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敲响了唐王朝的丧钟,却没有笑到最后,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2年07月05日16:09:27 历史 1850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在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军中,黄巢绝对算得上一号人物,可是他在历史上获得的评价并不高。旧唐书》说“乘危徼幸之辈,莫不才兴兵革,即就诛夷。其间沸腾,大盗三发,安䘵山、朱泚、黄巢是也”,将其归于叛贼一类;而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价说“亡汉者黄巾,而黄巾不能有汉;亡隋者群盗,而群盗不能有隋; 亡唐者黄巢,而黄巢不能有唐”,那么黄巢起义为什么会失败呢?很多人对其失败进行过分析,今天笔者也来凑一下热闹。

黄巢敲响了唐王朝的丧钟,却没有笑到最后,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 天天要闻

黄巢

黄巢起义的前因后果

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荷泽曹县)人,善骑射、喜任侠,粗通笔墨,少有诗才,乃是唐末一落第文人。

唐朝安史之乱后实行盐铁等物资国有制,中央设度支使、盐铁使,地方有盐监、盐场、巡院,落实食盐官营的盐务政策。这个政策始于唐肃宗时期,颜真卿提出用这种方法来为唐军筹饷。意思是所有开采出来的盐,由国家统一收集起来,再统一投放市场售卖,还给了一个名字”官盐“。这个如果看过《神探狄仁杰》这部电视剧就可以大致了解。盐巴这种生活必需品,经政府这么一经手,价格可就上去了,《旧唐书》记载“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这就让很多人加入售卖私盐这个行当,黄巢、王仙芝家族就是售卖私盐的。

到了唐朝后期,官府经手后食盐的价格更是惊人,盐本仅为当年盐利的八分之一,官盐利润高达700%,农民吃不起盐,“远乡贫民困高估,至有淡食者”,而私盐价格低廉,因此百姓会冒险购买便宜的私盐,这让“私盐贩子”这个行当更加盛行。政府肯定不乐意啊,地方肆意加税,中央在两税制外征役严重不说,对私盐的刑罚也越加严厉,抓住私盐就“杀无赦”,盐户盗卖两石盐,或者百姓买两石盐都要被处死,还有连坐法,百姓要对本地出现的私盐贩子负责。这让那些盐枭们没有办法 ,开始只是组织武装贩盐与朝廷对抗,到后来活不下去了,这些盐贩子干脆起兵造反了。这就是王仙芝、黄巢起义的历史背景。

875年,王仙芝起义后,黄巢随之响应。878年,王仙芝战死后,其部下归附黄巢,黄巢成为起义军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年号“王霸”,部众十余万。他领兵纵横捭阖,打遍了半个中国,南渡长江,经江西、浙西浙东,进入福建,再攻广州,最后于880年入洛阳、破潼关、入长安,建立大齐。后来被唐军围困,不得已退出长安,在陈州(今河南淮阳)被唐军李克用部所败,主力瓦解;884年,黄巢兵败泰山狼虎谷,自杀身亡,他的侄子黄皓率残部继续斗争,于次年被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黄巢敲响了唐王朝的丧钟,却没有笑到最后,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 天天要闻

黄巢起义图

失败原因分析

那么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1、战略决策失误。陈州战役,历时300多天,久攻不下黄巢却不设法转换思路,放弃了他之前的游击战,孤注一掷打攻坚战,结果让唐朝各路大军趁机集结,围拢而来,而大齐军队也粮草不济、军心涣散,哪有不败之理?陈州战役的失败,直接宣告了黄巢起义的失败,此战之后,他无力再战,士气尽失、损伤严重,只有逃命的份儿。这是导致黄巢失败的直接原因。

2、没有根据地。黄巢征战半个中国,所向披靡,却没有建立一块后方根据地。没有根据地,就好像无源之水,兵源没有来源,打胜了还可收容败兵,打败了损失的兵力得不到补充;没有根据地,既无粮草支持,也无退守之地,历来起兵都会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比如李渊关中,朱无璋的金陵,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工农红军,也始终以建立革命根据地为首要目标,都是由根据地向外拓展。相比之下,黄巢更像游兵,一阵风似的东征西讨,却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没有后方依托,他注定失败。

黄巢敲响了唐王朝的丧钟,却没有笑到最后,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 天天要闻

黄巢起义图

3、攻陷长安后给了对手喘息之机。毛泽东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三大战役胜利后,解放军百万雄师过长江,更在打下南京后,四处出击追剿国民党残兵。黄巢毕竟有历史局限性,打下长安后,坐在皇宫里,志得意满,竟没有趁胜追击逃亡到四川的唐僖宗。黄巢在长安呆了两年,没有对唐军用兵,从而给了唐朝以喘息之机,唐僖宗调集各地兵马勤王,这里面就有黄巢的克星李克用。

4、失去民心,未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能建立新中国的法宝就是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仅团结广大的低层群众,对地主、富农、官绅、民主党派都是广泛团结,只要支持共产党就都是朋友,这一招让共产党战无不胜,不论在多恶劣的形势下都能转败为胜。再看黄巢,他提出了“均平”的口号,在这个口号下,他所到之处,土豪官绅那是倒了血霉了,被屠杀殆尽,这时候他除了有贫苦大众的支持外,基本上得不到官绅阶级的支持,一有机会,官绅们就会奋起反抗起义军;而黄巢第一次攻入长安城时,民众是夹道欢迎的,后来他被唐军围攻退出长安,到第二次进入时,就原形毕露了,军队对长安居民大规模地烧杀抢掠,长安变成人间地狱。

他在洗劫财物时,同样对唐朝官员进行大洗牌,三品以上全不用,四品以下才可以官复原职,这使得唐朝官员大多不愿意归附。不归附怎么办?杀!黄巢专门还出了一个规定:凡是私藏唐朝官员者一律格杀勿论。新唐书》记载:”甫数日,因大掠,缚棰居人索财,号‘淘物’。富家皆跣而驱,贼酋阅甲第以处,争取人妻女乱之,捕得官吏悉斩之,火庐舍不可赀,宗室侯王屠之无类矣。“

黄巢敲响了唐王朝的丧钟,却没有笑到最后,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 天天要闻

黄巢起义图

史载黄巢杀掉了唐朝十分之一的人口,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得民心呢?不只官绅,就是老百姓也对他怨声载道,后来唐军一攻,义军根本无心应战,一败涂地。

总结

黄巢起义提出了“均平”的口号,并消灭了唐朝的相当一部分官吏、土豪,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瓦解了唐朝的统治,敲响了唐王朝的丧钟,加速了唐朝的灭亡,而且他还首创了高层换届制度和四相制,这是他的积极意义。但他的思想始终逃脱不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桎梏,为一己私利而不顾民心向背,他的失败是必然的,最终导致了唐朝再次藩镇割据,战火纷飞数十年。

搜寻历史的点点滴滴,一起感悟中国五千年历史沉浮!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 天天要闻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104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却是从苦难到辉煌的一部奋斗史。在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 天天要闻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提到焦裕禄,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不是那个拄着拐杖、在兰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麦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没错,他是“县委书记的榜样”,是在和平年代里为百姓谋生计、与风沙较劲的“老黄牛”。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传奇—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 天天要闻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来源:解放军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要抓党性、严党纪习主席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学习陈云同志的丰富领导经验”。陈云同志关于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许多前瞻性、战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当年,陈云同志针对“不吃不喝,经济不活”“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等错误观...
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广东这支队伍上榜 - 天天要闻

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广东这支队伍上榜

日前,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了一批“四强”党支部。记者留意到,驻守在深港边界的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队获评2025年度国移民管理机构“四强”党支部。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队担负着福田口岸出境旅客边防检查任务,自2019年成立以来,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获评广东省青年文明号、深圳边检总站“先进基层...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小国,因为美国的掠夺而陷入万劫不复 - 天天要闻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小国,因为美国的掠夺而陷入万劫不复

说起拉丁美洲的历史,相信很多人会想起一个词汇:香蕉共和国。这个词汇指的是在近代的时候,拉丁美洲因为被美国控制,很多国家处于产业单一的状态。比如危地马拉只生产香蕉,所以得出个名字:香蕉共和国。其实拉丁美洲在世界历史上颇为尴尬:很多人印象里,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