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老兵回乡务农,因淹死一头驴被村民冤枉,无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2022年07月08日00:52:36 历史 1576

1966年,来自中央的一封信惊动了整个河北行唐县,这封信是由邓小平所写,要求当地重新调查“村民淹死驴”事件。

但这起事件说大不大,按常理来看,根本不可能引起上级领导的注意,但如今不仅重视了,还亲自下达了指令,这让当地人纷纷好奇。

这个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普通村民,究竟是什么人,竟然能引起中央领导的如此重视。

退伍老兵回乡务农,因淹死一头驴被村民冤枉,无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闻

村民

高如意的英雄往事

高如意1919年出生在河北行唐,在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高如意早早便有了强烈的爱国意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刚满18岁的高如意便迅速加入了当地组织的抗日民兵团,为抵抗日本的侵略做出自己的贡献。

而事实证明,高如意的确是一名猛将,即便第一次上战场,他也丝毫不畏惧,敢于战斗,甚至用缴获的刺刀杀死了两名日本的侵略者。

而不久之后,高如意所在的抗日民兵团与八路军合并在了一起,自此,高如意便穿上了八路军的军装,跟着八路军的队伍南征北战,并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不少功劳。

退伍老兵回乡务农,因淹死一头驴被村民冤枉,无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闻

原本高如意想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便回到家乡,但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抗日战争刚尘埃落定,解放战争又爆发了,高如意又加入了刘邓大军中,并且担任了队长,不仅参与了挺进大别山等艰巨的任务,而且在渡江战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49年4月20日,渡江战役正式打响。

21日傍晚,解放军们分成一组一组的渡江突击队伍,乘坐战船准备渡江,而高如意与6名战士组成的突击队也在其中,他们都准备在浓密炮火的掩护之下,快速渡江,完成任务。

但因为长江是国民党的重要阵地,国民党向来十分重视,不仅修建了大量的暗堡,而且全部都配置了顶级的武器装备,因此国民党的攻势非常猛烈,江上水柱不断迭起,许多战船燃起了熊熊火焰,甚至被击入江底,一时间惨烈无比。

退伍老兵回乡务农,因淹死一头驴被村民冤枉,无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闻

渡江战役

但解放军们丝毫没有退意,依旧不断划着木船,向着江对岸冲去,即便有不少战士被打入水中,他们依旧靠着简单救生圈不断向对岸的方向游去。

而高如意七人组成的突击队,一路猛冲在突击队伍的最前头,很快就到了江心的位置,这无疑引起了国军们的注意,集中火力对这支小分队进行轰炸,瞬间造成了一人死亡两人重伤的局面,就连船夫也被轰炸的余波震晕过去。

此时高如意的左臂也被炸弹皮击中,血流不止,但他身为此分队的主心骨,一旦急了乱了必然动摇其他战士的斗志。

于是他迅速救起昏迷的战友,并跑到船头进行指挥,告诉战友们不要慌。

退伍老兵回乡务农,因淹死一头驴被村民冤枉,无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闻

而此时的船体因为受到敌人的轰炸,已经无法控制方向,船夫也昏迷过去,高如意便直接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身体先稳住船只,号召战士们来划船,并且高喊道:我们一定要打过长江,为牺牲的同志们报仇。

清醒的战士在他的带领下,冒着敌人的炮火继续前行,在距离岸边不到40米的地方,带领着小队成员,面对面向敌人发起了冲锋。

在到达岸边之后,高如意没有给敌人半分反应的机会,直接冲上前去,一把夺过敌人手中的机枪,将其击毙,随后扛起机枪,高喊着“杀入敌人的地堡”,继续突进,短短几分钟的额时间,便将这一阵地拿了下来。

退伍老兵回乡务农,因淹死一头驴被村民冤枉,无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闻

面对这种情况,敌人十分恼火,当看到高如意一行人的人数非常少时,想趁着混乱之际,进行反扑。

高如意敏锐地察觉到敌人的动机,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高如意号召战友严守阵地,拉开一个个手榴弹向敌方扔去,这成功拖延了时间,并在七连排长前来增援的时候,一起将想要反扑的敌人打退。

毫无疑问,渡江战役之所以胜利,正是因为有一个个像高如意这样不惧困难、勇于奋进的战士。

退伍老兵回乡务农,因淹死一头驴被村民冤枉,无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闻

而在战役结束之后,高如意所在的部队,荣获了集体一等功,高如意也凭借自己的表现获得了“渡江特等战斗英雄”的称号,并且还得到了首长邓小平的亲自接见。

1950年9月25日,在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上,高如意还被授予了“全国特等战斗英雄”的殊荣,以表彰他为全国解放所作出的贡献。

而在之后的抗美援朝中,高如意依旧勇于战斗,频频立下战功。

但是在渡江战役中,一块弹片被留在了他的左胳膊中,并给他造成了永久性的伤害,他发现自己的身体慢慢不如从前,战斗力也开始后退,因此在抗美援朝战役之后,高如意便提出了复原回家的请求。

退伍老兵回乡务农,因淹死一头驴被村民冤枉,无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闻

复原做农民

当高如意的请求送到了组织那里时,组织非常舍不得他。并提出了让他留下来在部队多待几年的建议,即使上不了战场,也可以做教导员。

但高如意表示,他本来就是农民出身,并不喜爱打仗,如今天下太平了,他还是想回家做个普通农民,为家乡出力,其次,他离开家的时间太久了,也该回家侍奉老娘了。

于是高如意放弃了组织给他安排的铁饭碗,收拾行囊回了老家。但当高如意回到家乡时,他的档案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注意,当地政府想要为他安置工作,并主动询问高如意想要从事哪一块的工作。

谁料高如意摇摇头,说他的文化不足以干行政类的工作,只想简单当个搬运工,为建设新中国奉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退伍老兵回乡务农,因淹死一头驴被村民冤枉,无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闻

农民

于是从1956年到1963年期间,高如意便一直干着搬运工的工作,虽然他的身体不如从前好,一家人的日子过得也并不富裕,但是他几乎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自己是特等战斗英雄这件事。

那些曾经的荣耀与功勋章,都被他珍藏在家中,珍藏在心里。

但由于长期的搬运劳动,让高如意旧伤复发,幸好在县领导的关心之下,去了医院将曾经留在左胳膊中的弹片取了出来,但由于这次病情严重,手术加上休息的时间,足有半年。

当他再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中时,却发现那个单位已经被解散了,于是他便和妻子一起回家务农,虽然日子清贫,但全家人都乐在其中,如果不是后来蒙受冤枉,他的身份将会一直被隐藏下去。

退伍老兵回乡务农,因淹死一头驴被村民冤枉,无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闻

不白之冤

1963年,与妻子回乡务农的高如意被安排到村公社中,与大家一起参与劳动。

有一天,轮到高如意牵驴抽水,但谁也没料到,原本温顺的毛驴却突然闹腾了起来,不仅将绳子挣脱开来,而且还脚底打滑,一下子掉进了机井里面,那时候的机井也没有什么防护的措施,沉入井底的毛驴直接死掉。

但当时一头驴的价值是比较珍贵的,而且可以算是一个村中的主要劳动力,高如意心里非常内疚,但是毕竟不是高如意有意为之,因此大队里并没有追究他的责任。

退伍老兵回乡务农,因淹死一头驴被村民冤枉,无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闻

毛驴

原本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但是到了1966年,高如意却因为这件事情被别人举报了,举报的理由为,毛驴掉进机井中是高如意推下去的,高如意当年是故意破坏公家财产!

而村里有不少人听风就是雨,也加入了污蔑高如意的队伍中,纷纷要求高如意对当年死去的毛驴进行赔偿。

但对于高如意来说,平白无故地摊上了一起官司,需要赔偿大量的损失费不是最严重的,更不能忍受的是,自己的人品受到了质疑与污蔑。

在极度的压力之下,高如意只好向当年的上级请求帮助,将当年事情的经过与如今的情况写信寄给了在北京的邓小平。

退伍老兵回乡务农,因淹死一头驴被村民冤枉,无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闻

而邓小平在接到信件之后,便想起了这位曾经英勇的战士,并迅速给了回信,为高如意保住了财产与名声。

但如此一来,高如意的身份也就相当于暴露了,越来越多的人特意赶到他的家中来看望他,但是面对这样的热情,高如意反而有了很多不自在。

他一直认为当年打仗是他心甘情愿为国家尽的一份力,不应该有什么额外的好处,但如今他的身份被大家知道了,大家将他视为大英雄,他便觉得给国家添了麻烦,而当组织提出要给高如意提高待遇时,也被高如意直接拒绝了。

退伍老兵回乡务农,因淹死一头驴被村民冤枉,无奈之下他自曝身份 - 天天要闻

邓小平

高如意前半生在战争风雨中走过,英勇善战,屡屡为国家做出贡献,但当和平来到之时,他不邀功,不自傲,也从不将自己的功劳挂在嘴上。

他就像一颗饱经风霜的大树,默默经历世间的种种考验,为他心中的信仰做出贡献。而他不慕名利的人生态度,不仅让他知足常乐的过完此生,也让身边的村民由衷的钦佩。

2007年1月26日,88岁的高如意病逝,出殡当天,村民们自发地来为他送行,队伍从村里一路延伸至村外,大家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心意,陪伴着这位老英雄走完这最后一程。


参考资料

《百年记忆——石家庄100个红色档案故事》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追溯古罗斯历史,“俄罗斯”之名从哪里来? - 天天要闻

追溯古罗斯历史,“俄罗斯”之名从哪里来?

《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广东人民出版社 肖瑜作为邻国,俄罗斯经常被提及,国人并不陌生;若从革命史看,苏联与中国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去追问俄国的历史,恐怕大多数人只能想到“沙皇”等名词,缺乏整体性概观。
副市长降级2年后,再被查 - 天天要闻

副市长降级2年后,再被查

四川省纪委监委6月26日消息,资阳市政府办公室二级调研员许志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许志勋(资料图)官方简历显示,许志勋曾任资阳市副市长、市政府二级巡视员,2022年7月转任资阳市政府办公室二级调研员。这也是官方首次披露,许志勋曾被降级处理。据介绍,许志勋,男,汉族,...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 天天要闻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极目新闻记者 黎先才 通讯员 陈晓玉 袁晓雪近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举行召开。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武汉市汉阳市政参与的“隧道重大地质灾害源探测评估及处置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荣誉证书该项科技成果是汉阳市政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科研...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闻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决定,孙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宣布了党中央关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的决定:孙志禹同志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公开信息显示,孙志禹,男,汉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树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