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档案记忆》融媒直播走进合阳县档案馆

2022年07月04日15:22:28 历史 1506

《渭南档案记忆》融媒直播走进合阳县档案馆 - 天天要闻

今天是七月一日,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由渭南市档案馆联合渭南广播电视台共同制作的系列融媒直播“渭南档案记忆”走进合阳县档案馆成功举办。


《渭南档案记忆》融媒直播走进合阳县档案馆 - 天天要闻


“伊尹故里、诗经合阳”。透过合阳县档案馆一件件沉甸甸的历史档案,我们可以感受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莘文明,独具特色的合阳魅力。

《渭南档案记忆》融媒直播走进合阳县档案馆 - 天天要闻


合阳县档案馆成立于1958年,在合阳县历届领导高度重视、关心支持下,合阳档案馆一步步发展壮大。2017年,紧抓国家推进中西部县级档案馆建设有利时机,多方争取资金1200余万元,建成总面积达3371平方米,高5层的合阳综合档案馆。目前,合阳县档案馆共保存纸质档案7.73万卷,13.76万件,各类图书资料7000卷,是全县最大的档案资料保管基地和现行文件查阅中心。

《渭南档案记忆》融媒直播走进合阳县档案馆 - 天天要闻

合阳档案馆特色主要体现在拥有两个“史料展馆”和一个特色珍藏库。

《渭南档案记忆》融媒直播走进合阳县档案馆 - 天天要闻

《渭南档案记忆》融媒直播走进合阳县档案馆 - 天天要闻

“合阳综合史料展馆”包括合阳概况、历史岁月、红色合阳、文化艺术等八个版块,通过声、光、电等形式,勾勒出数千年岁月里,在合阳这块热土上演绎的家国情怀、书写的栉风沐雨、经历的进退兴衰、铸就的灿烂辉煌,现已成为宣传合阳、推介合阳的一个窗口。

《渭南档案记忆》融媒直播走进合阳县档案馆 - 天天要闻

“合阳抗战史料展馆”聚焦沿黄抗战的特殊位置和历史时期,通过收集的档案资料和采访视频,再现了合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踊跃支前、无私奉献的感人场景。两个展馆,先后被命名为合阳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先后有80多家单位4000余名党员干部、中小学生来馆参观学习、现场教学。

《渭南档案记忆》融媒直播走进合阳县档案馆 - 天天要闻

特色珍藏库建在三楼库房内,是库中库。主要收藏了从合阳走出去的当代书法家、原陕西省书法协会主席雷珍民先生向合阳捐赠的300幅、372张书法作品,以及全国各地隶书名家写诗经的100幅精品力作,和合阳名人档案等珍贵资料,目的是使之传于后世、福及子孙、惠及社会。

同时,依托雷珍民先生捐赠的书法作品,在四楼专门建了一个书法展厅,方便社会各界参观学习,激励更多的后生新人传承前辈衣钵,汲取创新力量,助推合阳经济和文化高质量发展

《渭南档案记忆》融媒直播走进合阳县档案馆 - 天天要闻


灵泉村位于黄河西塬畔因村东南沟内原有一处甘泉而得名。灵泉人善经商,其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末年,至清末,灵泉村已涌现出义聚合、义聚正、丰号等四大商号,分号更是遍布西安、太原、汉口、广州、香港等地,被合阳人称为“财东村”。财富的积累为村民大兴土木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于是灵泉村便出现一座座别具特色的明清民居建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为坐拥一条黄河、十里荷塘、百种珍禽、千眼瀵泉、万亩芦苇的合阳,对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有着更为准确、更为深刻的理解。

《渭南档案记忆》融媒直播走进合阳县档案馆 - 天天要闻

一件件真实的图片,记录历史的足迹;一幕幕流动的影像, 传唱着一个民族昂扬奋进的旋律。渭南档案记忆,让我们更加深刻,更加直观的了解生养我们的这片土地;更加激励我们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豪情壮志。

《渭南档案记忆》融媒直播走进合阳县档案馆 - 天天要闻

在直播互动区,网友纷纷表示:档案承载着记忆,档案更是历史的传承。通过网络视频直播,让合阳珍贵档案走进普通百姓视野,让大家近距离接触档案、了解档案,感受档案文化的魅力!以后有机会一定多走进档案馆进行参观学习。

《渭南档案记忆》融媒直播走进合阳县档案馆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清宫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争论之谜! - 天天要闻

清宫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争论之谜!

皇太极驾崩后的1644年,大清帝国迎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肃亲王豪格与睿亲王多尔衮各拥重兵,八旗中半数的支持使得二人势均力敌。然而历史的天平最终却倾向了年仅六岁的福临。其生母博尔济吉特氏(即后来的孝庄文皇后)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手腕。
战争上无力,道德上无敌 - 天天要闻

战争上无力,道德上无敌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龙颜大悦 耶律德光)辽太宗收到了石敬瑭的来信之后,他的心情用四个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开心坏了。自己的父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打遍草原大漠无敌手,可只要南下,总是吃亏,很大一部分
郑州一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日入3万/河南昨日最高气温43.2℃/日本教材污蔑卢沟桥事变中方先开枪 - 天天要闻

郑州一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日入3万/河南昨日最高气温43.2℃/日本教材污蔑卢沟桥事变中方先开枪

⊙河南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房源公布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近日发布河南省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次配租公告。本次配租房源共有博学苑、航港南苑、经开苑、文华苑、永盛苑、广惠苑6个院区,3543套房源。详情(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卢洛高速卢氏段即将通车!节省约1小时车程卢洛高速(卢氏...
原创首发七言诗•借刀杀人(三十六计之三) - 天天要闻

原创首发七言诗•借刀杀人(三十六计之三)

文/孙野借刀杀人小周郎,假请诸葛去劫粮。强中更有强中手,毒辣奸计变黄粱。注:黄粱——这里是引申义,即黄粱梦的意思。周瑜假意恭维孔明,说他足智多谋,请他去带兵偷袭曹操粮草。曹操向来是偷袭别人粮草的主,肯定戒备森严,这不是让诸葛亮白白送死吗!
盛七小姐打官司(欧阳亮) - 天天要闻

盛七小姐打官司(欧阳亮)

盛七小姐,本名盛爱颐,是清末首富盛宣怀的第七个女儿。盛宣怀官做得大,以帮助李鸿章办理“文案”起家,至辛亥清朝覆亡时已经官居邮传部尚书,生意做得更大。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资料图:北京卢沟桥上的石狮。图/新华社“我们是善战的前锋,我们是民众的武装,从无畏惧,决不屈服,永远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1939年,29岁的河北青年张松如离开正定省立七中,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这一年,他以“公木”的笔名与音乐指导郑律成合作创作了这一组《八路军大合唱》。此前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