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林彪纠结是否从哈尔滨撤退?刘亚楼:我的建议是看个电影

2022年07月07日11:57:18 历史 1627

能让林彪“屈驾相迎”的,刘亚楼算是第一人了!

当然,这里的第一人多少是有一点夸张,但是在1946年的时候,刘亚楼奔赴哈尔滨上任东总参谋长一职的事情,可把林彪给激动坏了。

林彪到底激动成了什么样?

就这么说吧,为了欢迎刘亚楼的到来,林彪亲自打破了自己的一个常规,就是亲自出门相迎来者。

1946年,林彪纠结是否从哈尔滨撤退?刘亚楼:我的建议是看个电影 - 天天要闻

林彪

甚至在见到刘亚楼的那一刻,一向不喜玩笑甚至不喜笑容的林彪,居然当着众人的面,罕见地对着刘亚楼主动握手大笑,这可把众人给惊呆了……

“三大护法”拥护刘亚楼上任东总参谋长

说起刘亚楼上任东总参谋长这事儿,用“横空出世”来形容也不为过。

之所以用这个成语形容,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刘亚楼在国内消失了8年多;

第二、消失这么长时间一回来就是上任东北民主联军的最高层;

而刘亚楼上任这一职位,也是有着“三大护法”的支持,首先是罗荣桓的推荐,接着是林彪的首肯,最后是毛主席的批准,足可见对刘亚楼能力的赞赏。

1946年,林彪纠结是否从哈尔滨撤退?刘亚楼:我的建议是看个电影 - 天天要闻

毛主席、刘亚楼

首先是罗荣桓,在2月初的时候,忽然老毛病也就是肾病犯了,于是在安排下前去大连休养,恰好遇上了在苏军工作的刘亚楼。

因此,罗荣桓开始劝说刘亚楼回到我军工作,但是韩光等旅大地委可不愿意,旅大的战略地位那么重要,正是需要刘亚楼这样的人才相助。

罗荣桓虽然脾气温顺,但是在这事儿上可是一点都不含糊,立马联系东北局和远东苏军当局交涉,在罗荣桓的要求下,苏方同意放回刘亚楼。6月左右,刘亚楼正式上任总参谋长。

而林彪之所以那么兴奋,也是有原因的。

就在刘亚楼上任前的2个月,也就是4月份,四平战役打响了,打了一个多月,可是却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根据统计,四平之战后的情况如下:

1946年,林彪纠结是否从哈尔滨撤退?刘亚楼:我的建议是看个电影 - 天天要闻

刘亚楼

第一、我军此战伤亡达到8000余人;

第二、黄克诚的3师7旅只剩下3000人,失去战斗力;

第三、万毅的3师从13000人只剩下4000人,失去战斗力;

第四、梁兴初的1师,只剩下5000人,剩余部分战斗力;

第五、罗华生的2师和邓华部以及杨国夫部皆只剩余部分战斗力;

因此,林彪着急病了。

所以,也不难理解林彪为什么看到刘亚楼那么高兴,首先是因为林彪此时此刻真的太需要一位得力内行的参谋长了,第二也是因为林彪一直都很欣赏刘亚楼,当年在中央苏区的时候,林彪就对刘亚楼十分满意。

1946年,林彪纠结是否从哈尔滨撤退?刘亚楼:我的建议是看个电影 - 天天要闻

林彪

如今刘亚楼来了,也难怪林彪会高兴地亲自打破规定了。

这下,东北瞬间精英云集,尤其是刘亚楼,在短短上任几个月后,就力拔群雄,成为了东北响当当的三号人物,也是这个时候,东北乃至共产党传出了有史以来最为出名的组合之一:

“林罗刘!”

刘亚楼一上手就为林彪解决了2个大问题

四平之战后,我军在喘息休整,而国民党也在休整当中。

刘亚楼无愧于是悍将,明白此刻形势的严峻,这段时间国民党不会打过来,因此必须利用这段时间来养精蓄锐,解决几个大麻烦。

首先,刘亚楼准备着手解决第1个麻烦:

绘制完整的作战地图。

1946年,林彪纠结是否从哈尔滨撤退?刘亚楼:我的建议是看个电影 - 天天要闻

刘亚楼

说来大家可能不信,这时候的东北民主联军居然连一张完整的作战地图都画不出来,这也难怪,司令部没有基本建设,参谋人员奇缺,当然无法发挥效能。

林彪也不傻,早在1945年的时候,就因为此事向中央诉苦,认为总部缺乏地图,缺乏参谋人才,通讯联络也很混乱。

刘亚楼长出一口气,开始着手行动起来,首先刘亚楼先把日本投降,八路军进军东北以及四平之战前前后后所有的电报看了个遍,了解清楚了东北全局的现状。

随后,刘亚楼召来东总参谋处的地图科长蒲锡文,告知其绘制出军用地图是第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在刘亚楼的帮助下,蒲锡文初步确定了解决办法:

1946年,林彪纠结是否从哈尔滨撤退?刘亚楼:我的建议是看个电影 - 天天要闻

罗荣桓、林彪、刘亚楼等人合影

第一、需要500名初中生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来学会绘图;

第二、需要大量印图用纸和制版的化学药品;

第三、需要找到懂测绘的干部;

刘亚楼很冷静,首先着手就成立了一所测绘学校,训练绘制军用地图的人才,然后又从其他部队和地方调来有初中文凭以上的指战员来学习。

接着是解决原版军用地图的问题,刘亚楼也早就胸有成竹,立马拨出300两黄金,让蒲锡文带着钱去大连采购,很快,印刷厂成立,第一批军用地图成功印出,满足了部队的需求。

这下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刘亚楼的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在刘亚楼的指示下,每个月地图科都要将绘图的情况报告给他,这也大大加速了绘图的进度。

1946年,林彪纠结是否从哈尔滨撤退?刘亚楼:我的建议是看个电影 - 天天要闻

刘亚楼

然后,刘亚楼开始解决第2个大麻烦:

培养参谋人员。

林彪愁得基本上也就是这两点,没有专业的绘制地图和没有专业的参谋人才,刘亚楼也很了解林彪,立马着手开始建设参谋训练队,并且亲自教学讲课。

几个月后,参谋训练队训练出许多参谋人员,事实证明,这些参谋人员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为东北民主联军各级司令部机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增强参谋长的作用,刘亚楼亲自下令:

各级参谋长均为部队参谋长,也就是司令部的直接首长。

1946年,林彪纠结是否从哈尔滨撤退?刘亚楼:我的建议是看个电影 - 天天要闻

林彪

这一改动获得了林彪的极力夸赞,过去,参谋长只不过是司令部的一个部门领导,没有什么权利,大大的限制了参谋长对于司令部的作用,如今参谋长能对部队训练和作战进行指导,这大大的增加了部队的训练效能。

在刘亚楼的一系列动作下,参谋队伍稳定了,司令部呈现出一派新气象,而绘制地图也很快出师,日后作战再也不用睁眼瞎了。

一上手,刘亚楼就为部队加分,这更让林彪对刘亚楼赞叹不已,斯大林靠的是朱可夫安东诺夫等参谋,那林彪靠的就是刘亚楼这个参谋。

刘亚楼的解决办法是放一部电影

7月上旬,东北军撤往哈尔滨,紧接着又召开了扩大会议,总结这几个月来的经验教训,确定今后的工作方针。

7月7日,会议正式通过了起草的《东北的形势与任务》,也就是著名的《七七决议》。

1946年,林彪纠结是否从哈尔滨撤退?刘亚楼:我的建议是看个电影 - 天天要闻

刘亚楼

《七七决议》公布之后,刘亚楼协助林彪建立和巩固了松花江以北的后方根据地,实行了剿匪,还组织了大批干部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

当然,刘亚楼做得多了,时间长了,也应该要防着国民党。

这段停战时间,刘亚楼做了不少工作,而国民党也一样,在一番强兵补充后,就又开始贼心不死,打算卷土重来。

哈尔滨不能待了?

到底是守还是撤?林彪陷入了纠结之中,其实撤是应该的,但是部队的士兵怕是无法理解,因为先退出沈阳,接着又退出长春,这让许多士兵也开始对形势有所怀疑。

罗荣桓是个有主意的,他支持林彪撤退,这个时候逞英雄是不明智的,杜聿明此时正控制着山海关和锦州一线,所以我们想要控制东北是不可能的,倒不如撤退收缩兵力,在北满进行运动。

1946年,林彪纠结是否从哈尔滨撤退?刘亚楼:我的建议是看个电影 - 天天要闻

杜聿明

林彪也认可罗荣桓的话,但是纠结心肠还是弯弯绕绕在林彪的身上,林彪长出一口气,要不把这个问题交给新来的刘亚楼好了。

刘亚楼倒是不纠结,首先不慌不忙地联系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搞来了一部介绍打败拿破仑的俄国名将库图佐夫的纪录片。

用刘亚楼的话来说,我没有什么建议,我的建议就是先看一部电影好了。

接着,刘亚楼带着电影给部队放映,放完影片,大家都是一头雾水,就连林彪也是有些摸不着头脑。

刘亚楼清了清嗓子,开始解释放电影的含义:

1946年,林彪纠结是否从哈尔滨撤退?刘亚楼:我的建议是看个电影 - 天天要闻

刘亚楼

从山海关到锦州到四平再到长春,虽然看上去我军一直在撤退,但主要是因为手上没有兵力,而杜聿明虽然看上去拿下了不少地方,但是守城难,势必拿不出兵力进攻,我们拿地方空间换兵力,形成的局势就是敌守我攻,我们可以轻松的集中兵力开始一个一个把城市再打回来。

这下大家才终于明白了,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把城市全部让出去,杜聿明拿下来,肯定想着守住,守城需要兵力,手上就没有进攻兵力,我们再打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

大家太佩服这个刘总参谋长了!

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撤退的意义,纷纷开始准备撤退,因此每天我们都能看到从哈尔滨出来的列车,他们都行驶前往佳木斯后方地区。

刘亚楼这个名字,以极快的速度在机关以及干部家属中传开了!

1946年,林彪纠结是否从哈尔滨撤退?刘亚楼:我的建议是看个电影 - 天天要闻

刘亚楼

林彪完全相信刘亚楼的任何建议

西伯利亚的寒流袭来,松花江开始封冻了。

在江面上,敌人将畅行无阻,于是在8月29日,中央致电林彪,要随时预防国民党大举进攻而来,最好于9月做出作战准备。

这时候,罗荣桓已经去苏联治病了,不过幸好来了个刘亚楼,所以林彪还是很安心,开始和刘亚楼安排兵团备战。

紧接着,北满2纵和6纵成立!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总部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原来是匪患的问题,最可恶的是,国民党还在东北收编了不下10万人的土匪,这对我军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1946年,林彪纠结是否从哈尔滨撤退?刘亚楼:我的建议是看个电影 - 天天要闻

林彪

刘亚楼一如往常,很快就掌握了土匪的情况,南满地区有5万,北满地区有10万,于是刘亚楼向林彪建议,利用三分之一主力部队配合地方武装,进行剿匪。

林彪完全信任刘亚楼,对于刘亚楼的任何建议,只要刘亚楼解释后,林彪没有不答应的。

10月中旬,蒋介石果然出手了。

在蒋介石的安排下,国民党的作战方针是“先南后北,南攻北守”,而林彪也提出了对应的作战方针“坚持南满,南北配合,集中优势兵力,主动出击敌人。”

10月27日,肖劲光和陈云两人前往南满展开工作,而林彪和刘亚楼也开始准备对剿匪先进行工作。

而所有人都没有辜负刘亚楼的期待,经过几个月的作战,联军将匪患基本清除干净,为后方的安全保驾护航。

1946年,林彪纠结是否从哈尔滨撤退?刘亚楼:我的建议是看个电影 - 天天要闻

杜聿明

匪患处理干净,接下来就是和杜聿明的面对面较量了。

林彪此刻信心满满,如果非要说一个有点不可靠的地方,那就是武器补给问题。

为此,林彪向毛主席报告了武器补给的问题,毕竟杜聿明的部队可全是些精良美械,我们要想打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刘亚楼再次出马!

11月,刘亚楼单刀赴会到苏联政府外贸部门,依靠自己在苏联的多年经验和人脉关系,苏方同意了外贸交易,也就是用粮食换武器的协定。

除此之外,刘亚楼还去了朝鲜一趟,日本遗留在朝鲜的军用物资不少,于是刘亚楼前往朝鲜谈判,再次成功拿回大批武器补给。

1946年,林彪纠结是否从哈尔滨撤退?刘亚楼:我的建议是看个电影 - 天天要闻

右一为刘亚楼

除此之外,刘亚楼还考虑到杜聿明霸占着南北交通线的问题,于是又和朝鲜谈判,在平壤建立起了东北局驻朝鲜办事处,接着又在图们建立起了东北民主联军办事处,连接起来两地的关系。

后来支援南满的军用物资,都是从图们出去的,足可见刘亚楼的高瞻远瞩。

为了感谢苏联和朝鲜的帮助,刘亚楼亲自出马,首先将朝鲜领导人父母的骨灰亲自送回朝鲜,圆了朝鲜领导人的愿望;接着又亲自前往办事处,准备好了一桶质量极佳的纯酒精,送给了一位苏联军官,感谢他的帮忙。

一趟苏联之行!一趟朝鲜之行!

可以说,是刘亚楼解决了东北民主联军的燃眉之急,使受到重创的东北民主联军迅速恢复了元气。

1946年,林彪纠结是否从哈尔滨撤退?刘亚楼:我的建议是看个电影 - 天天要闻

刘亚楼

俗话说,一环扣一环。

我想,正是因为有刘亚楼的努力,所以保住了东北民主联军,而保住的东北民主联军,从此在东北焕发生机,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直到新中国成立……

如此福报,当属于我国!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文化中国行·红色文物|开天辟地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红色文物|开天辟地

上海,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石库门小楼静静矗立,乌漆木门、雕花门楣、朱红窗棂,芳华依旧。回望一百多年前,旧中国风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殚精竭虑,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拼版图片:左图为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新华社记者刘颖 摄),右图为中共一大会址原址房间内部(中共一大纪念...
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李宏茂 - 天天要闻

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李宏茂

李宏茂李宏茂(1913-1984),重庆市开州区人,享年71岁。幼时读私塾,13岁时父亲因琐事纠纷被当地恶霸打死后家道中落。为了生计,他开始给人家放牛。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 天天要闻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在某乎上看到一个答案,说的是为什么多尔衮被后人捧得那么高?这答案给我看乐了!说多尔衮有一项功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做了一个伟大的实验。他以开国皇帝之实力,挫骨扬灰的悲惨结果,告诉了后世:带着孩子的盘不能接,别人的儿子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军老战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岁。施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旧文《施平:一只理想主义的“土拨鼠”》(原载于2015年4月11日《文汇报》),以飨读者。百岁施平,摄于2010年9月。“我是一只土拨鼠。”施平在自传里这样写...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 天天要闻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一张老照片,珍贵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拍摄于1947年,拍摄地点在陕北小河村,这是毛主席与机要科人员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合影和罕见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此时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样蹲在地上,也没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并不影响他的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 天天要闻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哥走的是怀念,还有伤感兵驻庆远期间爆发的“万里回朝”事件,对石达开的打击是致命的,除了太平军精锐损失惨重,更严重的是此事带来的感情伤害。石达开没有料到自己竟然会落得个众叛亲离下场,那些曾经无限拥戴自己的兄弟们,为什么都会选择离我而去,难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