将军在1955年主动辞让元帅,伟人大赞粟裕品德高尚。你们听好了,我王必成坚决支持粟裕,不单单是因为我是他的下级,更重要我被粟裕的人品所折服,这就是我的立场。
连在场旁听的贺老总都大赞王必成:王必成人品贵重,可深交。
那些别有用心者见王必成软硬不吃,就叫王必成回去。然后叫粟裕另一个心腹爱将叶飞来揭发粟裕“所谓的错误”。
那些人见叶飞也不“上道”,于是换了一种方式对叶飞说道:这些年你一直是粟裕的部下,也一直被粟裕压制,难道你不想批判粟裕吗?叶飞大笑说道:你们为达目的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呀!我一直是粟裕将军的部下,我也很佩服老首长粟裕的用兵之道,在他身边我能学到很多东西,粟裕对于我来说,就是良师益友。我坚决支持和拥护老首长粟裕,这就是我叶飞的态度。
实际上,粟裕一直很信任叶飞,叶飞也一直是粟裕将军的左膀右臂,在黄桥决战和车桥战役等战役中,粟裕充分信任叶飞,叶飞也坚决贯彻粟裕的战略战术,跟着粟裕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可以说配合非常好。此外两人的私交也非常好。粟裕成为新四军第一师师长时,叶飞就是副师长,在苏中七战七捷和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等重大战役中,粟裕充分信任叶飞,让叶飞带领部队独当一面,叶飞也在这些战役中带领部队猛冲猛打,采用大迂回和穿插的战术,分割包围敌军,很好地完成粟裕战略战术意图。
在1958年批判粟裕的大会上,叶飞上将顶住压力为粟裕仗义执言,帮助粟裕说话。而且还在粟裕落难以后,顶住压力接粟裕来福州军区前线视察军事,当时几乎没有人敢主动靠近粟裕,但叶飞不管这一切,把老首长粟裕接在身边照顾,这能体现叶飞上将的重情重义。
那些别有用心者见叶飞和王必成都不肯批判粟裕,也是找来粟裕另一位部下陶勇,没想到陶勇一上来就打哈哈,说到我陶勇水平不高,不懂什么,甚至字都认不全,等我秘书写个稿子,我再读可好?那些人拿陶勇没有办法只好同意,没有想到第二天,陶勇继续装糊涂,读做报告时错误连篇,引起与会者的哈哈大笑。
而实际上陶勇是以这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老首长粟裕!粟裕也对陶勇、王必成和叶飞他们很感激,在自己落难的时候帮助自己,真是患难见真情呀。
粟裕大将落难后,除了叶飞和王必成、陶勇替粟裕说话外,叶帅也帮助粟裕大将说话,叶帅在会上是这样帮助粟裕说话:我看粟裕没有什么问题,顶多是有点骄傲罢了。在叶帅等人斡旋下,才停止对粟裕的批判!粟裕也由参谋总长直接降为军事学院的副院长。
那么那三位将军后来如何呢?
王必成将军后来成为昆明军区司令员,老将军很想参加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可惜在最后时刻中被换,成为武汉军区司令员。叶飞将军后来成为福州军区司令员、政委,甚至当过福建省委书记。可惜的是陶勇将军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而投井意外死亡,调查陶勇中将的死因成为晚年粟裕一大心病,可惜直到粟裕将军逝世的那一刻也没有调查清楚。
不管怎么说,这三位将军在老首长粟裕落难之时,不顾一切为粟裕仗义执言,这体现出三位将军的重情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