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先生”“赛先生”是谁提出的?

2022年07月03日18:24:05 历史 1749

百年前,“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为旗帜,在整个社会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风雷,余音缭绕,“民主与科学”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响亮的口号,堪与18世纪法国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相媲美,那么究竟是谁第一个提出了这句口号呢?


答案:陈独秀(学过初中历史的都知道!)

语出何处,馆藏为证


敬告青年》: “科学和人权”的首次呼吁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创刊号开篇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陈独秀在文中痛数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提出了青年六义,号召青年同陈腐的封建思想意识斗争。

正是在《敬告青年》中,陈独秀首次发出“科学和人权”的呼吁。陈独秀认为当时的国人,有想象而无科学,士、农、工者不知科学,则仰给于异国,商者、医者不知科学,则无未来之胜算。而西方先进性恰恰在于科学与人权,而中国要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同样需“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的青年要破除迷信,相信科学,依仗科学根除无常识之思惟、无理由之信仰,通过科学认识自然之规律、改造自然,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摆脱愚昧时代。

“德先生”“赛先生”是谁提出的? - 天天要闻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1915年1卷1号

在“人权”与“科学”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公开向传统的封建思想文化挑战,举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擂响了思想解放的战鼓。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德先生”和“赛先生”第一次联合出现

1919年初,《新青年》已发行三年三十期,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展迅猛,遭到了封建顽固派和复古派的抵抗谩骂,《新青年》被污蔑为异端邪说。为回应攻击,陈独秀写下了《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这篇著名文章,明确表示《新青年》不但无罪,而且有功,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作了很精彩的概括。文中依旧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光辉旗帜,陈独秀还根据民主(Democracy,德莫克拉西)与科学(Science赛因斯)的音译,将二者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也是 “德先生”和“赛先生”第一次正式联合出现。

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无数热血青年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大旗帜,向封建礼教以及封建专制思想猛烈开火,由此走向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历经百年,五四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仍旧是一面不朽的光辉旗帜,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是一种爱国主义的精神,更是一种革命的精神,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追求进步和光明。

“德先生”“赛先生”是谁提出的? - 天天要闻

“德先生”“赛先生”是谁提出的? - 天天要闻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1919年6卷1号


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无数热血青年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大旗帜,向封建礼教以及封建专制思想猛烈开火,由此走向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历经百年,五四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仍旧是一面不朽的光辉旗帜,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是一种爱国主义的精神,更是一种革命的精神,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追求进步和光明。


观展指南

展览地点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三层阅览区

展览时间

2022年6月6日起,周一至周五9:00-12:00、13:30-16:30(法定节假日除外)

接待对象

个人与团体参观者。五人以上的团体参观可预约讲解,联系电话为010-82623353

温馨提示

根据北京市防控要求,观展读者需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后方可进馆



撰稿人:吴老师

责任编辑:刘老师

初审:徐老师

审核发布:翁老师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立足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主要为自然科学、前沿交叉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战略情报研究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支撑和科学交流与传播服务,同时通过国家科技文献平台和开展共建共享为国家创新体系其他领域的科研机构提供信息服务。

开馆时间:周一至周六,9:00-16:30

预约方式:通过“中科知汇”小程序预约到馆(主界面“进馆预约”版块)

“德先生”“赛先生”是谁提出的?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清宫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争论之谜! - 天天要闻

清宫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争论之谜!

皇太极驾崩后的1644年,大清帝国迎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肃亲王豪格与睿亲王多尔衮各拥重兵,八旗中半数的支持使得二人势均力敌。然而历史的天平最终却倾向了年仅六岁的福临。其生母博尔济吉特氏(即后来的孝庄文皇后)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手腕。
战争上无力,道德上无敌 - 天天要闻

战争上无力,道德上无敌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龙颜大悦 耶律德光)辽太宗收到了石敬瑭的来信之后,他的心情用四个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开心坏了。自己的父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打遍草原大漠无敌手,可只要南下,总是吃亏,很大一部分
郑州一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日入3万/河南昨日最高气温43.2℃/日本教材污蔑卢沟桥事变中方先开枪 - 天天要闻

郑州一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日入3万/河南昨日最高气温43.2℃/日本教材污蔑卢沟桥事变中方先开枪

⊙河南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房源公布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近日发布河南省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次配租公告。本次配租房源共有博学苑、航港南苑、经开苑、文华苑、永盛苑、广惠苑6个院区,3543套房源。详情(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卢洛高速卢氏段即将通车!节省约1小时车程卢洛高速(卢氏...
原创首发七言诗•借刀杀人(三十六计之三) - 天天要闻

原创首发七言诗•借刀杀人(三十六计之三)

文/孙野借刀杀人小周郎,假请诸葛去劫粮。强中更有强中手,毒辣奸计变黄粱。注:黄粱——这里是引申义,即黄粱梦的意思。周瑜假意恭维孔明,说他足智多谋,请他去带兵偷袭曹操粮草。曹操向来是偷袭别人粮草的主,肯定戒备森严,这不是让诸葛亮白白送死吗!
盛七小姐打官司(欧阳亮) - 天天要闻

盛七小姐打官司(欧阳亮)

盛七小姐,本名盛爱颐,是清末首富盛宣怀的第七个女儿。盛宣怀官做得大,以帮助李鸿章办理“文案”起家,至辛亥清朝覆亡时已经官居邮传部尚书,生意做得更大。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资料图:北京卢沟桥上的石狮。图/新华社“我们是善战的前锋,我们是民众的武装,从无畏惧,决不屈服,永远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1939年,29岁的河北青年张松如离开正定省立七中,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这一年,他以“公木”的笔名与音乐指导郑律成合作创作了这一组《八路军大合唱》。此前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