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6岁台湾老兵回乡探亲,106岁老母亲看了儿子一眼后逝世

2022年07月04日08:26:10 历史 1035

2008年的一天,在湖南省衡南县的一条乡道上,几名穿着政府工作人员制服的人,搀扶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在路上缓缓地行走着。

2008年,86岁台湾老兵回乡探亲,106岁老母亲看了儿子一眼后逝世 - 天天要闻

这条路不长,但是对于这位老人来说,却似乎有千里万里,而且是既熟悉却又陌生。

这位老人名叫谢春生,是一位台湾老兵。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回大陆探亲了,只是之前两次,他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家。

这一次重回大陆,谢春生知道,这很可能是自己有生之年最后一次回来了,因为他自己的年纪,也已经86岁了。

2008年,86岁台湾老兵回乡探亲,106岁老母亲看了儿子一眼后逝世 - 天天要闻

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大陆以后,谢春生找到了相关部门,请求他们帮忙寻找一下自己的母亲和妹妹,他们已经足足分别了71年了。

所幸的是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谢春生这一次真的找到了自己的家。让他无比激动的是,自己106岁的老母亲还在人世。

15岁从军

1922年,谢春生出生于湖南省衡南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在童年的记忆中,谢春生唯独对贫穷和饥饿印象最深。

由于贫困,所以在谢春生很小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在家里干农活了,帮助母亲播种撒肥,帮助父亲拾柴放牛……

稍微大一点后,谢春生又开始给地主家打短工,放牛养羊。田间地头,到处都能看到他幼小的背影。

七七事变”爆发以后,日本鬼子的铁蹄踏上了湖南地界,谢春生所在的小山村也没能幸免,当地的老百姓们生活在了水深火热之中。

2008年,86岁台湾老兵回乡探亲,106岁老母亲看了儿子一眼后逝世 - 天天要闻

年仅15岁的谢春生,目睹了很多鬼子的暴行,他的内心深处也萌生了抗击日寇的念头。

刚开始的时候,只要鬼子一进村,父亲就让谢春生和母亲、妹妹躲在地窖之中,自己则留在外面和鬼子周旋。

每当鬼子走后,父亲就教育他,一定要做一个男子汉,以后要保护好自己的妈妈和妹妹。谢春生把父亲的这些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直到那一天,鬼子又像往常一样来扫荡。谢春生和母亲、妹妹躲在地窖里,却听到了外面传来阵阵打斗声。

谢春生打算爬出去,却被母亲死死地拽住了手臂。母亲趴在门缝上看了一会儿,确认外面没人了就爬了出去。

随着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传来,谢春生和妹妹赶紧钻出了地窖。

父亲的惨死,那一刻击透了谢春生的心灵,他紧握的拳头,被指甲刺伤了手掌都没有感觉。

2008年,86岁台湾老兵回乡探亲,106岁老母亲看了儿子一眼后逝世 - 天天要闻

家中失去了顶梁柱,谢春生的母亲只能带着一双儿女开始逃难,他们一边乞讨,一边试图找到一个没有战争的地方。

逃难的路上,谢春生看到了无数的中国同胞惨死,他对日本鬼子的痛恨,已经达到了一个爆发的边缘。

不久之后,谢春生看到了国民党军队在征兵,于是他也报名参加了军队,决定上阵杀敌,为父报仇。

然而,母亲已经失去了丈夫,如今唯一的儿子又要去参军,战争年代生死只在一瞬间,所以她是死活都不同意。

夜晚,谢春生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一闭上眼全是村庄那些充满血迹的屋子和父亲惨死的样子,他更加地想参军了。

没有办法的谢春生,开始努力做母亲的思想工作,他说国难当前,自己应该投身军队,为国尽忠。

就这样,母亲还是拗不过谢春生的想法,不得不含泪送他去了部队。

2008年,86岁台湾老兵回乡探亲,106岁老母亲看了儿子一眼后逝世 - 天天要闻

在新兵营待了半个多月,谢春生开始踏上了战场,他一边跟随老兵冲锋陷阵,一边学习着战斗经验。

上海保卫战打响以后,谢春生也跟随着大部队奔赴前线。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谢春生真正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他来不及害怕,只能迅速成长起来。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后,由于武器装备的差异,阵地丢失了。

直到后来,谢春生曾回忆道:“当时长官非常的生气,下令当天晚上就必须夺回阵地。”

第二天凌晨4点钟,谢春生和战友们悄悄地摸上了山头,经历了长达5个小时的艰苦奋战,最终于上午9点,成功夺回了阵地。

2008年,86岁台湾老兵回乡探亲,106岁老母亲看了儿子一眼后逝世 - 天天要闻

然而,这场战斗的激烈,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谢春生所在的团部减员一大半,剩下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势。

从1937年到1945年,整整八年的时间,谢春生一共参加了大大小小上百场战斗。

直到1945年,日本鬼子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长达8年的艰苦抗战终于结束。

在无数个日日夜夜,谢春生都在思念着自己的母亲和妹妹,此时他已经准备好了,打算回到老家去寻找亲人。

然而不久之后内战爆发了,谢春生想走都走不了,因为逃跑被发现的话,等待他的就是被军法处置。

内战结束后,蒋介石退守台湾,也带走了不少国民党的军队。作为军队的一员,谢春生也去了台湾,从此以后他和自己亲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2008年,86岁台湾老兵回乡探亲,106岁老母亲看了儿子一眼后逝世 - 天天要闻

蒋介石

刚开始的时候,谢春生以为不久以后就能回来,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去就是几十年,家的记忆也是越来越模糊。

一别71年

曾经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在岁月的流逝下,最终变成了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但是谢春生渴望回家的念头,却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

到达台湾以后,由于历史的客观原因,谢春生没法给家里写信。他也只能听从安排,在当地娶妻生子。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两岸关系开始缓解,谢春生带着激动的心情,终于踏上了寻亲的道路。

2008年,86岁台湾老兵回乡探亲,106岁老母亲看了儿子一眼后逝世 - 天天要闻

然而几十年万物更替,昔日的泥土瓦房也全部变成了高楼大厦,谢春生的寻亲之路,走的是无比的艰难。

当时,谢春生也曾想过,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母亲是否还活着?但是在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找到亲人,再见母亲一面,诉说自己的不孝。

直到2008年,已经86岁的谢春生,依然放不下自己的母亲和妹妹,他几经周折,决定再去一次家乡,而这也许是他有生之年,最后一次寻亲了。

也许是上天不负苦心人,这一次还真被谢春生找到了,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之下,谢春生得知自己的母亲还在世。

难掩心中的激动之情,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谢春生终于回到了阔别近71年的家乡。

此时的王秀英已经是106岁的高龄,平常大多数时间都只能躺在床上,但是她还保留着最后一丝清醒,坚信儿子肯定会回来。

长达71年的时间里,王秀英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坐在院门口的小板凳上,默默地等待着儿子,有时候甚至一坐就是一天。

2008年,86岁台湾老兵回乡探亲,106岁老母亲看了儿子一眼后逝世 - 天天要闻

此时此刻,当谢春生看到了躺在床上的母亲,他泪如雨下,一下子就跪在了床头呼喊道:“妈妈,您睁开眼看看我,你的春生回来了……”

也许是听到了儿子的呼喊,已经弥留之际的王秀英,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嘴唇蠕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些什么?

被儿子紧握着的手,似乎也有了一些力气。但是由于年纪太大了,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她最后还是缓缓地闭上了眼睛,两行浑浊的泪水流了下来。

相信在听到儿子呼喊的时候,这位母亲的内心是满足的,毕竟在有生之年,她还是见到了儿子一面。

然而对于谢春生来说,这个结果又是残酷的。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母亲,但是却没能多陪伴她一段时间。

2008年,86岁台湾老兵回乡探亲,106岁老母亲看了儿子一眼后逝世 - 天天要闻

时隔71年,这对母子终于再度相见,在场之人看到这一幕,无不动容落泪,而王秀英在心中的牵挂放下之后就离开了人世。

写在最后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这是作家余光中1971年在台湾写下的,这一年也是余光中离开家乡的第20个年头。

而在看到此诗之时,那么多的台湾老兵们无不落泪,他们的乡愁,亦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啊!

战争永远都是残酷的,而遭遇战争以后,受苦受难的永远都是无辜的老百姓了。试想如果没有那场战争,谢春生的悲剧也就不会上演了。

我们只希望在未来,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不要再有战争,让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下,所有的儿女都能承欢在父母膝下,快乐成长。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感谢党接纳了我”,92岁高龄游本昌宣誓入党 - 天天要闻

“感谢党接纳了我”,92岁高龄游本昌宣誓入党

“感谢党接纳了我。终于有这样一天,我成为了预备党员。太光荣,太不容易了。感谢党,接纳了我。”七一前夕,在鲜红的党旗下,92岁的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完毕,他用微微颤抖的手,珍重地抚摸着胸前闪亮的党员徽章,他说,“现在,我是党的一名‘老学生’了。”为这一天,等了太久出生于1...
王进喜钟南山张桂梅......上海艺术家15天“炼”成百枚劳模肖像 - 天天要闻

王进喜钟南山张桂梅......上海艺术家15天“炼”成百枚劳模肖像

昨天,“印见荣光——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全国职工篆刻作品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展览上,王进喜、钟南山、张桂梅等百位全国劳模的肖像印章引人注目,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更展现了劳动者的精神风貌。这些肖像的背后,是上海画家刘双和他的团队在短短半个月内攻克难关、完成创作的故事。传统版画邂逅AI...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启动礼举行 - 天天要闻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启动礼举行

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系列活动启动礼6月30日在香港体育馆举行,为主题为“同心携手创辉煌 由治及兴谱新篇”的系列庆祝活动揭幕。 作者:阎月巧、梁嘉骏、黄茜恬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创新科技园的新机遇 - 天天要闻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创新科技园的新机遇

图片来源:新川创新科技园提供最近,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大会搭建全球产业合作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在蓉汇集,为产业园区“特色立园、企业满园”提供更多的增量支撑。在众多园区中,新川创新科技园有些特殊。它是中国内陆省市与新加坡合作的首个大型示范性项目,也是四川国别园区的排头兵。今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