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无法统一三国?毛主席一针见血:他犯了3个错误

2022年07月21日11:54:06 历史 1467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早年间隐居山林,过着耕田下地的闲散生活,却被刘备的“三顾茅庐“而感动,终于出山决定辅助刘备,完成他兴复汉室一统天下的伟大愿景。

最后的结局历史也告诉了我们,刘备虽自称帝建立蜀国,却并未收复中原,而是与东吴曹魏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帮助刘备夺得大势的征途中功不可没,在刘备死后,更是尽心竭力地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直到最后病死在卧榻上。

诸葛亮为何无法统一三国?毛主席一针见血:他犯了3个错误 - 天天要闻

诸葛亮自己一身才艺,为何甘于一生屈居人下,只当个背后军师。而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里面的诸葛亮近乎被神话,神机妙算堪称妖怪,那诸葛亮为何没能统一三国?

毛主席在看完诸葛亮的生平之后,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评论一针见血,指出诸葛亮犯了三个错误。

诸葛亮为何无法统一三国?毛主席一针见血:他犯了3个错误 - 天天要闻

第一:用人不当

在北伐之争时,由于诸葛亮在多次与马谡交谈之时,非常欣赏马谡在军事上的才能,于是诸葛亮将镇守街亭这样重大的任务交给了马谡。

但是诸葛亮一生观人无数,却是走错了这步路,他没想过在军事上光说不练假把式,只是通晓军事才能,未必在实践中面对随时变化的战场,就能够应对自如。

果不其然,马谡就是这样纸上谈兵的人物,与诸葛亮把酒言欢之时高谈阔论,但是上了真正的战场,其实践能力不够的弊端,就暴露了出来。

诸葛亮为何无法统一三国?毛主席一针见血:他犯了3个错误 - 天天要闻

再者,诸葛亮在任用马谡之时,没有想过一个人的性格亦会酿成大事,也会酿成大错,而马谡其人心高气傲,诸葛亮千叮咛万嘱咐叫马谡把军营选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但是马谡不听,非要把军营选在远离水源的地方。

最后一场大火就让他退无可退,最终造成街亭失守。为了平息军中怒火,诸葛亮不得已忍痛将马谡斩杀。

诸葛亮为何无法统一三国?毛主席一针见血:他犯了3个错误 - 天天要闻

且在刘备攻取益州之时,诸葛亮在用人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当时刘备身旁大将庞统被敌军所杀,紧急召唤诸葛亮前来帮忙,但是军中不可不留人,于是诸葛亮将关羽留在荆州看守。

关羽虽然能征善战,是一名难得的武将,但却心性高,最终还是将荆州让他人夺了去。

诸葛亮为何无法统一三国?毛主席一针见血:他犯了3个错误 - 天天要闻

第二:战略失误

诸葛亮在与刘备畅谈鸿鹄之志时,知道刘备的毕生所愿就是兴复汉室,还天下一个太平,所以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三分天下“的说法,这也让刘备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知己军事,懂他刘备也懂天下局势,也这样的人在自己的身侧辅佐,何愁完成不了大业。

诸葛亮为何无法统一三国?毛主席一针见血:他犯了3个错误 - 天天要闻

但是毛主席在读有关三分天下的具体实操过程,所写成的《隆中对》时,却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诸葛亮所想的是当务之急,是将荆州给攻占下来,之后再去将益州夺取,最后整个中原便收入囊中。

可是毛主席认为问题就是出现在这里,荆州与益州相隔千里,刘备手中的兵力,只能支撑他攻打其中一处,可是刘备却将本就不充足的兵力,给分成了两股,分别攻打荆州和直取益州。

诸葛亮为何无法统一三国?毛主席一针见血:他犯了3个错误 - 天天要闻

这样做就会导致分散的兵力,无法给敌军致命一击,自己在受到威胁之时,远在千里的军队也无法前来救援。

第三:激励政策

在毛主席看来,军中发生大战时,主将应当陪同作战,一是为了鼓舞将士们的气势,二也是为了在将领深陷战争中,出现战略失误之时,可以从旁督导,避免一错再错,最后无可挽回。

诸葛亮为何无法统一三国?毛主席一针见血:他犯了3个错误 - 天天要闻

在镇守街亭一战之时,诸葛亮派出了“纸老虎“马谡,在对方没有在其他大战中有过胜利的借鉴的情况下,诸葛亮居然放手让他一人号召将士。

这也是诸葛亮对马谡的盲目自信,更是诸葛亮对自身的盲目自信,因为诸葛亮自认自己识人善断最会辨人,所以才敢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马谡,而自己更是没有在旁监督,最终大败。

诸葛亮为何无法统一三国?毛主席一针见血:他犯了3个错误 - 天天要闻

从毛主席指出的三个错误也可以看出,天下之事变化莫测,就算神机妙算如同诸葛亮也有算错的时候。在毛主席看来观历史不仅是为了找错误,更是为了从中吸取经验,用于自己的治国之道上,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最重要的是不能自视清高,每一个决策都可以同各位将领商量,而不是一意孤行最终酿成大错,除开理论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不是纸上谈兵。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 天天要闻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端午节,这个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为端午节最具特色的食物,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一、粽子的起源据考证,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之前,那时它并非专为端午节而制,而是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对祖先的怀念...
历史上四川人口经历过哪些变迁? - 天天要闻

历史上四川人口经历过哪些变迁?

四川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其人口历史经历了很多变迁,下面是一些主要的人口变迁事件:1. 史前时期:大量的先民在四川的流域、河谷和山区活动,如三星堆文化、金沙遗址等。2. 古代:自秦汉之后,随着崇山峻岭和江河洪涝所限,四川的人口增长相对缓慢,人
无论男女都应该管住下半身,万一有疏漏,后果必然是祸事临门 - 天天要闻

无论男女都应该管住下半身,万一有疏漏,后果必然是祸事临门

在北宋的扬州府有一个叫谢洪的小地主,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在乡下的县城里也算是一个小土豪。谢洪有一个族兄叫谢海,二人关系不错。谢海有一个情人贾氏,而且还是有夫之妇,二人暗中勾搭成奸,这个妇人长的很漂亮,尤其那事让谢海十分迷恋,谢海常常在谢洪
考场舞弊?后果惊人!揭秘人头落地的真实教训 - 天天要闻

考场舞弊?后果惊人!揭秘人头落地的真实教训

一桩晚清科场案揭示的清代科举FuBai现象前言科举制度是东方大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选拔制度,延续了1300多年,其中清代科举制度更是严格而庞大,也是东方大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在这个看似公平而公正的制度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Nei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