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一农村老头独自来到中南海门口,问警卫员:老朱在不在?

2022年06月28日19:15:05 历史 1502

1960年的秋天,一位罗老汉背上了行囊,一路舟车劳顿,从湖北赶到北京。

到了北京以后,他直奔中南海。当时有许多警卫员将他拦住,只见他丝毫没有露怯,甚至大喊“老朱呢,我要找老朱!”

罗老汉口中的老朱,便是朱德朱司令。

1960年,一农村老头独自来到中南海门口,问警卫员:老朱在不在? - 天天要闻

究竟罗老汉是何来头?他和朱司令之间是什么关系,此次来到北京中南海所为何事呢?

上北京的罗老汉

1960年,我国部分地区遇到了严重的干旱,田地里的庄稼都旱死了,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度下降,许多百姓的生计都成了问题,有的甚至食不果腹。

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这宛若新生儿的新中国,不仅要面对国内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产业单一的困境,又要面对国际上的挑衅和抗美援朝的战争,这内忧外患的十年中国走的每一步都异常艰辛。

如今又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庄稼地里颗粒无收,罗老汉所在的湖北省咸宁县,已经开始闹起了饥荒,甚至还出现了饿死人的事情。

罗老汉忧心忡忡,担心眼前的局面会一发不可收拾。

1960年,一农村老头独自来到中南海门口,问警卫员:老朱在不在? - 天天要闻

一天夜里,他坐在院子里一边抽着烟,一边望着北方。妻子喊他睡觉他也不睡,几支烟下肚后罗老汉突然起身进屋开始收拾东西。

妻子问:‘收拾衣服做什么?’

罗老汉说:“我要上北京。”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罗老汉就拿着只装有几件衣服的包袱,踏上了去北京的路。

湖北咸宁距离北京还是很远的,罗老汉一路舟车劳顿,总算到达了目的地。

可一下车便晕头转向,北京太大了,路四通八达,他只知道他要找的人在中南海,可是却不知道怎么走。

没办法只好一路打听,几番周折终于是看见了刻有“为人民服务”大字的大门。罗老汉大喜,拍着大腿喊着:“找到了,找到了。”

众所周知,中南海是领导人们日常办公的地方,门口都有警卫员看管,一般人是不给进入的。

1960年,一农村老头独自来到中南海门口,问警卫员:老朱在不在? - 天天要闻


当老罗迎面一路张望着靠近大门时,警卫员早就注意到他,虽然罗老汉一看就不是什么坏人,可是面对这样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他们还是要有所警觉的。

于是,当罗老汉想要进去时,警卫员直接拦下了他,并说:“同志,不好意思,这里不能进去参观。”以听这话罗老汉急了:“我不是来参观的,我来找人。”

“您要找谁?”警卫员再次询问。

“我找老朱,老朱在吗?”

中南海里姓朱的可不是一个两个,看到小伙子一脸疑惑的样子,罗老汉没等人家发问就补充道:“老朱,就是朱德,朱司令呀。我找他有事汇报”

警卫员看了看眼前的老汉,一时之间也不知什么情况,但是能够如此亲密地称呼朱司令为老朱的,必然关系不一般,也可能是什么远房亲戚呢。

1960年,一农村老头独自来到中南海门口,问警卫员:老朱在不在? - 天天要闻

想着便喊人带老汉到值班室,拨通了办公室的电话,请求上级指示。得到的答复是:“立即带老人到秘书长罗瑞卿的办公室。”

这位罗瑞卿秘书长可不是咱们现在说的普通秘书,他是中央军委秘书长,并且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一职。

因为当天朱德司令正好有事外出,于是便由罗瑞卿来接见罗老汉。

一进门,罗瑞卿便热情地上前打招呼,看样子眼前的这位老汉不光认识朱司令,还和罗秘书长也非常熟悉。那么他到底是谁?为什么会熟识这么多领导人?

事实上老汉与地中海领导的交情,从红军长征时就存在了,它不仅熟识罗瑞卿与朱德,和彭德怀也都有着过命的交情。

庄稼汉老罗

老汉名叫罗忠文,1897年出生在湖北咸宁县的罗家嘴村。

1960年,一农村老头独自来到中南海门口,问警卫员:老朱在不在? - 天天要闻

罗文生家境贫寒,家中有三个弟弟,罗忠文是老大,这样的家庭可想而知负担有多重。

家里的生计,全靠给地主家做长工挣得那点钱维持。

旧社会的“有钱人“就是地主,虽然现在的有钱人也会瞧不起穷人,可是旧社会的“有钱人”却比今天的有钱人可恶一百倍。

在罗忠文幼小的心中,地主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魔鬼”,经常对着他们这些长工打骂侮辱。

所以罗文生很早就懂事了,经常帮着家里干活,再大一点,就出门跟着父亲一起做长工,挣钱补贴家用。

像他们这样没土地的人家,只能靠力气给地主家干活混饭吃的比比皆是。

也是因为家境贫寒,罗忠文从小就没读过什么书,最多不能算是文盲而已。

1960年,一农村老头独自来到中南海门口,问警卫员:老朱在不在? - 天天要闻

1926年,农民运动的风潮刮到了咸宁,罗忠文第一次接触到“平等”“自由”的思想。

原来并不是谁一生下来就是农民,谁一生下来就是地主;原来还有革命这条路,可以帮助他们摆脱现在的命运。

他对这不公平的社会充满了憎恨,解放军的到来,让罗忠文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他积极加入农民协会,成为一名农民军和大家一起打地主搞革命。

正式成为红军一员

随着加入农民协会的人越来越多,农民兵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1932年,农民军被正式编入红军,红军在咸阳一边为穷苦的百姓做主,一边打地主分田地,罗忠文看到红军的所作所为后,深感震撼。

于是便主动加入了红军,并被编入了红军第三师,跟随部队在湖北一带活动。

1960年,一农村老头独自来到中南海门口,问警卫员:老朱在不在? - 天天要闻

因为罗忠文从小就跟着父母做长工,什么苦都吃过,又加上之前在农民军中,学到的军事经验,很快便适应了红军的生活。

可是好景不长,由于红军的成长速度太快,几次革命都颇有成效,因此引起了国名党的戒心,一路对着他们穷追猛打。

无奈之下,罗忠文只好跟着红军开始了长征

长征路途遥远,条件艰苦,罗忠文凭借自己过硬的身体素质,在长征路上,一路照顾老弱病残,从不喊累叫苦。

这一路上罗忠文的憨厚与吃苦耐劳,不仅同行的战友看在眼里,部队的领导也是记忆犹新。

于是在1937年,红军到达陕北后,他被点名给八路军总司令部当炊事员,专门负责领导的伙食。

有人会说炊事员只是个做饭的,有什么好当的。

1960年,一农村老头独自来到中南海门口,问警卫员:老朱在不在? - 天天要闻

可是能被点名负责领导伙食的人,又怎么会没经过层层考虑呢?

毕竟罗忠文是给朱德等重要领导做饭,接触的食材如果稍有不仔细或者被有心之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更重要的是,罗忠文平时负责做饭,可是每当遇到敌情时,罗忠文还要披甲上阵,参与作战,可以说是身兼数职责任重大。

不一般的炊事员

一次,日军与我军狭路相逢,既然躲不掉那就正面迎击吧,可是敌我之间实力悬殊只好让平时拿菜刀与锅铲的罗忠文,也跟着部队一起冲锋。

别看平时罗忠文会做菜,这突然扛起枪打起仗来也是毫不含糊,一连击毙了许多敌人。

但是打仗不是光靠一个人的勇猛,就能取胜的。面对火力全开的敌军,激战数天的罗忠文的不仅身受重伤,还与大部队失联。

1960年,一农村老头独自来到中南海门口,问警卫员:老朱在不在? - 天天要闻

当时又累又困的罗忠文强打着精神,环顾了四周,身边都是尸体,有敌人的也有战友的,经过片刻的思考他便做了一个大胆地决定:在死人堆里装死人!

因为他太累了,又受了伤走也走不远,如果强行寻找部队,很可能暴露身份连累部队,弄不好还会搭上一条命。

于是他便决定“睡”上一觉,等躲过了敌人的搜索再去找大部队。

这一睡就是两天两夜,好在他平时的表现,以及憨厚老实的性格深得朱德的喜爱。当朱德发现这个他平时爱开玩笑的小炊事员不见了,便赶紧派人去找。

既然死亡名单里没有他,那么就是失散了。

当战友发现罗忠文时,他已经失血过多昏迷了,醒来时看见自己已经在部队的老罗,激动得不行。

又得知是朱德朱司令派人救了自己,便在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找机会报答朱司令。而这个机会很快便到来了。

1960年,一农村老头独自来到中南海门口,问警卫员:老朱在不在? - 天天要闻

为报恩背朱德渡河

十万里长征路途艰险,为了躲避追击和保存实力,很多时候都得避开大路,改走一些水路或者山路。

一次紧急转移过程中,路上遇见一条大河,河水湍急,可是沿岸找了许久,都没有见到桥。

时间不等人,战士们为了在规定的时间赶到集合地,只能冒着危险渡河。

可是朱德不会水,又加上年纪大了,强行下水怕有危险。

就在大家犯难时,罗忠文突然站了出来:“我水性好,可以背朱司令过河。”

事实上会游泳的战士不少,可是过这么湍急的河,再背一个人,而且还是领导,责任重大,很多人都有所顾虑。

但是罗忠文丝毫不胆怯,他的勇气让部队的难题迎刃而解。

就这样罗忠文靠着精湛的游泳技术,背着老朱成功渡了河。

过河后看着气喘吁吁的罗忠文,朱德很是过意不去。

1960年,一农村老头独自来到中南海门口,问警卫员:老朱在不在? - 天天要闻

罗忠文憨笑着说:“您在战场上捡回我一条命,我背您过个河算什么”。通过这一次的渡河,也让朱德与罗忠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一个特殊的文件包

而罗忠文与彭德怀的交情还得从抗日战争说起。

1938年,国内战事一触即发,日军大举进攻,当时的八路军在山西一带由彭德怀指挥。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军,彭德怀不得不下令撤退。

谁知狡猾的日军提前得到了八路军撤退的消息,一路进行围堵打击。

一天夜里,罗忠文所在的部队受到了伏击,无奈彭德怀只能下令紧急转移,可是战地的落脚点有许多文件来不及销毁,上面记录着重要的情报,一旦落入敌军手中后果难以想象。

情急之下便把所有情报,都塞进了一个文件包交给了罗忠文。

彭德怀告诉罗忠文,这个文件包至关重要决定不能有闪失,罗忠文知道这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二话没说,便扔掉了自己的包裹,背起了重达三十多斤的文件包。

1960年,一农村老头独自来到中南海门口,问警卫员:老朱在不在? - 天天要闻

并向彭德怀承诺:“人在包在!”

罗忠文打小就干的是体力活,三十几斤的公文包对他来说,虽然不算什么,可是行军路上瞬息万变,飞机大炮一顿轰炸后,罗忠文为了掩护公文包只能四处躲避,最后与部队失联。

外面都是日本兵,此时出去自己被抓住不要紧,公文包要是落入敌人手中,自己就算死一千次一万次都不足以弥补。

思前想后,罗忠文决定就躲在山洞里不出去了,等敌人撤了再去寻找大部队。

山洞里没有吃的,也没有水源,饥寒交迫的罗忠文,就一直抱着公文包煎熬了两天两夜。

终于敌人撤离了这片区域,罗忠文这才抓住机会,溜出去追赶大部队。

这一追就是五天,公文包在罗忠文身上,一刻也未离开过,可是放眼望去,一个战友的影子也没见着,此时罗忠文已经达到了体力的极限。

皇天不服苦心人,终于在第六天的时候,罗忠文看见了大部队的踪迹。

1960年,一农村老头独自来到中南海门口,问警卫员:老朱在不在? - 天天要闻

当看到疲惫不堪的罗忠文把文件原封不动地交给彭德怀时,彭德怀百感交集,一边是为文件的失而复得感到高兴,一边是看着眼前面黄肌瘦的老罗心疼不已。

他一直拉着罗忠文的手说:“你能平安回来真是太好了,情报一张也没丢,真是辛苦你了,老罗。” 并吆喝着安排人给他准备了丰盛的吃食,带他下去休息。

事后,彭德怀还多次去看望他,并奖励了罗忠文30元边区币和一面奖旗。

看着这面奖旗罗忠文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些天所受的苦难和辛酸,全部化为了乌有,有的只是对党和组织更坚定的信仰。

罗忠文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时,他已经年过半百,眼看仗已经打完,罗忠文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安心回老家了。

1960年,一农村老头独自来到中南海门口,问警卫员:老朱在不在? - 天天要闻

于是他谢绝了组织上让他留京休养的好意,决定回湖北老家,像一个普通人一样生活。

选择做回农民

解放战争结束后,罗忠文一直在中央的机关食堂里当炊事员,直到1949年,中央机关搬迁至北京。

那时组织上想要安排他在北京休养,可是落叶归根的思想,在罗忠文的脑海里一天比一天根深蒂固,经过多次申请,领导最终还是同意了他回乡的请求。

由于罗忠文当过兵,还立过战功,回到咸宁县后,当地的地方领导想要请他担任乡长,可是都被罗老汉给拒绝了。

彼时的老罗只想在自家的院子,里养点鸡鸭,在田地里种点粮食,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可是勤劳的人总是闲不住,说是年纪大了不愿操心太多,但是看着村里的庄稼不景气,便又主动带着村民们开荒种地, 教授大家自己在部队学习到的知识,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两次上北京

1960年,一农村老头独自来到中南海门口,问警卫员:老朱在不在? - 天天要闻

此时若不是发生了饿死人的事件,罗老汉也不会大老远跑到北京来反应情况。

尽管当时朱德司令不在,可是罗瑞卿听了罗老汉的描述,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于是第一时间向上级打了报告。

经过核实和研究,中央决定向湖北开仓放粮, 这才解决了咸宁的燃眉之急。

除了这一回,罗忠文还亲自上访找过一次,是为了村子里的供电和生产问题。

当时不仅给村子争取来了供电设施,还弄来了一部手扶拖拉机

两次上访都不是为了自己谋福利,而是为了整个咸宁县的百姓。

罗老汉把一生的热情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他不图名,不为利,是真正值得敬佩的老红军老革命 。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我学过!闭环了!带你看14处课本上的祖国宝藏风光 - 天天要闻

我学过!闭环了!带你看14处课本上的祖国宝藏风光

旅游中,最为奇妙的体验之一就是身临一处绝胜风光突然发现它曾是上学时让人头疼的“知识点”当你惊呼“我在课本上学过”的那一刻教育完成了闭环“小时候的文字穿越光阴,变成形象的画面击中了我”今天(5月19日),第十四个中国旅游日带你看14处课本上学过的祖国宝藏风光若你难以体会“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阔,不...
山西工业记忆——“榆次四厂”:山西锦纶厂 - 天天要闻

山西工业记忆——“榆次四厂”:山西锦纶厂

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的“吃、穿、用”问题始终是党中央的头等大事,百姓平时的衣、被、鞋等均需要棉布。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就开始重点发展纺织工业,然而我国的人口基础大,棉布等纺织品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淮南武王墩墓大鼎成功提取!网友:“楚大鼎”更名“楚二鼎”?|新闻早班车 - 天天要闻

淮南武王墩墓大鼎成功提取!网友:“楚大鼎”更名“楚二鼎”?|新闻早班车

她用身体充当临时“靠背”!被这位女警暖到了(人民网)淮南武王墩墓大鼎成功提取!网友:“楚大鼎”更名“楚二鼎”?目前, 淮南武王墩墓椁室考古发掘有序推进,已经提取各类文物3000多件(组),其中青铜器150多件(组)。墓主人可能是他!淮南武王墩墓考古最新成果发布5月18日下午,武王墩墓备受关注的随葬重器——...
辣汤早新闻 | 最新缴费提醒;淮海战役纪念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 天天要闻

辣汤早新闻 | 最新缴费提醒;淮海战役纪念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5月19日 农历四月十二 星期日下面小编带大家走进今天的《辣汤早新闻》今日天气今天晴到多云南到东南风4到5级气温20℃到34℃徐州要闻2024年淮海经济区青少年U系列篮球联赛在徐州盛大开幕5月18日,2024年淮海经济区青少年U系列篮球联赛在徐州工程学院体育馆盛大开幕。吸引了无锡市、临沂市、淮北市、昆山...
铜川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 天天要闻

铜川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2024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强调了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随着博物馆事业持续发展,博物馆教育、研究职能进一步发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铜川博物馆作为综合性博物馆,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推动文物资源活...
庆余年2:看懂范闲的两大冒险动作,才明白庆帝为何不杀他 - 天天要闻

庆余年2:看懂范闲的两大冒险动作,才明白庆帝为何不杀他

范闲意外当上了监察院一处处长。从北齐返回途中,二皇子派人要杀范闲,情急之下,范闲假死,骗过了所有人,包括庆帝。当听到“噩耗”,庆帝甚至连鞋都没穿,就跑到大殿专门听侯公公的汇报。然而事实上,范闲根本没死。没死就是假死。假死就是欺君。一直以来,欺君之罪,是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