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毛主席一直都以“背头”的形象示人,两鬓的头发较短,露出耳朵,看起来格外精神且庄重。
这是毛主席的专职理发师钱水桃设计的,从1959年开始,毛主席就一直保持着这个发型。
就连毛主席在天安门城墙上的巨幅画像,也都是这个发型。
然而,为毛主席理发最多的,却不是钱水桃,而是周福明。
从1960年开始,他一共为毛主席理了17年的头发。
在毛主席身边的卫士相继离开之后,周福明又负责起了毛主席的日常生活。
当毛主席逝世之后,周福明跪着为毛主席理了最后一次发。
看着饱受病痛折磨的毛主席,他不禁痛哭流涕起来。
从此之后,周明福便将自己的工具收了起来,再也没有为别人理过发。
周福明是如何来到毛主席身边的?
他与毛主席之前又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呢?
为神秘“外宾”理发
自古以来,扬州人就以三把刀扬名于天下,其一是厨刀,扬州菜素以精工细作著称,这也就意味着对厨刀的要求极高,而扬州的厨刀就刚好满足了这一要求。
其二是修脚刀,扬州的修脚刀堪称一绝,全国的各个浴城,也都把“扬州修脚刀”作为招牌。
一些修脚老师傅,不仅能将修脚技艺玩得出神入化,甚至还能配合各种中药材为客人治疗脚疾。
而这第三把刀,就是理发刀。
从满清入主中原,“剃发易服”命令起,就催生出了剃头匠这个新职业。
当年乾隆帝南巡时,被扬州剃头师傅“七十二刀半”的技艺所惊奇,并御赐“一品刀”。自此,扬州理发刀的名声闻名于世。
周福明就来自于这里,并耳濡目染地掌握了理发的手艺。
当他来到杭州之后,在一家理发店里工作。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周福明就是理发行业的顶尖人物。
1959年,他被推举为行业的“青年标兵”。通过这次评选,他也有了不一般的经历。
12月26日,距离春节也剩不了多长时间了,因此大家都会去理个发,以崭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一年。
从这天早上开始,店里的顾客就络绎不绝,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到了上午十一点多,店里来了一位客人,在他的自我介绍下,周福明才知道他是当地的赵书记。
紧接着,这位赵书记便问他:“小周师傅,你理发大概要多久,半个小时够吗?”
周福明一听这话,点了点头:“没问题。”
他也剪了那么长时间的头发了,半个小时肯定能解决掉。
随后,周福明被领到办公室里,这里早已有两个人等着他:“现在杭州饭店有一位‘外宾’要理发,组织上决定派你去,你快收拾收拾带上工具跟我们走吧。”
理发箱
到了这时,周福明其实有些疑惑,难道饭店没有专门的理发工具吗,怎么还要他自己带呢?
但是,他也没怎么多想,连忙带上自己的工具就出了门。
过了一会儿,周福明被带到了汪庄。
这里原本是一位茶商的住所,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便成为了浙江省委的接待处。
周福明被安排在一间接待室里,正当他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位年轻人陪着一位老者推开了门,只见年轻人说道:“我想请您为首长理个发。”
原来,这位老者是省公安厅的厅长王芳,这还是周福明第一次为“大人物”理发,虽然有些紧张,但是他还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几个人进来,想请周福明为他们理发。
通过交谈,一个人还称自己是李卫士长。
只不过,周福明之前并没有和这些人打过交道,因此自然不知道眼前这位正是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
李银桥
然而,在周福明理发的时候,这些人都在不停地问他问题,例如“给生人理发会紧张吗?”要不就是“半个小时之内能理完发吗?”
好在,周福明技艺高超,尽管一直在回答问题,但他的双手也都没停下,并且还都按照要求完成了。
当理完发之后,王芳他们几个看着镜子,都满意地点了点头。
就在周福明以为自己可以离开的时候,他却又被留了下来。
这下,周福明心中的疑惑更重了:他们刚刚是在试探我,可是这又是为什么呢?
为毛主席理发
到了晚上10点多,周福明再次被接走,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他心中不免困惑。
毛主席与李银桥
当车停下之后,周福明才看到,前来迎接他的正是今天下午要他理发的李卫士长:
“小周师傅,我是李银桥,咱们今天下午见过的。我今天请你来,是想让你为毛主席理发。”
原来,毛主席今天要理发,这本来不是件难事,因为专门为他理发的钱水桃也在杭州。
钱水桃(左一)
不幸的是,小钱师傅发了高烧, 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再找一个新的理发师,而刚刚成为“行业标兵”的周福明就被选中了。
然而,这个消息却让周福明蒙了,为毛主席理发?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
而李银桥也看出了对方的忐忑:“小周师傅,你不用紧张,就按你平时理发来就行。但是有一点,那就是为主席理发要又快又好。”
直到这时,周福明才缓了过来,他强压住内心的喜悦,跟随着李银桥往里面走去。
周福明还有一个困惑,那就是等会儿见了毛主席,应该怎么称呼才好?于是,他便向李银桥请教这个问题。
闻言,李银桥笑着告诉他:“没事,就跟大家一样叫‘毛主席’就行。”
周福明一想到能给伟大领袖理发,他就不由自主地激动。
等了没多久,毛主席就从另一扇门走了出来。
只见毛主席身穿一件长布睡衣,脚上蹬着一双黑布鞋,手中还拿着一本书。
在灯光的映衬下,毛主席看起来格外精神抖擞,他甚至主动朝周福明伸出了右手。
周福明也抓紧时间走了两步,握住了毛主席的双手:“毛主席,您好!”
周福明与毛主席
毛主席看了周福明一阵,和蔼地说道:“你就是小周师傅吧?”
周福明连连点头:“是的,您叫我小周就行。”
谁料,毛主席却说:“那可不行,你毕竟是师傅嘛。”
当毛主席坐下之后,其他工作人员便都离开了,按照主席的要求,这次不洗头,只理发。
周福明打开工具箱的时候,毛主席也翻开了自己带来的那本书,而周福明朝那边瞥了一眼,原来是一本线装的《二十四史》。
可以说,这次理发是周福明人生中最紧张的一次了,为了让毛主席安心看书,他便决定随着主席看书的姿势理发。
当时是冬天,周福明本来穿了一件大厚棉袄来御寒,但是出于紧张,再加上游泳馆的热气,他干脆只穿一件单薄衬衣为主席理发。
只不过,他的这个举动也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
毛主席将书放到一旁,同周福明聊起了天。在交谈中,周福明的紧张情绪也逐渐消散。
很快,就该为毛主席修面了。
周福明突然发现,毛主席吹了一口气,把腮帮子鼓了起来,他很快就意识到,这是毛主席为了让他刮胡子更方便才做出的动作。
周福明急忙说道:“毛主席,您放松就好,我用两个手指头撑一下就能刮好的。”
仅仅用了20分钟左右,周福明就干净利落地为毛主席理了发、刮了胡子。
毛主席起身之后,先是向周福明道了谢。
在得知周福明会游泳之后,又邀请他同自己一起游泳。
周福明怎么也没料到,自己不仅能为毛主席理发,甚至还能跟他老人家一同游泳,这对自己来说,是多么至高无上的荣耀啊。
由于毛主席的行程需要保密,周福明便住进了汪庄。
每次毛主席需要理发的时候,便把周明福接过去。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毛主席告诉周福明:“小周,我想让你跟我去北京给我理发,你回去跟你们领导以及你爱人商量一下行不行?”
周福明没有丝毫犹豫:“我都听主席的。”
其实,周福明能被主席看中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之前在北京的时候,警卫局也给毛主席找了一位年轻的理发师。
或许是因为毛主席的威望,这位理发师也是既紧张又激动。
等到了为毛主席刮胡子的时候,那位理发师拿着刮胡刀的手居然不由自主地抖动了起来。
虽然毛主席也是在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但是再怎么说他也是一位老人,面对近在咫尺的一把颤抖的刀,任谁心里都不是滋味。
而这次,周福明理发技术不赖,再加上他的背景没有任何问题,甚至个人思想也极力向党组织靠拢,年纪轻轻就是一位预备党员了,被毛主席选中也不足为奇。
就这样,到了1960年4月,周福明便跟随毛主席北上,从此开启了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
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
一开始的时候,周福明在中南海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毛主席理发。
毛主席告诉他:“剪头发的时候,你办你的公,我办我的公,咱们两个谁也不打扰谁。”
之所以有这样的要求,是因为毛主席总是利用各种时间来学习,就连在理发的时候也不例外,而且看到有趣的情节时,他的头还会前俯后仰,这也就对理发师的技艺有着极高的要求。
慢慢地,周福明逐渐地掌握了技巧,跟着毛主席的姿势来理发。
后来,他还对毛主席的发型进行了一些小小的改进。本来,毛主席原来的发型两鬓有些短,显得有些刻板。
周福明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将主席鬓角的头发留长一些,然后向后梳。
这样的话,毛主席的脸型就看起来丰满了一些,比原来更自然了。
当看到自己的新发型后,毛主席也满意地点了点头,夸赞周福明“不愧是理发师出身”。
从此之后,毛主席就一直以这样的发型延续下去。
每次理完发之后,都要吹头发来固定发型。
可是,毛主席却不喜欢用吹风机。另外,毛主席虽然每隔几天就会理一次发,但是洗头却是一个月两次。
等到了70年代之后,毛主席年纪大了,更是不愿意洗头。那么,周福明就要想办法来为毛主席固定发型。
苦恼了一阵之后,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那就是在为毛主席理完发之后,先用热毛巾敷一会儿,然后再用篦子仔细地将头发篦顺。
这样一来,即使不用洗头发和吹风,也能让毛主席的头发固定起来。
到了1961年,毛主席专门同周福明谈话:“小周,你看你一周也才给我理两三次头发,其他的时候都没事干。要我说,你也可以做做其他工作嘛。”
毛主席与工作人员
当时,毛主席身边一共有七个卫士,除了一位卫士长要安排工作以外,其他的两人一组,负责毛主席的一切生活问题。
周福明虽然没有参与卫士值班,但是也经常会帮他们打打下手,例如给毛主席开饭、负责内勤事务等。
这年年底的时候,本来负责毛主席日常生活的卫士们都被调到了其他地方,值班卫士就只剩下了一个人。
1962年,毛主席去北戴河办公,这次,周福明按往常一样理发的时候,毛主席叮嘱他:“小周,你今天陪我一起吃晚饭,然后参与值班吧。”
周福明知道,这也就说明,他以后又多了一个身份,那就是毛主席的卫士,他身上的担子,也就更重了。
由于毛主席在战争时期养成了“夜战”的习惯,这也就导致毛主席大部分时候都选择晚上办公。
而周福明为了适应主席的作息,一般都是白天休息,晚上再跟主席办公。
另外,毛主席偶尔会出现睡不着的状况,于是,周福明去自学了按摩,好让毛主席能够放松一些,更快地进入睡眠状态。
1963年,毛主席身边的卫士只剩下了周福明一人。
毛主席告诉他:“小周,现在小张也走了。我看你也挺能干的,那就麻烦你来替我管这个家。”
对于身上的担子,周福明一方面无比激动,毕竟这意味着毛主席对他的信任。
与此同时,他也不禁担忧,要是自己出了一点错误,别说会影响毛主席的形象,自己又如何对党和人民交代呢?
他便向毛主席问道:“主席,我从来没做过,能行吗?”
周福明手拿与毛主席的合影照
毛主席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放心,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紧接着,毛主席又补充道:“这里的工作不容易,以后还得靠你辛苦一些了。”
毛主席的这番话,给了周福明莫大的鼓励,也让他成了为毛主席工作最久的理发师。
为毛主席守家
1976年,毛主席的身体愈发不适,到了后来,只能在医院的病床上躺着。
到了这个时候,周福明也不能为毛主席理发了,只能靠医务人员将毛主席长长的头发一点点地剪掉。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因病逝世,得知这个噩耗的时候,周福明愣到了那里,他知道毛主席已经处于弥留之际了,但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
想起与毛主席相处的点点滴滴,周福明悲痛欲绝,不敢相信这个消息。
等彻底缓过来之后,周福明向周总理提出了申请:“我为毛主席理了十几年的头发,想再为主席做好最后一次工作。”
一直等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多,没合眼的周福明才等来了请求批准的消息。
当看到毛主席安详地躺在那里,周福明的鼻头不禁一酸,从他来到毛主席身边起,他又何曾见过毛主席睡得如此安稳。
周福明为毛主席的蜡像梳头
直到现在,毛主席才终于不用为人民考虑,而是踏实地睡上一觉,而他又怎么忍心打扰呢?
周福明轻声说道:“主席,您放心吧,我决不会打扰您睡觉的。”
当他的推子轻轻地落到毛主席的头发上时,周福明仿佛回到了之前,毛主席坐在椅子上看书,而他则在那里为毛主席理发。
当为毛主席理完最后一次发,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从眼眶里涌了出来。
在毛主席逝世之后,周福明本可以去办公室工作,但是他主动找到了领导,申请去管理毛主席的故居。
可是,对于他的这一申请,领导却也犯了难。
没有这个先例不说,也实在是没办法给他发放工资。
然而,周福明却表了态:“我是自愿给毛主席当管家的,就算没钱也要干。”
毕竟,他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17年,在这段日子里,毛主席也总是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这些卫士们。
当初,周福明的孩子身患败血症,命悬一线,就是毛主席从稿费中抽出了500元交给周福明,才将孩子做了手术。
可以说,在毛主席身边的同志们,凡是有任何的困难,毛主席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
就这样,周福明便一直担任着管理毛主席故居的工作,向人们介绍毛主席的丰功伟绩。
2022年4月4日,周福明在北京逝世,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使命,去追随自己最敬佩的毛主席。
参考文献:
秘书工作:走进丰泽园——记毛主席的生活管理员周福明
新湘评论:理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