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台湾一名排长由于好奇游到大陆,如今已成为上市国企老总

2022年08月28日16:37:25 历史 1912

在那个跌宕起伏的年代,千万人因缘际会背井离乡,只能在一衣带水的台湾遥望故土,有人选择将思念放在心底,唯有午夜梦回之际,酣畅抒发心头的不快。

也有人狠心斩断过往,就把他乡当故乡,彻底全身心融入新生活,更有人果敢决断、说干就干,不惜横渡台湾海峡,也要回到祖国,稳扎稳打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为人民安居乐业废寝忘食。

此人就是周振德,从一腔热血的行伍少年,到有魄力、有眼界的沧化实业集团总裁,一路走来的每一步都用尽心血,困难如影随形,支撑他的就是振兴祖国这一信念,具体经历如何,我们且从头道起。

1969年,台湾一名排长由于好奇游到大陆,如今已成为上市国企老总 - 天天要闻

一、周振德是谁?为何要渡海?

1945年8月,山西太原暑气阵阵,国军当中青年军人周立本喜获麟儿,为孩子取名周振德。之所以深思熟虑给爱子定下“振德”二字,跟其早年一段颇为乌龙的经历有分不开的关系。

周立本原名为吉世祥,跟着父母及四姐妹从献县到太原谋生。

时年正值抗战,各处局势都十分紧张,他误入根据地被八路军抓获,差点当成奸细处死,好在及时解释来由,有惊无险地下了山。

但从机密要地毫发无伤地转了一圈,引起多疑的阎锡山部下注意,拍板认为肯定是八路军放出来的探子,派人多方捉拿。

吉世祥有口难言,为逃避追杀,只能更名为周立本,逃命途中又被好友坑骗,无奈才投靠国民党青年军,命运的轨迹至此失控,因此其不久后就被裹挟着来到台湾......

1969年,台湾一名排长由于好奇游到大陆,如今已成为上市国企老总 - 天天要闻

周振德母亲久等丈夫不回,只能带着女儿和三岁的幼子远赴台湾投奔周立本。

一家子虽人在台湾,但心却记挂着故土,待周振德记事,父亲就时常领他到海边,回忆沧州的一些点点滴滴。

彼岸大陆好似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境,让周振德从小就对它很是好奇,心心念念着有朝一日能够重新踏上故土。

没过几年,周立本过世,家境急转直下,母亲一人带着子女挣扎度日。

周振德好学又聪慧,高中毕业后体谅母亲不易,特意挑了所不要学费的台湾军校(黄埔军校)就读,是金子到哪都发光,他在部队里表现格外亮眼。

——当时以极快时间就接连升至中尉,一次对抗演习要增设侦察排,周振德临时成为侦察排长,演习结束就地驻扎大金门待命。

1969年,台湾一名排长由于好奇游到大陆,如今已成为上市国企老总 - 天天要闻

本来身为排长,前途显然是一片光明,但周振德却从未有过一日忘记大陆,反倒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以回去建设祖国。

通过和战友一起查看地形,周振德留心记下真假雷区的方位所在,趁着月黑风高,部队休息的空隙,于1969年8月3日,毅然决然跳进大海,游了四个多小时成功回到故土。

24岁的周振德为何有这么大的决心,敢于黑夜中冒死往大陆游,经历无数海浪都不回头。

一是,父母从小就思念祖国,让他想替亡父圆梦;二是,对大陆有着憧憬与好奇。

自入伍以来,国民党就将大陆形容得极为不堪,人民公社说成集中营,解放军没日没夜端着枪押送看守当地百姓,周振德内心认为这是造谣,他不相信在这样离奇的环境下,大陆能造出原子弹

1969年,台湾一名排长由于好奇游到大陆,如今已成为上市国企老总 - 天天要闻

他对国民党这种没有逻辑的编造方式表示怀疑,与他们三观也是极其不合,一天都不愿再忍受下去。好奇心促使他迫切地想亲自去大陆一探究竟,于是最后决定只身游回祖国......

1969年8月3日,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他来到汹涌的海岸边,佯装查哨,看四周无人盯梢,便借着夜色毅然决然地跃入海中,汹涌的海浪显然无法阻挡周振德归家的意志。

在经过4个小时的生死搏斗后,他终于踏上了大陆,那年他刚好24岁。那达成所愿、意气风发的周振德后来是否顺遂?党和人民对这位游泳过来的台湾军人又是持有怎样的态度呢?

二、厚积薄发的人生征途

周振德回到大陆后,很快便申请上学深造,跟一批大学生被分送到江西省军区农场劳动。但由于其特殊的来历,上级一些领导对他难免会提高关注,休息日周振德想去南昌市游览,都不放心要派一位战士紧紧跟随。

时间一久,周振德大感委屈,在北京等待分配工作时,消极待在旅馆蒙头大睡,北京军区联络部年轻干事找他谈话,只说要见总政首长,硬是给人家一个闭门羹。

资深孙干事出面,亲切称呼其为“同志”。听到这个称呼后,周振德迅速蹭一下坐起来:“你叫我同志?你不认为我是特务?”

1969年,台湾一名排长由于好奇游到大陆,如今已成为上市国企老总 - 天天要闻

得到孙干事对其冒死投奔祖国,属于爱国行动的肯定,他打开心扉跟其坦诚交谈。有一次,周振德到政协礼堂看《智取威虎山》,惊喜地发现竟然还有外宾在场。

他顿时彻底放下芥蒂,感动党对其的信任,毕竟要真拿自己当特务,无论如何是不会让出席这般敏感的场合。

年轻气盛的周振德有一颗赤子之心,看到党不把他视作“外人”,立刻燃起报国热情,不仅积极服从分配,还打算定要尽力为国家做点什么。

1970年9月,周振德来到沧州市造纸厂,工资比照国民党排长待遇发放,工人中牢骚议论不断,但厂领导却不在乎他特殊的背景,发现其学习能力强、做事有干劲后,指导员手把手教授制浆车间的维修技术。

周振德举一反三学得极快,半年后就被调至设计组,问题来了,他对化工专业一窍不通,为了有能力参与消除有毒废气污染装置研发项目,买了一堆书籍从头学起。

其实按他的背景来说,学习很容易被视为走“白专道路”,但周振德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丝毫不以特殊资历搞避嫌那一套精神内耗。

1969年,台湾一名排长由于好奇游到大陆,如今已成为上市国企老总 - 天天要闻

厂里欣赏他踏实敬业的工作态度,安排去兄弟单位考察学习,周振德二话不说拔脚就去,虚心请教图纸资料方面的疑惑,技术员大为满意,一教、一学中气氛格外斗志昂扬,专业知识进步飞快。

仅一年时间,他就从“门外汉”到“内行”,设计和生产皆有一定心得。

当造纸厂筹建化工车间时,周振德就以突出的个人能力,担任核心部门的设计主任职务,如宝剑出鞘一般,出手改进多种工艺流程,获得领导的一系列表彰。

事业进展得一帆风顺,爱情的火花也同时绽放......

周振德负责项目时,总身体力行奋战在一线,时常因采样将眼睛熏得红肿,但从不摆半分领导架子,引来高中毕业分配到厂里的女化验员苏桐贞好感。

小苏初出茅庐有时碰到棘手难题去请教,周振德不仅耐心解答,还会回头找来一些相关书籍交给她。

苏桐贞更是感动,认为周振德不光工作踏实负责,对人也谦虚有耐心,随着有来有回的交往,感情就顺理成章地诞生。

1969年,台湾一名排长由于好奇游到大陆,如今已成为上市国企老总 - 天天要闻

女靓男有才,难免招来掺杂着嫉妒的闲言碎语,风声传到苏桐贞父亲耳朵里,却意外对此事十分反对。

原来小苏的父亲怕女儿找了这么个背景特殊的丈夫,会在以后连累全家。小苏陷入两难局面,回厂里找领导沟通此事,大家对二人印象都极佳,不忍心拆散这一对佳偶。

北京军区主管民兵工作的宋副司令员,他多次来到厂里了解情况,得知周振德已经26岁,工作又向来勤奋好学,特意跟政治部主任提及此事。

经过多番商榷,认为二人结婚对女方家庭不会构成影响,联络部夏部长更表示,周振德的“安家”问题,厂里解决不了,就上报军分区申报开支;再解决不了,可以报给北京军区,定不能让他为结婚而东拼西借。

小苏父亲看到领导们的态度,从中得知其对周振德的看重,也默许同意婚事,最后俩人于1972年底举行婚礼。

周振德从结婚这件事更看出党和国家对他的栽培之情,每日都琢磨着怎么能更为祖国尽一份力,苦思冥想数月,决定要上大学深造。

因为随着工作的推进,单靠自学来的化工知识明显吃力,可他提出的请求却晚了一步——八月的招生期已经结束。

周振德不愿放弃,试着给省军区和北京军区领导反映情况,答复出乎意料的快,高教部特意给周振德开绿灯,批给他一个名额,允许在河北省范围内找一个化工类学院深造。

他十分感激领导的关怀,可河北省的化工院校正在筹备期,师资力量难以应对需求。

他认为既然要学,就得下力气学得真材实料,经过一番对各大名校的比对,坦率得表示:上级批准上大学,是考虑到对台宣传方面,那上的大学越有名,影响就越大。

1969年,台湾一名排长由于好奇游到大陆,如今已成为上市国企老总 - 天天要闻

领导们喜欢周振德的坦诚,批准他去北京大学化学系的高分子专业就读。对于得来不易的宝贵机会,周振德万分珍惜,不仅三年多时间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里,还在各种项目中均拿到不俗的成绩。

当然,同学与导师也都非常喜欢他......

1977年毕业之际,惜才的导师为其联系到北京跟天津的科研单位工作机会,面对能留在大城市的橄榄枝,周振德没有半分犹豫就拒绝,毅然回到沧州的化工车间。

因为他始终没有忘记当时深造的初衷,繁华都市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心,自己蓄力许多年,是到了要为家乡做一番事情的时候了。

三、大展宏图,今成上市国企的老总

回到化工车间不久,正赶上另建化工厂,专业知识达标的周振德当仁不让成为厂长兼总工程师。

不过虽然有了施展抱负的舞台,但起手资源并不丰厚,职工只有区区260名,年利润也不过五万元,就连技术员都只有三位。

周振德带着技术员研究方向,发现突破口在于产品线单一,树脂和烧碱的产量还不高,那么为了能提高产量,就对现有的老设备进行改造跟创。

几个月后,平平无奇的化工厂有了改头换面的变化,烧碱能力足足提高一倍,树脂的生产力更提高了2200吨,并且增量还保质,树脂被评为“省优产品”,远销美国、印度等多个国家,带来外汇195万元。

1969年,台湾一名排长由于好奇游到大陆,如今已成为上市国企老总 - 天天要闻

一鸣惊人的成绩单,不仅让领导对周振德的能力交口称赞,厂里职工也一改态度,从怨天怨地吐槽效益差,到人人都鼓足劲斗志十足。

转眼上世纪八十年代迎来“开放、搞活”等政策,周振德审时度势,认为市场必会迎来春天般的欣欣向荣,要想有一席之地,就得再搞创新。

为了能增大产量,他打算引进国内最先进的工艺技术,但资金缺口有1794万元。

厂里人被周振德的展望彻底惊呆了,这可是整个厂固定资产的两倍,大家都劝他不要冒险,把厂子经营垮了,不如安分守己稳扎稳打,毕竟目前所有人都对化工厂目前的效益很满足。

但听到这话后,一向好脾气的周振德却一改常态,斩钉截铁地说:“不冒险就不敢探索!不大胆探索企业怎么发展,我决定的事情,八匹马都拉不回来。”

周振德力排众议拿到贷款,改造工程需要3-5年,他又一次做出惊人的成绩,仅用了两年时间就让工程竣工,烧碱跟树脂产量均增加十倍,厂里的资产也从198万增长至1801万。

1969年,台湾一名排长由于好奇游到大陆,如今已成为上市国企老总 - 天天要闻

看到这些成绩,这下大家都彻底服气,毕竟也不是谁都有这份魄力,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厂,经营成沧州人都挤破头想进的大热门。

接下来的时间里,周振德一边马不停蹄地对产量和效益进行更新,一方面则祭出深造积累的知识,研发出糊树脂等多项产品,通过新技术的引进,所有产品的合格率都达到100%,一级品率更高达80%。

周振德为了化工厂倾尽心血,每日骑着自行车到生产岗位巡视,穿着工作服跟工人一起奋战在一线车间,任哪一个工人有事找他,都立刻热情耐心的接待。

妻子苏桐贞当然也理解丈夫的宏大征途,家里琐事从不让他烦心,周振德甚至连儿子上几年级都说不出来,全部心思跟时间都投给了厂里。

待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时期,他出席全国人大代表大会时,得知要生产出一套全国产的离子膜烧碱装置,从前都是外国引进,每年都得花掉大量外汇。

周振德不服输的倔脾气又涌上心头,下定决心要做出来,可沧化的实力在全国并不拔尖,化工部领导把项目给了广州化工厂。

他几乎用尽全力争取,领导看到他的锲而不舍,同意沧化加入项目,但因是计划之外,无法得到国家拨配资金的扶植,只能自筹资金。

这个结果已经让周振德万分满意,他只想做出全国产的装置为国家扬眉吐气,不再受人辖制,经过全厂人齐心协力的奋战,仅用了14个月就首先完成,并且一次试车成功。

离子膜烧碱装置被评为化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产量达到4万吨每年,跟新加坡慕名而来的化工厂签订合作协议。

周振德仿佛永不疲倦,1994年3月,将骨干和核心产品抽离成立“沧州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更被行内专家评为“中国最优秀股票”之一。6月,成立进出口等十一家公司,沧化成为规模可观的集团化经营企业。

1969年,台湾一名排长由于好奇游到大陆,如今已成为上市国企老总 - 天天要闻

1995年创利税收1.28亿元,成为沧州首家利税破亿的企业。

周振德仍旧在进行着他报效祖国的宏愿,国家也看到他一路所做的点滴,全国第六、七、八届人大代表大会,皆当选人大代表,被选为沧州市政协副主席和工商联主席,获得了数不清的荣誉。

四、总结

纵观周振德横渡台湾回国的传奇经历,成功企业家所具备的一切素质他一个不缺。

专业知识方面刻苦用功,勇于创造深造机会,经营化工厂狠抓效益和产量两个关键点;再辅佐上日新月异的技术更新,让厂子永葆活力、蒸蒸日上;管理方面则重视人才,提出“三优先”待遇,提干、奖金都只看能力,让人才源源不断。

最重要的还是对祖国的热爱,让身在台湾的他,敢于冒险做出跳海的举动,这可是生死未卜的选择,海浪无情或许会吞噬掉生命,但周振德有比命更看重的信念,支撑着他横渡回国,最终做出一番传奇事业。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美民众的反对浪潮,但他依旧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更是声称“原本Tik Tok的协议已经很接近达成了,但由于在关税政策中国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这并不要紧,自己能够在15分钟内让中国同意这笔交易,只要自己降税的话”。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兄弟们,就在中国对美国加了 50% 的关税之后,特朗普再次对我们加了 21% 的关税,现在整体关税已经达到 125%。同时,特朗普暂停了对除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加征关税政策,而且要把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税点降到 10%。这进一步证明我昨天视频里的分析完全正确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