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项羽和汴河的关系丨乱弹《东京梦华录》之六

2022年07月14日19:56:36 历史 1424

刘邦项羽和汴河的关系丨乱弹《东京梦华录》之六 - 天天要闻

汴梁城内四条河,这四条河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不是天然的河流,而是人工开凿。

前面说过,汴河,当初就是大运河的一部分,属于通济渠

继续往前回溯,当初隋炀帝开挖大运河,并不是从头修道尾,修了一千多公里,中间其实很多地方,他是借用了其他河道。比如扬州附近的大运河河道,其实是春秋时吴王夫差挖的邗沟

刘邦项羽和汴河的关系丨乱弹《东京梦华录》之六 - 天天要闻

后来历朝历代,都开挖了不少运河,隋炀帝做的,主要是把这些运河还有一些自然河道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隋代的大运河。

汴河并不是隋炀帝挖的,而是隋代之前就有,只是后来隋炀帝的时候更扩建了,成了通济渠的一部分。

按《东京梦华录》的说法,汴河是“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至泗州,入淮”,就是汴河水是从洛阳分水而来。这算是汴河的源头了。

这是宋代的情况,其实汴河的河道是历经变化的,起点终点经过的地方都有变化,名称也变化过。大致是汉末魏晋的时候是叫汴水,在之前叫什么呢,叫鸿沟。

刘邦项羽和汴河的关系丨乱弹《东京梦华录》之六 - 天天要闻

这名字是不是听着耳熟,对,这就是秦末,刘邦项羽争天下时,曾经一度定下的边界。下中国象棋还经常能看到,中间写着鸿沟,作为红黑两方的界限。

今天我们去看所谓鸿沟的遗迹,就是一条山沟,两边是土丘,中间是个平地,就是个山沟,但楚汉相争之时,那可真是一条河,所以才成为楚汉议定的边界。

不过,就算它不是一条沟,是一条河,也没什么用。盟约根本就不值钱,前脚项羽撤兵,后脚刘邦就毁约,跨过鸿沟,追击项羽。最后项羽大败,十面埋伏,死在了乌江岸边。但鸿沟的名字却留了下来,成了我们今天来形容一些界限的词,也永远留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上了。

刘邦项羽和汴河的关系丨乱弹《东京梦华录》之六 - 天天要闻

但鸿沟也不是天然河,它最早是战国时代魏国修的人工运河,战国秦汉之际,这条运河也是黄金水道,不少东西都通过这条河运输。

就是这个鸿沟,后来历经修缮、改道,它的一部分宋朝时成了汴河。

蔡河呢,蔡河的源头其实就是汴河,它是从汴河分水过去的,在汴水的上游开出了一条水道,和火车道的扳道岔似的,把水引向另一个方向。

刘邦项羽和汴河的关系丨乱弹《东京梦华录》之六 - 天天要闻

五丈河,这条河本身就是从汴水引过来的,然后再从汴梁的北面流入汴梁城。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还是为了运输方便。多条河,就多条运输的路。

金水河,也是条人工河,是引京水、索水两条河的水而成,流入汴梁。

北宋的时候还专门在汴梁城内架了一个水槽,把水从金水河引入五丈河。

刘邦项羽和汴河的关系丨乱弹《东京梦华录》之六 - 天天要闻

实际上,当初宋代疏浚金水河,目的之一,也是为了给五丈河供水,因为我们一听五丈河的名字,五丈,宋代一丈比今天的一丈要略短点,但大概也有三米多,五丈,也就十五米,十五米宽的河,一想就知道没多宽,水量少,它毕竟是从汴河引水过来的。

应该讲,以当时历史条件看,在城市里架个水槽引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我们今天去意大利,还能看到罗马时期建立的高架饮水桥,给罗马供水的,但当年汴梁的饮水槽我们已经看不到了。

这四条河,北宋时号称“漕运四渠”,对汴梁这个大城市居民的生活至关重要,但是这四条河却都面临一个大问题,是什么呢,下一期我接着讲。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琉球有权独立!中国将领一句话让全日本集体破防:这是宣战 - 天天要闻

琉球有权独立!中国将领一句话让全日本集体破防:这是宣战

“琉球不该属于日本!”中国将领一句随口抛出的话,瞬间让日本上下炸开了锅。这话听着平淡,可威力不亚于扔了颗舆论炸弹。日本急了,网友怒了,连官员都坐不住了。琉球这块小岛,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将领的惊人发言一名中国退役将领在某次东亚安全会议上,淡淡
刚宣布要加入我国,并升起五星红旗,却在3小时后消失的国家 - 天天要闻

刚宣布要加入我国,并升起五星红旗,却在3小时后消失的国家

“锡金国王下令升起五星红旗,宣布加入中国!”——1975年4月10日,这条消息短暂传出,震惊周边国家。然而,仅三小时后,印度军队开进锡金首都甘托克,这场“中国梦”瞬间破灭。锡金,这个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小国,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做出如此决定?
库页岛的老百姓,日子有点难,对中国人严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 天天要闻

库页岛的老百姓,日子有点难,对中国人严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中国人的钱,我们想要,可又怕他们把岛‘吞’了。”库页岛一位渔民的话,透着点无奈。曾经的中国东北宝地,如今成了俄罗斯的“后院”,岛上资源多得能闪瞎眼,可老百姓日子却紧巴巴。面对中国伸来的橄榄枝,他们既眼馋又犯怵。严防死守,真能守住啥?富饶的
山河壮歌丨发“中国抗战第一声”  担抗日救亡之重任 - 天天要闻

山河壮歌丨发“中国抗战第一声” 担抗日救亡之重任

央广网北京7月1日消息(总台记者王东宇 齐莉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北大营附近制造了柳条湖事件,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1年9月19日清晨,沈阳小西边门附近,一...
周恩来在东北的求学岁月(姜义军) - 天天要闻

周恩来在东北的求学岁月(姜义军)

铁岭的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从1910年春到1913年春,少年周恩来曾在东北求学3年,这也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46年9月,已经成为党的重要领袖人物的周恩来在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个人的求学和成长经历时说:“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