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岁“红色爷爷”,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2022年07月01日13:33:17 历史 1980
89岁“红色爷爷”,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闻89岁“红色爷爷”,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闻
“他于1925年亲手创建大悟第一个党支部,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面不改色,泰然自若地高声朗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诗句。鼓舞前来与他们告别的乡亲们,号召人们坚持革命、勇往直前……”
89岁“红色爷爷”,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闻

在大悟县高店乡汪洋村党支部会议室里,黄世鹏给年青干部讲红廉党课。

6月30日,在建党101周年来临之际,在大悟县高店乡汪洋村党支部会议室里,不时响起阵阵掌声,一场特殊的红廉党课正在进行中。

夏日炎炎

阻挡不了台上宣讲人的热情

语言清晰

时间地点和人物记得丝毫不差

你很难想象

他就是89岁高龄的

大悟“红色爷爷”黄世鹏

89岁“红色爷爷”,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闻89岁“红色爷爷”,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闻

黄世鹏与高店乡年青干部一起重温入党誓词

“只要组织需要,还能走得动,

我就能坚持讲下去。”

黄世鹏说

不能让后代忘了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

89岁“红色爷爷”,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闻

30多年来,黄世鹏拄着拐杖走在红色故事宣讲路上。

从1986年开始

他深耕大悟老区红色文化

36年来

写下红色故事笔记150多万字

参与编写各类红色书籍20多本

宣讲红色文化超过500场次

89岁“红色爷爷”,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闻

几十年如一日,黄世鹏养成了收集整理红色故事的习惯。

89岁“红色爷爷”,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闻

黄世鹏是土生土长的大悟人,从小就耳濡目染,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19岁参加工作,先后担任村小学老师、化肥厂厂长、大悟县县长等职务,因为工作关系,他经常能接触到不同的人,听他们讲述大悟的革命故事。

为了更好地宣传革命故事,从1986年起,黄世鹏开始系统地收集革命先辈的事迹,并加以整理。好几本记满了革命故事的工作手册已泛黄,但他却视为珍宝。

上个世纪80、90年代,因为工作的关系,有幸和一些红色故事的当事人共事。“包括曾经在大悟籍或在老区战斗过的李先念、任质斌、程世才、周志坚等老一辈革命家。”提及认识的红色革命家,黄老如数家珍。

89岁“红色爷爷”,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闻

黄世鹏时不时摸下胸前党徽。

在府前社区举行的一次支部活动上,黄世鹏全程脱稿讲述了一段关于“双桥大捷”的革命战斗故事,细节分毫不差,让人叹服。

黄世鹏党史知识丰富,宣讲生动自然,大家都喜欢听。后来,县里只要有党组织活动,就会请他讲上一段。面对青少年学生,他从张书田开仓放粮救济穷人的故事开讲,分享成才立志的成长历程;面向社区群众,他从丰王店歼灭战、大悟山保卫战谈起,解读军民鱼水情……慢慢地,请他讲党史的单位越来越多,宣讲的平台也越来越广。

89岁“红色爷爷”,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闻

2021年2月5日,黄世鹏在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给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宣讲红色故事。

89岁“红色爷爷”,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闻

36年来

大悟的每个地方都留下了

黄世鹏宣讲党史的足迹和声音

根据不完全统计

从1986年至今

黄老义务为机关、部队、学校等单位

讲党史和红色故事500余场次

89岁“红色爷爷”,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闻

2019年9月30日,黄世鹏受邀参加大悟县烈士纪念日活动。

除了义务宣讲大悟的革命历史

他还专注收集整理革命故事和

革命遗址修复利用

89岁“红色爷爷”,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闻

黄世鹏在大悟革命历史博物馆,了解该馆陈列内容。

自2015年起,黄老不顾年迈病体,与大悟县委宣传部3名年轻人,实地考察一批革命旧址、遗址,三年后成功组织撰写了30万字、40篇大悟红色经典小故事,为后人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红色精神财富,对全县党员干部革命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受其影响,“红色高地”建设带动了研究热、出书热、电视专题解说热,一批党史专家、民间研究人员纷纷参与。刘华清、程世才、黄立清等一批将军后代也相继出版了将军们的革命传记、事迹,将书籍无偿送回大悟,用于红色传承。

89岁“红色爷爷”,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闻89岁“红色爷爷”,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闻89岁“红色爷爷”,这件事一做就是36年! - 天天要闻

来源:孝感日报 全媒体记者李文勇 特约记者龚红焰

制作:湛开丛

出品:孝感日报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知县屡次遭到上级为难,皇帝得知这件事后,最后将知县连升数级 - 天天要闻

知县屡次遭到上级为难,皇帝得知这件事后,最后将知县连升数级

清朝时期,一知县总被上级打压,根本无法出头。不仅如此,他还总是被人陷害。但即便被人欺压,他也从没有屈服过。当乾隆得知这背后的真相后,直接“出击”,将这名被“欺负”的官员连升数级。直接高过了曾经欺负他的官员。实在解气!这名官员为何总是被欺负?
纵览热点|“辛追夫人”数字形象被网友质疑是复原专家按自己面容复刻,湖南博物院:已关注到网上讨论,感觉可笑 - 天天要闻

纵览热点|“辛追夫人”数字形象被网友质疑是复原专家按自己面容复刻,湖南博物院:已关注到网上讨论,感觉可笑

制作/王悦 纵览新闻见习记者 尹鑫  记者 尹鸣 近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开发布“辛追夫人”3D数字人形象。但有部分网友称,“辛追夫人”的面容尤其是鼻子与主导该项目的中国颅面复原专家袁中标极为相似,怀疑专家是按照自己面容对“辛追夫人”的面容进行的复原。11日上午,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
河北山海关:“百年山桥”道岔生产忙 - 天天要闻

河北山海关:“百年山桥”道岔生产忙

近日,随着国内一些重要铁路及地铁项目有序推进,承接铁路道岔生产任务的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工人们正保质保量加紧生产,助力中国铁路交通建设。中铁山桥始创于1894年,生产的道岔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6月11日,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人在道岔...
小切口开颅不剃发!广东医生创开颅新招 - 天天要闻

小切口开颅不剃发!广东医生创开颅新招

开颅手术也可“微创不剃发”?只需要开一条如筷子粗的小缝,几乎不用剃头发,便可精准完成开颅手术。记者从广东省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神经外科探索创新开颅术式,不仅缩短恢复时间,还为患者保住一头秀发,目前已有近千名患者受益。小切口不剃头,已近千人受惠日前,女中学生小方(化名)突发头晕头痛,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
明天!和董宇辉在山西来个“偶遇”吧! - 天天要闻

明天!和董宇辉在山西来个“偶遇”吧!

6月8日,“与辉同行”官方抖音账号发布了“山西行先导片”。这部短片精心挑选了山西的代表性景点,展现了三晋大地的壮丽风光与厚重历史。视频中提及了西侯度遗址、壶口瀑布、鹳雀楼、飞虹塔等景点。随着先导片的发布,人们纷纷猜测,即将启程的董宇辉山西行是否会踏足这些令人神往的地市与景点。是探索西侯度遗址的远古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