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后,邓小平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其中用意

2022年07月16日11:03:30 历史 1146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后,邓小平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其中用意 - 天天要闻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后,邓小平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其中用意 - 天天要闻

1986年2月,82岁的邓小平回到成都过年,看望只比他大2岁的舅舅淡以兴。

饭桌上,二人回忆起昔年往事,谈及几十年岁月沧桑。

临走时,邓小平对淡以兴说道:“从下个月起,我每月多寄5块钱给你,好不好?”

淡以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邓小平笑了笑。

二人经此一别,不想却是人世间的最后一面。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后,邓小平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其中用意 - 天天要闻

买田供学

1904年,邓小平出生时,淡以兴还不满两岁。

自邓小平落地以后,淡以兴对这个外甥就格外喜欢,他们虽说是两辈人,但更像是一起玩到大的“兄弟”。

等再大点以后,二人一同前往“翰林院子”私塾学习,然后又一起上小学。小学毕业时,淡以兴因家中田产需要经营便不再读书,邓小平则继续自己的求学之路。

在此期间,二人结下深厚的感情。

1919年7月,邓小平在父亲邓绍昌的推荐下,前往重庆留法预备学校学习。

当时像这种自费出国留学的价格大概在300大洋左右,学校会有一定补助,但大头还是要家里补贴。

为了让邓小平能够顺利出国学习新思想,邓绍昌将自己家中大半田产变卖,但钱仍旧不够,紧急关头淡家站了出来。他们卖掉了田产,供邓小平上学。

至此之后,两家关系更近一层。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后,邓小平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其中用意 - 天天要闻

邓绍昌

1920年8月,邓小平16岁生日前夕,他如愿加入入法留学的队伍。

临行前,邓绍昌特地从广安赶到重庆为他送行。

在太平门附近的餐馆内,父子相对而坐。

望着眼前已经成为大人的儿子,邓绍昌情难自禁,刚夹起的菜还未送到嘴里,眼泪便先流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秋风渐起。

东门码头上送行的亲友双眼怔怔地望着慢慢远航的轮船,不停地挥舞着双臂,淡以兴也在其中。

只是他和众多亲人不同的是,他在难以割舍的亲情里,还夹杂着一丝羡慕。

之后,淡以兴在邓垦的安排下住进了邓家。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后,邓小平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其中用意 - 天天要闻

初到法国时,邓小平觉得一切都是新奇的。

他将自己在异国他乡的所见所闻所学都记录在笔下,一一寄往广安的小山村中。

每当这一封封信件漂洋过海而来时,邓母也都会委托淡以兴一遍又一遍地念给自己听。

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中的思念和对革命的热情,每每读起,都让淡以兴为之激动,也由衷地为邓小平感到自豪。

他替邓母回信,写家庭近况,还写世事变迁,只是这些信却很少能够寄到邓小平的手上。

甚至就连1926年邓母去世的消息,邓小平都没有收到。

这并非邓小平不孝,而是在1925年底,由于法国警方大力追捕共产党员,导致他居无定所,无法安身。哪怕两年后回国时,他也未曾将自己的消息透露给家人。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后,邓小平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其中用意 - 天天要闻

直到1938年1月,邓小平成为八路军一二九师的政委后,他存活的消息才传到家人耳中。

当时全国上下遍地战火,民众抗日热情高涨,从小受邓小平革命思想影响的邓垦知道哥哥成为抗日队伍的领导后,参加抗战的心思也就变得越发强烈,他决定到陕北抗日大学进行学习。

但此时的邓家在经过战乱和双亲去世后,家中光景已经不比从前,不说供邓垦上学,就连前往陕西的路费都拿不出来。

当淡以兴得知这个事情后,他皱着眉头蹲在自家门前的土墩上沉默了半晌,最后决定将家中屯着的160多担粮食全换成钱,供邓垦上学。

那个年代老人常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现如今淡以兴将家中存粮全部变卖,家里人没意见肯定是假,但为了帮助外甥完成报国梦想,淡以兴不后悔。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后,邓小平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其中用意 - 天天要闻

邓垦和邓小平合影

“皇帝的草鞋亲”

当国民党反动派得知邓家两兄弟是在淡以兴的资助下加入的共产党后,随即就要带兵冲入他的家中,拿他是问。

提前听到风声的淡以兴为了家人免遭国民党的折磨,决定带着家人连夜出逃,而家中那些值钱的东西,也就落到了搜捕人员的手中。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淡以兴一家都是过着流浪生活。

淡以兴文化程度不高,在外面做得最多的就是苦力,他觉得只要是能给家人换取一口吃的,只要让他们饿不死,一切都会慢慢变好。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后,邓小平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其中用意 - 天天要闻

可国民党始终没有放过对淡以兴的追捕,他们看淡以兴的大儿子已经成年,便强行征到军中打杂。

或是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淡家老大对国民党鱼肉百姓横行乡里的看法极为不满,他想要趁机逃走。

但这个想法还未实施便被国民党军官发现,他们打断了淡家老大的双腿,将其扔在路边,任由自生自灭。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后,邓小平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其中用意 - 天天要闻

苦日子一直持续到四川解放后才结束,可淡以兴看着收拾包裹准备回家的众人,心头浮现出一抹苦楚。

当年国民党把广安老家的祖宅都抄了,如今他哪里还有家可回。

正当他失魂落魄的时候,一则消息让他顿时起了精神——共产党正在广安分耕地和院子,他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后,邓小平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其中用意 - 天天要闻

解放西南

1950年春,淡以兴听闻邓小平就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的消息后,立即带着夏伯根前往重庆。

自从邓小平赴法勤工俭学后,舅甥俩已经30多年未见。所以一路上,他带着三分怒气和七分激动。

等到了重庆军区的大门外时,淡以兴心中的怒气已经去了不少,更多的是为邓小平感到自豪。

他没有横冲直撞,只是报了家门后便在外面等着。

当警卫员崔来儒向邓小平通报时,邓小平正在会议室开会,听闻自己的舅舅后继母过来后,他神情一怔。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后,邓小平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其中用意 - 天天要闻

崔来儒跟着邓小平辗转多年,察言观色的能力还是有的,他看出此时邓小平不方便,便主动开口说道:“要不通知一下卓琳校长?让她回来招呼一下?”

邓小平沉吟片刻后说道:“不用了,让接待科安排他们在招待所住下,晚上再接到家中。”

是夜,当邓小平回到家中时已经很晚,而此时的淡以兴已经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此时的他心情很复杂,一方面,他为邓小平有如今成就感到自豪;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自己和夏伯根不远千里而来受了冷落。

于是当邓小平一进门,淡以兴就梗着脖子,毫不客气地说道:

“好哇,贤娃子(邓小平学名邓希贤),你当真是当了大官,六亲不认了!皇帝老子还有三个草鞋亲嘛!”

邓小平听出话语中的怨气,也深知自己为了革命,为了新中国的建设,确实很久没有回去,所以只能苦笑着喊了声“舅舅”。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后,邓小平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其中用意 - 天天要闻

邓小平在重庆

淡以兴听到这声舅舅心头更气,眼眶顿时就红了起来。

“你还认得舅舅?你还记得你的亲娘老子不?”

客厅里的气氛顿时冷了下来,一旁的卓琳和夏伯根看着这对舅甥,有些不知所措。

关于邓小平父母的事情,卓琳听说过一些,她也知道这一直都是邓小平心中的遗憾,今日淡以兴将此事重提,无疑是把邓小平的伤疤重新撕扯开来。

果不其然,听到这句话后,邓小平神情顿时黯淡下来,低着头小声说了句“记得”。

看着邓小平的样子,淡以兴也无力指责,只是在眼眶徘徊已久泪水突然流了下来,他哭着说道:

“我可怜的老姐姐啊……贤娃子,你晓不晓得,你走后不到7年,你妈就因为想你盼你惦记你,40出头就死了。你那时候还在法国,你是她的长子,她生前最疼你了,你想过她死前的心情没有?”

这句话无疑戳到了邓小平的心窝里,当年在法留学期间,每当举头望月,没有一次不是在思念故乡亲人。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后,邓小平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其中用意 - 天天要闻

邓小平流着眼泪,讲着这些年从不对人公开的情结。

他说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可能忘了那片故土,忘了故土上的亲人,更忘不了母亲的样子。

他说那时父亲还在外面,家里大小事务都由母亲一人担在肩上,白天洗衣做饭,养蚕缫丝,夜里缝补浆洗,直至忙到后半夜才睡下。

他说他记得到法国求学前,母亲带着弟弟妹妹送了一程又一程,她脸上的泪一直没有断过。

他拉着母亲的手,告诉母亲出去留洋为的不是他自己,等他把书读完了就会回来,将来有了工作就把她接过来享福。

他说他辜负了太多太多的期望,也背负了太多太多的希望。

他还说,如今新中国成立了,可惜母亲却不在了……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后,邓小平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其中用意 - 天天要闻

看着眼前已经哭成泪人的邓小平,淡以兴心头怒气早就消散,他现在只是有些心疼这个只比自己小两岁的外甥。

他将夏伯根拉到身前,告诉邓小平当初老爷子走的时候是夏伯根操劳的身后事,也是她给老爷子披麻戴孝的,是个老实人。

夏伯根确实老实,当初邓家在邓绍昌离世后穷得叮当响,同村和她一样情况的女人都改嫁了就她守着邓家不走。

那时候家里揭不开锅都是常态,她为了能让邓绍昌的孩子饱肚,自己一个人沿街乞讨。

她虽然不懂政治,但她知道邓家做的事情一定没错。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后,邓小平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其中用意 - 天天要闻

邓小平夫妇和夏伯根合影

当年邓小平的妹妹邓先芙参加地下党活动时,把一个华蓥山游击队的共产党员领回了家,她二话没说就把他藏了起来。

她说她一个妇道人家不了解外面太多,不过她打心里清楚,共产党是为人民好的。

如今她听到淡以兴的介绍,又看到邓小平成了西南局第一书记,不由得有些害臊,“听说你回来了,就想过来看看你,没有别的意思。”

邓小平看着眼前这位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农村父母,双眼再度噙满泪水,拉着夏伯根的手动情说道:“夏妈妈,以后我们一起生活,今后我们给你养老!”

一番话,让年近50的夏伯根泪流满面。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后,邓小平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其中用意 - 天天要闻

永别

从1978年8月开始,邓小平就开始有规律的给淡以兴寄生活费,这件事他是交由卓琳操办的。

“幺舅舅:八月份生活补助费10元已于八月七、八号寄出,忘了写信告诉你了,不知你收到没有,现在又寄去九月份生活补助费10元望收,以后我们每月七八号给你寄,你估算一下什么时候可寄到,到了就去问一下。”

那个年代物价水平低,10块钱足够农村的一大家子用上一年半赞的。

所以每当淡以兴收到卓琳寄来的生活费时,他都对家人念叨外甥的好,说如今的生活离不开邓小平夫妇的帮助。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后,邓小平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其中用意 - 天天要闻

1985年,淡以兴的身体每况愈下,他写信将家中情况和自己时日不多的消息告诉了邓小平,说想再见见他们一家人。

但无奈此时邓小平工作忙得脱不开身,只能先让妹妹邓先群回信:幺舅舅,年岁大了要保重身体,有时间大家会回来看望的。

次年2月,邓小平忙里抽闲回四川过年,舅甥俩终于再次相见。

送行时,邓小平看着载淡以兴返乡的公交旧旧出神,直至车身淹没在地平线也不愿放下告别挥舞的胳膊。

他知道,这一别,就是永久。

三年后,远在北京的邓小平得知舅舅去世的消息,沉默半晌才缓缓说出三句话:

“知道了。”“规格够高了。”“不再送什么了。”

寥寥三句,却道出了邓小平的伤心和职责。

当广安县委收到邓办传来的口信时,也就明白了其中用意:“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亲舅舅的丧事处理“规格”已经“够高的了”,花圈、吊唁之类的也“不再送了”。

结语

回看邓小平的一生,犹如半部中国近现代史

这历史大部分写在故纸上,还有一些则藏在亲情的脉络中。

那些隐秘的,不为人知的故事,不同于改革开放的大刀阔斧和高瞻远瞩;也不同于政治文武场上的统筹帷幄与挥斥方遒。

但它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为真实,更加有血有肉的伟人形象。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 天天要闻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前言说到犹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的暴行,以及现在正在中东到处点燃战火的犹太人国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学者在电视访谈中,谈起了犹太人被屠杀一事。只不过他所说的并非是二战时期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而是
史记.丁继超传 - 天天要闻

史记.丁继超传

《史记.丁继超传》文/卷风丁继超生前戎装照丁公继超,字冠群,生于民国十六年,山东峄县六区丁庄村人,乃运河支队之英勇战士也。少时家贫,祖父丁文庭父亲丁广友皆目不识丁,生计维艰。年六岁,常随祖母母亲放牛割草拾柴,时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饥。
专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解码商代“龙图腾” - 天天要闻

专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解码商代“龙图腾”

6月28日,一场关于“龙腾大邑商”的学术沙龙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举办。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以考古学家的严谨与美术史家的敏锐,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解码青铜器与玉器上的龙纹密码,揭开商代龙形象的神秘面纱。活动间隙,韩鼎教授接受了正观新闻记者专访,从龙与饕餮共存的礼制密码,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被查 - 天天要闻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被查

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段勇简历段勇,男,汉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96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后在蓬溪县蓬南镇政府、遂宁市纪委监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历任...
中国东极“鱼经济” - 天天要闻

中国东极“鱼经济”

新华社哈尔滨7月2日电 题:中国东极“鱼经济”新华社记者 戴锦镕在中国大陆最东端的抚远市,东极鱼市里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唤醒了城市的清晨。抚远原名“伊力噶”,赫哲语意为“金色的鱼滩”,这里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大水系交汇处。这座被誉为“华夏东极”的边境小城,正书写着中国“鱼经济”的生动样本。绿色无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