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殿:第216章,螳螂黄雀,谁能是最后赢家

2022年07月14日12:35:32 历史 1863

原创:花花小茶馆

前情回顾


两个时辰后,残阳余风的黄昏,带着几许凄艳。


黑压压的西狼军队,从四面八方涌来,向雁南关逼近。


此刻的雁南关,已与空城无异……

昭阳殿:第216章,螳螂黄雀,谁能是最后赢家 - 天天要闻


第216章


蒙哥赤骑在高头大马上,志在必得地笑了。


萨满法师替他占过,今天于他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日子。


所以,他选择在今天出手。


此次,他计划周密,一定会攻破雁南关。


不。


不仅是攻破雁南关,今天还会是他承继汗位的日子。


李副将带着汉军精锐,追去忽穆烈的大营。而他,早就把西狼军中的猛将全都抽调出来了。攻关是头等大事,他作为主帅,调兵的理由很充分,没有人会起疑。


是的,这一切都是他安排好的。


引汉军追向忽穆烈大营的,不过是他布下的残兵而已。


此刻的忽穆烈大营,是一副空架子。


忽穆烈想不死都难。


李副将为何会听他的话?


因为李家上下十六人,都在他手中。


这张网,早从数月之前就开始撒下了。


廖老参将战死后,跟随廖老参将二十年有余的李副将,是整个汉营作战经验最丰富、影响力最大的将官。只是,因为出身寒门,又无科考功名在身,在“重文抑武”的朝廷制度下,李副将很难升任将军,为国卖命多年,也只是个副将而已。


李副将的家人,居住在临安城西的平民巷陌,靠李副将捎回去的军饷度日。


昭阳殿:第216章,螳螂黄雀,谁能是最后赢家 - 天天要闻


蒙哥赤暗中派人,用一辆豪华的马车,将李家人全都带到了边境。美名其曰是接他们享享福,实则是用他们来做控制李副将的利器。


李副将可是闻名乡里的孝子。


绝不会眼睁睁看着家人出事。


雁南关攻破、忽穆烈身死,这两件事完成后,李副将便没有利用价值了,到那时,蒙哥赤会毫不犹豫地杀死他。


那么,这一切都会被永远的掩盖。


长生天为证,在忽穆烈的丧礼上,蒙哥赤会是最无辜、最伤心的新大汗,歃血盟誓,带着西狼勇士,征服四方。凡是有人烟的地方,都将成为西狼的牧马之地。


想到此处,蒙哥赤觉得,天上的晚霞都带着嗜血的、兴奋的光。


远远地,他看见刘悯在城楼上抚琴。


文武七弦琴


刘悯一边抚琴一边唱着一首曲子:渔阳女儿美如花,春风楼上学琵琶。如今便死知无恨,不属番家属汉家……


蒙哥赤冷笑一声。


这小子,虽然是他亲生的,但没有半分像他。


丢在汉人堆儿里,让汉人养废了,诗词歌赋,六艺五德,哪里有半分英雄气概?


都到了决一死战的时候了,还有心情抚琴。


呵,不属番家属汉家。


这样的儿子,心归汉人,便归汉人吧。没什么可遗憾的。


对于蒙哥赤而言,刘悯不过是一颗不合格的废子罢了。


一颗废子的生死,蒙哥赤当然是不在意的。


昭阳殿:第216章,螳螂黄雀,谁能是最后赢家 - 天天要闻



悠长而厚重的琴声,在雁南关回荡,在每一个汉军心中回荡。


唱罢歌谣,刘悯站起身来。


他脸上没有太多的慌乱,而是将目光看向远方,似在等待着什么。


他早已不是当初面对生父的诡计,束手无策的少年了。


从李副将在狱中拾起锁链、先发制人,引轮值的兵士说出“昨晚只有颍川王殿下来过”的时候,刘悯就有所怀疑了。


到后来,伙房出事,李副将神情有异,刘悯就更加确定了。


细作吉仁泰逃跑那晚,能做到离开关口而不被发现,还能不留下蛛丝马迹,只有一个可能:戍守关口的人,放水了。


李副将正是带领兵丁戍守关口的副将之一。


但,刘悯第一时间认定李副将是有苦衷的。


毕竟,李副将曾是廖老参将的部下。廖老参将是那般忠勇、铁骨铮铮的人。


刘悯不相信李副将是为“财”。


只有一个可能,迫不得已,受制于人。


他派了军探,想尽办法,找到了被蒙哥赤安置在边境一处宅院中的李副将的家人,将其救出。


在今日寅时,天亮之前,刘悯就已经跟李副将达成了契诺。


李副将假装按原计划,追去忽穆烈大营,实则是给忽穆烈报信。

昭阳殿:第216章,螳螂黄雀,谁能是最后赢家 - 天天要闻




李副将会告诉忽穆烈,蒙哥赤想借汉人之手杀了他。李副将有蒙哥赤的信物为证,由不得忽穆烈不信。如此,忽穆烈定要想办法收拾蒙哥赤的。这天底下没有任何一个君王能容忍身边有想要“弑君”的人。何况是戎马一生、雷霆手段的昆仑大汗。何况蒙哥赤根本不是忽穆烈的亲子。


另则,所谓的“精锐”,不过是边民扮成的散军。看似乌泱乌泱的,人数众多,实则,没什么战斗力。


真正的精锐,仍在雁南关。


只不过蒙哥赤以为此刻的“雁南关”是空城而已。


拓弓弦作霹雳声,箭如饿鸱叫。


战鼓敲响,不多时,蒙哥赤便发现不对劲——


雁南关的守备,并没有减弱。


但,身为草原的勇士,既已率大军出征,就没有忽然龟缩的道理。


蒙哥赤一声令下。


一群先锋兵冲了上去。


只听得轰隆隆的爆炸声响起。


刘悯倒吸一口凉气。


那些先锋兵们,居然身上都浇了火油,怀揣铁砂,成了“人体弹药”。


今日,蒙哥赤是抱着“必攻破雁南关”的决心来的。


一手接着一手。


汉军们被炸得措手不及。


蒙哥赤,虽然阴损,毒辣,视人命如蝼蚁,但,他确实是个卓然的野心家,狼性的侵略者。


刘悯看着滚滚浓烟,即将坍塌的城墙,耳畔响起知意临死前说的话。


“悯哥哥,你说,汉人的天下,会亡吗?”


“不会。”


“你真的这样想?”


“嗯。”


“你答应我,要一直战下去,绝不投降,好吗?”


“好,我答应你。”


猎猎西风中,战鼓的声音都变得摧人心肠。


刘悯的目光越发坚定。

• 未完,待续•

昭阳殿:第216章,螳螂黄雀,谁能是最后赢家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 天天要闻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在某乎上看到一个答案,说的是为什么多尔衮被后人捧得那么高?这答案给我看乐了!说多尔衮有一项功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做了一个伟大的实验。他以开国皇帝之实力,挫骨扬灰的悲惨结果,告诉了后世:带着孩子的盘不能接,别人的儿子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军老战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岁。施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旧文《施平:一只理想主义的“土拨鼠”》(原载于2015年4月11日《文汇报》),以飨读者。百岁施平,摄于2010年9月。“我是一只土拨鼠。”施平在自传里这样写...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 天天要闻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一张老照片,珍贵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拍摄于1947年,拍摄地点在陕北小河村,这是毛主席与机要科人员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合影和罕见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此时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样蹲在地上,也没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并不影响他的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 天天要闻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哥走的是怀念,还有伤感兵驻庆远期间爆发的“万里回朝”事件,对石达开的打击是致命的,除了太平军精锐损失惨重,更严重的是此事带来的感情伤害。石达开没有料到自己竟然会落得个众叛亲离下场,那些曾经无限拥戴自己的兄弟们,为什么都会选择离我而去,难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