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去世,有人悼念,有人痛骂!该如何评价倪匡?

2022年07月05日13:54:10 历史 1569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7月3日下午,根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科幻小说作家倪匡去世,终年87岁。

倪匡去世,有人悼念,有人痛骂!该如何评价倪匡? - 天天要闻

倪匡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却在网上引发很大的争论,有人悼念香港四大才子陆续离世,著名的华语作家又少一位;

但是也有人指责倪匡是逃犯,是叛徒,也是支持暴徒的幕后黑手之一。

其实之所以倪匡去世后引起这么多的争论,和倪匡的生平都有莫大的关系。

倪匡原名倪聪,字亦明,籍贯浙江宁波,1935年出生于上海。倪家条件还算不错,倪匡兄弟姊妹有7人,而且大都上学成才,比如倪匡的六妹就是著名作家倪亦舒

上海解放后,倪父带着全家去香港,倪匡大哥倪亦方决定留在内地建设新中国,倪匡当时也选择留下,并且在1951年成为公安干警。

倪匡去世,有人悼念,有人痛骂!该如何评价倪匡? - 天天要闻

倪匡参与了轰轰烈烈的土改和治淮工程,之后又去苏北和内蒙古等地参加垦荒。但是在内蒙古的时候,倪匡被举报“破坏交通”。

因为内蒙风雪很大,当时运送煤炭等物资的车辆没能及时抵达农场,年少的倪匡就拆了一座小木桥来生火取暖,但是不曾料到这一行动却导致一辆拖拉机坠河,驾驶员死亡。

于是倪匡的行为从“破坏交通”上升到“反革命”,惊恐交加的倪匡连夜骑马逃跑,先后辗转黑龙江、辽宁鞍山、上海,最后偷渡香港。

倪匡去世,有人悼念,有人痛骂!该如何评价倪匡? - 天天要闻

到香港后,倪匡为了谋生只能干杂工,后来因为他是初中毕业,能识字会写东西,他写了一篇攻击土地改革的短篇作品《活埋》并获得不菲的稿费,于是倪匡开始写作生涯,先后担任《真报》校对、助理编辑、记者和政论专栏作家。

1962年,金庸鼓励倪匡去写小说,并且在其主编的《明报》副刊连载发表,这就是倪匡后来成名的《卫斯理》系列。因为倪匡个人的遭遇,他在《卫斯理》、《原振侠》系列作品中有很多现在看来政治不正确的内容。

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末期,港澳台地区开始流行武侠影片,倪匡又开始转入剧本创作领域,在十多年间,他所写剧本不下数百部部,张彻导演的武侠名作《独臂刀》就是倪匡编剧。

倪匡去世,有人悼念,有人痛骂!该如何评价倪匡? - 天天要闻

这也成为倪匡自认生平两大快事之一,倪匡曾撰对联:“屡替张彻编剧本,曾代金庸写小说”。另一件快事就是他替金庸代笔写《天龙八部》,阿紫被毒瞎眼睛这一段正是倪匡所写。

倪匡在1992年的时候离开香港,远赴旧金山居住。

坊间传闻这是倪匡担心香港回归后追究当年其罪行,于是躲到美国十四年之久。后来倪匡看到香港回归后并未改造清算,于是在2006年又返回香港。

如果事情只到这里,大家恐怕也只会感叹倪匡当年经历是造化弄人,但是到了2019年,倪匡的一些做法却让网友愤怒了。

倪匡去世,有人悼念,有人痛骂!该如何评价倪匡? - 天天要闻

倪匡直接批评香港警方沦为集权工具,支持黑爆……

随后又被网友翻出他和大汉奸《壹传媒》集团主席黎智英是多年好友……

可以说2019年之后的倪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作家,他已经站到了整个国家的对立面。

如果说之前的倪匡是“香港四大才子”,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更八千字(手写稿件八千字)的神人,巅峰时期倪匡每天要给12家报社连载供稿,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华语作家。

但是到了2019年之后,倪匡却暴露本性,站在了国家的对立面,这也难怪他去世的消息传出后,网上骂声一片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 天天要闻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极目新闻记者 黎先才 通讯员 陈晓玉 袁晓雪近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举行召开。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武汉市汉阳市政参与的“隧道重大地质灾害源探测评估及处置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荣誉证书该项科技成果是汉阳市政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科研...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闻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决定,孙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宣布了党中央关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的决定:孙志禹同志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公开信息显示,孙志禹,男,汉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树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