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蒋经国宣布开放大陆探亲,背后的目的令人深思

2022年07月05日07:09:21 历史 1860

1949年,国民党全面败退台湾。从此两岸进入对峙局面,一晃眼就是30年。

和平与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在两岸交往隔绝的情况下,机会却是那么渺茫。

直到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横空出世给和平带来了希望。

邓小平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契机,委托廖承志给“老弟”蒋经国致去了一封公开信,蒋经国也嗅到了其中的机遇。

1987年,蒋经国宣布开放大陆探亲,背后的目的令人深思 - 天天要闻

蒋经国

1987年,台湾宣布开放大陆探亲。两岸民间交流迅速升温,然而温情脉脉的背后,却藏着蒋经国的一个如意算盘。

蒋经国为什么要开放探亲呢?这么做对他和国民党有什么好处?

同窗生涯

邓小平与蒋经国曾是同学,一起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邓小平还是蒋经国所在小组的组长。

自从蒋经国担任国民党领导人后,两人就没再见过面。

然而冥冥之中,两人还要再次相遇。

1973年,邓小平回到中央,周恩来把大部分对外事务都交给了他。

台湾问题首当其冲,邓小平立刻宣布“优先考虑用和平方式统一”。

和平曙光

1987年,蒋经国宣布开放大陆探亲,背后的目的令人深思 - 天天要闻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两岸和平的曙光已经到来。

邓小平授意廖承志发表一封公开信,致电蒋经国,提议国共第三次合作。

然而这封公开信却石沉大海。原来,蒋经国在1978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就发布了他的所谓“三不政策”,宣称“与中国共产党接触(谈判),就是自杀行为,我们没那么愚蠢。”

他虽然谢绝了廖承志的来访,但是却嗅到了未来的机遇。

台湾以一隅之地,怎么可能永远拥有超然的地位呢?

蒋经国细思:北京现在热切鼓励两岸交流,对台湾必定利大于弊。如果旅行、贸易审慎发展,必可提升台湾在全中国的形象与影响力。

“中间人”李光耀

1987年,蒋经国宣布开放大陆探亲,背后的目的令人深思 - 天天要闻

1979年,邓小平复出,蒋经国认为两岸谈判的时机已然成熟。然而谁来充当“中间人”呢?

蒋经国曾说“李光耀对两岸议题的了解,比任何人都深入”,李光耀与蒋经国、邓小平都意气相投,自然成为了不二人选。

1980年,李光耀第二次到访大陆,邓小平透过他,对“我在莫斯科的同学”蒋经国致以问候。

蒋经国也予以积极回应,他认为:邓小平推动经济改革和务实外交,中国大陆将日渐茁壮强大。

如果台湾与大陆一旦结合,那“中国的未来,必定会有伟大的前途”。

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发布,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也给双方关系注入了一阵强心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86年李光耀到访台湾,蒋经国明确告诉李光耀,台湾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在路上。

开放探亲

1987年,蒋经国宣布开放大陆探亲,背后的目的令人深思 - 天天要闻

次年,台湾开放党禁、报禁之后,宣布全面开放岛内民众赴大陆旅行探亲。

然而开放探亲,真的只是为了两岸交流吗?蒋经国当然不是政治素人,他有他的小算盘在。

美欧在东欧上演的“东欧剧变”,蒋经国也想对大陆如法炮制,来一出“颜色革命”。

然而次年,蒋经国就撒手人寰。

邓小平听到蒋经国去世的消息,不禁感慨道“如果经国还在,中国的统一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困难和复杂。国民党和共产党过去有过2次合作的经验。我不相信国共之间不会有第3次的合作。可惜,经国死得太早了”。

2013年,李光耀在新书《李光耀观天下》谈及他对两岸关系的看法。李光耀说,“台湾与大陆的重新统一是时间的问题,这是任何国家无法阻挡的。”

蒋经国虽然没有实现他演变大陆的目的,然而他开放台湾民众探亲,对两岸和平统一是有功的,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每种温情脉脉的背后,实则都有着复杂的考量,这也是历史的深刻性所在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闻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决定,孙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宣布了党中央关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的决定:孙志禹同志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公开信息显示,孙志禹,男,汉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树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