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朱棣而言,太宗和成祖两个庙号哪个含金量更高?

2022年06月30日01:16:12 历史 1221

朱棣去世后,先是上庙号‘太宗’,后来嘉靖时期将庙号改为‘成祖’,那么对于朱棣而言,明太宗明成祖,这两个庙号哪个含金量更高呢?

‘祖’为开创,‘宗’为守成,只有重大开创意义的人才能被称为‘祖’,因此一般开国皇帝都是‘祖’,比如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等等,单纯从庙号的价值上来讲,明成祖的含金量是大于明太宗的,毕竟祖比宗要大,但是,对于朱棣个人而言,成祖是远不如太宗的。

对于朱棣而言,太宗和成祖两个庙号哪个含金量更高? - 天天要闻

第一,朱棣不适合称‘祖’。在朱棣修改后的《明太祖实录》中,朱元璋和朱棣是一个正常的父死子继的关系。朱棣是朱元璋死前钦定的继承人,而朱允炆只是矫诏的篡位者。这一法统建构决定了,朱棣称‘祖’不适合,称‘宗’更加合适。

第二,‘太宗’庙号极具含金量。隋唐以来一般不存在非开国皇帝称‘祖’的情况,对非开国皇帝来说,‘太宗’就是最具含金量的庙号,典型代表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第三,即便一定要称‘祖’,‘成祖’庙号也非常奇怪。这一庙号并没有先例,从来没有皇帝用过。而且,明朝礼官拟定的庙号是‘烈祖’,只是被嘉靖修改为了‘成祖’。

对于什么时候该称‘祖’什么时候该称‘宗’,南宋礼官曾有一段很经典的表述。

宋高宗赵构死后,礼官给赵构拟定的庙号叫做‘高宗’。这时候有位大臣说,应该效仿汉光武帝刘秀的先例,给赵构庙号‘世祖’,对此礼官进行了反驳:

议者不过以汉光武为比。光武以长沙王后,布衣崛起,不与哀、平相继,其称无嫌。太上中兴,虽同光武,然实继徽宗正统;以子继父,非光武比。

礼官说,刘秀为什么称‘祖’呢?原因很简单,刘秀是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取得天下,他的皇位是自己打来的,不是继承汉哀帝、汉平帝得来的,庙号‘世祖’完全不过分;而再看赵构,虽然也是中兴之主,但他的皇位是继承他爹宋徽宗的,这和刘秀的情况完全不同。

一句话概括就是:刘秀的皇位不是继承来的,而是自己打来的,所以称‘祖’。赵构的皇位则是以皇子身份继承来的,所以称‘宗’。

对于朱棣而言,太宗和成祖两个庙号哪个含金量更高? - 天天要闻

朱棣剧照

那么朱棣的皇位是怎么来的?是他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用武力打下来的。

但朱棣本人却不认为他是造反夺来的皇位,朱棣是这样说的:我的皇位是我爹太祖皇帝朱元璋传给我的,我本来就是皇位继承人。

根据朱棣修改后的《明太祖实录》,朱元璋想要立的继承人就是他朱棣。死前不久,朱元璋派使者去召朱棣还京,临死前还在问朱棣来没来,好将皇位传给他。

乙酉,上崩于西宫。上素少疾,及疾作日......即遣中使持符召今上还京。至淮安,用事者矫诏即还。上不之知也,疾亟问左右曰:第四子来未?言不及他。

至于建文帝,朱棣则说,建文帝是矫诏登基,是篡位,是乱臣贼子。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乙酉,太祖崩。是夜即歛,七日而葬。皇太孙遂矫诏嗣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

因此朱棣靖难成功后,将建文帝的年号给废了,将建文年间改称洪武三十二年至洪武三十五年。

诏:“今年以洪武三十五年为纪,明年为永乐元年。”

因此,朱棣认为他继位那年是朱元璋洪武三十五年,至于建文,根本没有这个年号,而建文帝,只是乱臣贼子罢了。

对于朱棣而言,太宗和成祖两个庙号哪个含金量更高? - 天天要闻

朱允炆剧照

故而朱棣的法统和所谓“奉旨靖难”或是“勤王室,清君侧”都没有关系,在朱棣这里,建文帝的法统自始至终都是被否定的。也就是说,朱棣认为,朱允炆当皇帝本身就不合法,皇位原本就是朱棣的,他只不过是将皇位从乱臣贼子手中夺回来了。

在这一法统中,朱元璋和朱棣就是一个正常的父死子继的关系。

就像南宋大臣说的,赵构继承宋徽宗的皇位,所以称‘宗’,而刘秀自己打江山没继承汉平帝,所以称‘祖’。而朱棣看来,自己的法统并非源自推翻朱允炆,而是源自朱元璋的传位。所以,朱棣肯定会认为自己叫‘宗’合适。

当然,历史上也有不少政权,正常继位的皇帝也称‘祖’,比如说,曹魏烈祖曹叡南齐世祖萧赜、陈世祖陈蒨等等。但是在南北朝以后,这样的情况就没有了,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这么多朝代,称‘祖’的都只有开国皇帝(杨广的隋世祖庙号是杨侗所上,不为后世承认),以及追尊的皇帝们。

那对于非开国皇帝而言,最好的庙号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太宗’。

用过这个庙号的皇帝。一个千古贤君的典范唐太宗李世民,再一个儒家理想的最佳皇帝汉太宗刘恒,就已奠定了‘太宗’庙号独一档的含金量。即便是赵光义这种不怎么样的,在宋朝人看来也是“混一区夏”的有大功的皇帝。

对于朱棣而言,太宗和成祖两个庙号哪个含金量更高? - 天天要闻

而相比‘太宗’,‘成祖’就是一个怎么看怎么奇怪的庙号。

因为历史上这么多朝代、这么多皇帝,也就朱棣一个人用了‘成祖’这个庙号,没有别的人用过。也就是说,‘成祖’庙号完全就是嘉靖帝的发明,没有任何先例,也没有任何后例。

而且‘成祖’这样一个奇怪庙号也不是嘉靖朝的大臣给换上的,他们建议用‘烈祖’这个庙号。

夏言拟称烈祖孝皇帝,上改为成祖,与睿宗主同入庙,盖上亦虑后世以亲尽议祧,故并尊二祖。

‘烈祖’这个庙号很正常,曹叡、拓跋珪、成吉思汗的父亲等都用的是这个庙号,加上魏烈祖曹叡也属于非开国皇帝称‘祖’的情况,应当说夏言他们拟定的‘烈祖’还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嘉靖他不同意,他给改成‘成祖’了,为啥一定要创造一个‘成祖’呢?

一方面是为了给自己的亲爹入太庙做准备,另一方面嘉靖认为自己和永乐大帝一样,都是外系藩王入京当皇帝的,而永乐大帝是大明藩王入京当皇帝的第一人,这开创了外系藩王入京当皇帝的先例,从永乐以后的所有大明皇帝都是他的子孙,因此他可以称为祖,但是这样一改就坐实了朱棣是篡位,自己把大哥朱标一脉给灭了,重新开宗立派。

成是创新圆满的意思,也有变革更改杀伐而取得功绩的意思,孤立地看意思挺好,但结合后继之君的身份来看就特别别扭,有一种既做贼又颂功的不伦不类的的矛盾。

对于朱棣而言,太宗和成祖两个庙号哪个含金量更高? - 天天要闻

嘉靖帝剧照

因此,对于朱棣而言,肯定是明太宗这个庙号含金量更高。

首先一点,朱棣称‘祖’就不合适,隋唐以降就没有非开国皇帝的庙号叫‘祖’的。

第二点,‘太宗’本就是含金量最高的庙号之一,和刘恒、李世民并肩,朱棣不会不喜欢‘太宗’庙号。

第三点,如果真用‘烈祖’倒也还算正常,嘉靖偏偏给来了一个没人用过的‘成祖’,在法统上处于道义低位,更是有巨大政治风险的存在。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刘备表明自已是中山靖王之后,会有人质疑他吗? - 天天要闻

刘备表明自已是中山靖王之后,会有人质疑他吗?

其实造假的成分不高,虽然这样可以提高刘备的身份地位,可能代表什么呢,毕竟当时的汉王朝已经日落西山了。那刘备表明自已是中山靖王之后,会有人质疑他吗?我觉得不会,下面我讲几点,大家探讨一下。第一点,中山靖王是谁,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清中期的清军——从乾隆朝对外战争看清军精锐战斗力 - 天天要闻

清中期的清军——从乾隆朝对外战争看清军精锐战斗力

首先,要明确一点,本文分析的是外战,而非内战(镇压农民军起义、镇压土司叛乱等)。因为只有对外战争,才能看出清军与当时东亚范围的一流外军之间的战斗力对比。我们拿乾隆朝最难打、最硬核的两场关键对外战争看清军的真实战斗力。
历史上有哪些张姓建立的王朝 - 天天要闻

历史上有哪些张姓建立的王朝

#历史上有哪些张姓建立的王朝?#​这是头条君发给我的一个问题,可能是因为我今天发了一篇“张姓的由来”文章的缘故吧。那我就再就这个题目写一篇文章。张姓,曾经是我国的第一大姓氏,2023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是我国人口的第三大姓,仅次于李姓与王姓。
张姓的由来 - 天天要闻

张姓的由来

姓张的朋友和家人有姓张的朋友,对张姓的由来可能会有兴趣。据说,古代张姓有三个来源:相传少吴有个儿子叫挥,他通过观察弧矢星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弓,因此被封为弓王,专管制造弓箭,并被赐姓为张。另一支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解侯,字张,他的子孙们以
魏晋南北朝真的很黑暗么? - 天天要闻

魏晋南北朝真的很黑暗么?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横跨了东汉末年到隋朝建立前夕。实际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有黑暗的一面,也有辉煌和进步的一面。
太平天国重要历史遗迹,因曾是英王陈玉成府邸而得名,就在安庆 - 天天要闻

太平天国重要历史遗迹,因曾是英王陈玉成府邸而得名,就在安庆

众所周知,古城安庆作为长江中下游的沿岸城市,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千年古城、百年省会”之美誉,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称。作为我国唯一由国务院单独特批通过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境内至今保留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不乏一些特色古建筑。今天打卡的安庆英王府,就是安庆最具代表性的...
日本摄影师镜头里30年代中国景象 - 天天要闻

日本摄影师镜头里30年代中国景象

一张照片,一段个人物,一段故事。挖掘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展现老照片的魅力,让尘封在时间尘土里的老照片重新焕发光彩。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今天这组老照片选自《亚东印画辑》是一位日本摄影师拍的,拍摄时间大概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