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义安“大总管”林景,辅佐三代“龙头”,社团内的“无冕之王”

2022年07月13日21:50:03 历史 1266

他与“五亿探长”吕乐是好友、是“九龙皇帝”向前的心腹,为新义安打下半壁江山;

他辅佐新义安三代龙头坐稳龙头老大的位置,在巅峰期,社团猛人超过半数皆出自他门下,在社团内他比龙头更具权威;

他虽权势滔天,却从不居功自傲,一生鞠躬尽瘁为社团做事,只为报答当年的救命之恩。

他就是新义安的“大总管”、新义安的“开山元帅”,林景。

新义安“大总管”林景,辅佐三代“龙头”,社团内的“无冕之王” - 天天要闻


1930年,林景出生在海丰梅龙镇的一户贫穷农户,本名林大华。在那个烽烟四起的年代,生存条件苛刻,普通人温饱都成问题,更别说上学了。

林景自幼跟随村口的舞狮队表演,赚取零花补贴家用,也因这段舞狮的经历,练得一身力气以及敏捷的身手,奠定他日后为新义安开疆拓土的基础。

那年头家乡实在是穷苦,舞狮舞得再好,也仅能勉强填饱肚子,想要出人头地那是无比艰难;反观香港的灯红酒绿,常被家乡人称为天堂。

新义安“大总管”林景,辅佐三代“龙头”,社团内的“无冕之王” - 天天要闻


1948年,18岁的林景跟随老乡偷渡到香港谋生,在九龙城寨落脚。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与初来乍到的林景似乎毫无关系。

林景没有倚靠,只能凭借一身力气在三角码头当搬货的苦力,勉强养活自己,与在家乡的状态无异。

在码头搬了两年货,林景结交不少三教九流,他为人豪爽、做事勤劳,在码头的人缘极好,也因为这点他认识了改变自己一生的另一个人,吕乐。

新义安“大总管”林景,辅佐三代“龙头”,社团内的“无冕之王” - 天天要闻


吕乐当时还没发迹,他与林景都是海丰人,看着这位比自己小10岁的小老弟在此日晒雨淋,作为同乡吕乐于心不忍。

正好,九龙城寨里新义安“龙头”向前的身边需要人手,吕乐的同族叔公吕六与向前是好友,基于这层关系,在吕乐的引荐下,林景来到向前手底下做事,成了新义安社团的一员。

新义安“大总管”林景,辅佐三代“龙头”,社团内的“无冕之王” - 天天要闻


那时的林景怀着一腔热血,势必要靠着一身武艺在九龙城寨打出一片天。

向前对林景颇为照顾,将手头的赌档、粉档交给他看管,林景在站稳跟脚后,写信给在老家的堂弟林胜,邀请他过来一起发展。

那时候的九龙城寨是个“三不管”地带,正因如此滋生许多黑道势力,这些黑帮常会因利益而产生纠纷,谁的拳头硬,这儿谁说的才算。

原本新义安只是其中的一股势力,林景林胜兄弟俩敢打敢拼的同时又极为机灵,为向前冲锋陷阵。

没多久,新义安成为城寨中最强大的存在,向前稳坐“九龙皇帝”的宝座。

新义安“大总管”林景,辅佐三代“龙头”,社团内的“无冕之王” - 天天要闻


1953年,作为黑道大哥的向前被驱逐出境,来到宝岛,林胜林景兄弟俩也鞍前马后地跟了过来。

在宝岛的一次酒宴上,林景为了老大向前不小心得罪了当地的大佬,被人装在麻袋,准备当晚就扔进海里喂鱼。

向前为了林景,不惜放下“九龙皇帝”的身段,四处奔走、上下打点,最终林景才得以平安无事。

当时向前虽是身在宝岛,但心却还在香港,自己苦心经营的社团,如今的“龙头之位”落在儿子向华炎头上,但他尚且年轻、难以服众,社团内难免有人觊觎“龙头”之位,而自己身边唯一能信任的仅林景林胜兄弟二人。

新义安“大总管”林景,辅佐三代“龙头”,社团内的“无冕之王” - 天天要闻


向华炎当上龙头的前一刻还是卫生署的小职员,此时才二十岁出头,社团内元老“黄老虎”黄恩、陈武等人对他颇为不服,难免倚老卖老。

向前当机立断,令林氏兄弟回到香港辅佐向华炎,并带话回到新义安社团内:“新义安的龙头只能姓向”,这样确立了“世袭制”,让存有异心的人不要想太多。

林氏兄弟回来后,立马重整社团。对内,在提拔骨干、培养新人的同时,还安抚了一众元老;对外,他联络好友吕乐,为新义安的发展铺好道路。

新义安“大总管”林景,辅佐三代“龙头”,社团内的“无冕之王” - 天天要闻


从此向华炎稳坐“二代龙头”宝座,谁也无法动摇。

当年林景重回香港在提拔骨干的同时,将自己机灵的小堂弟林江也带入了社团,此后林氏三雄为“龙头家族”立下汗马功劳。

江湖传言“向家天下林家打”,便是因此而来,新义安在八九十年代能成为“香港第一大黑帮”,林氏兄弟功不可没。

60年代中期,和安乐社团在“神仙锦”的带领下异军突起、四处出击、嚣张跋扈,与新义安大大小小的冲突数不胜数。

新义安“大总管”林景,辅佐三代“龙头”,社团内的“无冕之王” - 天天要闻


林景忍无可忍,约上和安乐大佬,在油麻地一决高下。为此,林景还与白道通气,让他们在半个时辰内,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插手。

当天,林景与和安乐大佬各带百多名马仔,在油麻地狭窄的街道上一字排开。

只见林景一声令下,新义安马仔倾巢而出,和安乐这边严阵以待。林景双手各持六十五斤重的金装熟铜锏,犹如《隋唐英雄传》里的秦琼附体,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和安乐大佬见林景如此神勇,立马从腰间掏出一支水磨竹节钢鞭,杀向林景。

只见和安乐大佬挥鞭偷袭林景,林景早已留意、不慌不忙,左手铜锏架开钢鞭的同时,右手铜锏打出,正中和安乐大佬的老腰,将他打倒在地。

和安乐马仔见到老大已经倒地,立马护住老大撤退;林景则不做无谓的追赶,毕竟为的是抢地盘以及灭掉和安乐的锐气。

新义安“大总管”林景,辅佐三代“龙头”,社团内的“无冕之王” - 天天要闻


这场战斗新义安大获全胜,林景也在这一战中名声大噪,黑白两道无人不识。

70年代末,原本地处郊区的元朗得到发展,成为各大社团的必争之地,新义安也不例外。

当时和合图与新义安在利益上一直都有纠纷,眼看谈判是谈不拢了,林景当机立断,与林胜、林江率领新义安一众马仔,对和合图展开一系列激战。

和合图虽是老牌社团,但已是英雄迟暮,社团里人才凋零,哪里是新义安的对手,最终被打得落花流水,元朗只能拱手相让。在江湖史上,这场战斗称为“元朗混战”。

新义安“大总管”林景,辅佐三代“龙头”,社团内的“无冕之王” - 天天要闻


自此以后,许多江湖猛人纷纷到林景麾下效力,那年代的新义安“四虎”个个可都是叱咤江湖的一方人物。

有了实力,林景带着“四虎之首”纪宝、“龙头女婿”冷声等人打入当时油水最丰厚的尖沙嘴,并且将14K“黑白无常”俩人赶出砵兰街,从此在尖沙嘴站稳阵脚。

而后来被吹得热火朝天的“五虎十杰”等人,皆只是林景的徒孙辈。在巅峰期,整个新义安超过半数都是林景手底下的人。

也就是说,比起“二代龙头”向华炎,林景在新义安社团内更具权威。

新义安“大总管”林景,辅佐三代“龙头”,社团内的“无冕之王” - 天天要闻


但他并没有居功自傲,而是安分守己地为社团做事。毕竟当年向前救了他一命,他则以一生的鞠躬尽瘁来作为回报。

1987年,根据卧底举报,向华炎与一众新义安高层皆被捕入狱,坊间称为“龙头案”。

而早就有了异心的新义安“总教头”苏龙,趁虚而入,叫门生“尖东之虎”杜连顺砍伤向华波,让门生“疯狗”陈志明到向华强公司闹事,试图撼动“龙头家族”,坐上“龙头之位”。

新义安“大总管”林景,辅佐三代“龙头”,社团内的“无冕之王” - 天天要闻


“龙头家族”一时之间奈何不了苏龙,只得请退居幕后的林景重出江湖。

在林景的安排下,苏龙门下最有实力的“尖东虎中虎”黄俊成为新义安的代理掌门,黄俊从原本摇摆不定变成了中立的一方。

随后林家再次出击,苏龙一败涂地,最终还是黄俊求情,才逃过一劫,仅是被赶出社团。

新义安“大总管”林景,辅佐三代“龙头”,社团内的“无冕之王” - 天天要闻


90年代初,那是新义安最巅峰的时期,社团成员多达20万,涉足的产业不计其数,无疑是香港最强的黑帮。

此后林景将新义安“大总管”之位传给了林江,自己则归隐山林,没有在公众面前露面。

2012年,82岁的林景病逝,告别了叱咤风云的一生。丧礼当天,世界殡仪馆里堆满了花牌,甚至有些在狱中的江湖猛人也送了花牌到灵堂来。

新义安“大总管”林景,辅佐三代“龙头”,社团内的“无冕之王” - 天天要闻


当天除了新义安社团成员到场,不少其他社团重量级大佬也到场致祭,如14K“毅字堆话事人”胡须勇、和胜和坐馆“双鹰青”等等,到场致祭的人太多,从殡仪馆内挤到殡仪馆外,是少有的名场面,可见他的江湖地位之高。

新义安“大总管”林景,辅佐三代“龙头”,社团内的“无冕之王”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清朝花木兰:潜规则清秀下属,怀孕后偷换身份,终遭抛弃 - 天天要闻

清朝花木兰:潜规则清秀下属,怀孕后偷换身份,终遭抛弃

在《清朝野记》中,我叫陈统领,世人皆称我为清代花木兰。然而,我女扮男装从军后,因作战英勇一路荣升将军,用刀逼下属侍寝,怀孕后互换身份,最终却被负心汉无情抛弃。故事始于同治初年,清廷大将多隆阿从湖南挥军进军陕西平叛。
玻利维亚要加入金砖集团,美国很恼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 天天要闻

玻利维亚要加入金砖集团,美国很恼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玻利维亚的未遂政变,只持续三个小时就失败。前陆军总司令苏尼加被捕,他控犯有恐怖主义和武装叛乱罪。很明显,这位老将没有得到民众的任何支持。俄罗斯政治家杜金 (Aleksandr Dugin)把这次政变定义为“颜色革命”。他在社交平台写道,背后
嫪毐,两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 - 天天要闻

嫪毐,两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

第一个字嫪字,一个女字旁,一个谬字的一半,有人说这个字是姓。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呢?有这种可能性。因为上古姓许多都带有女字旁,所以不排除嫪是流传下来的古姓,至少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第二个字毐,上面一个士,下面一个毋。
让文物“活”起来 沉浸式穿越历史让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闻

让文物“活”起来 沉浸式穿越历史让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蕴深厚,文物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河南坚持让文化遗产火起来,让传统文化闪亮起来,让文旅市场丰富起来,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总台记者 田萌:我现在是在安阳殷墟博物馆的新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而且在这里发现了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从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