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 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四年。
司马炎结束了三国纷争时代,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延续晋朝,史称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中原汉地。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北方南迁的汉人将先进技术带入江南,进一步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晋朝经历154年最后灭亡,而皇帝出现了15位,为什么晋朝没有出现汉唐盛世的景象呢?而且一直是在战乱和朝廷纷争中走过来的,那是什么原因导致晋朝最终的灭亡呢?根源在哪?
一、皇帝的昏庸无度,残酷的奴役 西晋自建立起,已经失去了新建王朝的朝气,统治者都是世代高官贵族,对百姓的欺压毫不留情,而且农业赋税比三国时期更加繁重,晋武帝司马炎更是放纵这种恶行,开国皇帝都没做好,后面的更别说了,这样也就造成朝廷风气的腐朽。不论对汉族,还是胡族的百姓,这些达官贵族都各显自己的压迫之能,由此可想当时百姓们的处境。
二、诸侯实权过大 司马懿、司马昭家族能够篡夺曹魏江山,也因为曹魏宗室实力慢慢变弱,因而他们也无法对司马家族形成牵制。晋武帝司马炎刚刚称帝后不久,便将其祖司马懿以下宗室子弟均封为王,以郡为国,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军;邑万户为次国,置上军、下军,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兵千五百人。爵位世袭,垄断当地官位,这样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增大,这也是造成“八王之乱”的直接原因。
三、胡人内迁数量增多 东汉以来,随着匈奴的分裂,西部、北部少数民族便已经开始了内迁。早在曹魏时期,由于三国常年的战乱,造成人口的急剧下降,为了充实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于是经常招引乃至强制少数民族内迁。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导致北方胡人数量剧增,甚至于已经超越了北方汉人的人数。胡人的大量内迁,民族矛盾越发突显,为之后的“五胡乱华”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