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期,朱元璋手下的十员大将,个个彪悍

2021年10月02日23:41:07 历史 1822


明朝初期,朱元璋手下的十员大将,个个彪悍 - 天天要闻

徐达徐魏公,1332年-1385年),汉族,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位列开国“六王”之首。同时徐达也是明成祖朱棣的岳父,明仁宗朱高炽的外祖父。


明朝初期,朱元璋手下的十员大将,个个彪悍 - 天天要闻

2讨伐将军李文忠李文忠(1339年-1384年),字思本,小名保儿江苏盱眙人(今安徽明光),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明朝开国的著名将领、谋臣。


明朝初期,朱元璋手下的十员大将,个个彪悍 - 天天要闻

3最猛守城将军朱文正,也是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1336-1365年)明朝开国名将。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子,朱元璋集团的核心人物,曾任全军最高衙门“大都督府”的大都督。他的父亲是朱元璋大哥朱兴隆(南昌王)。

明朝初期,朱元璋手下的十员大将,个个彪悍 - 天天要闻

4战无不胜将军傅友德,生年不祥-1394去世),明朝开国名将。汉族,宿州相城人(今安徽淮北),迁居砀山(今属安徽)。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论功行赏,晋封傅友德为颍国公,封太子太师,食禄三千石,再次授予免死和世袭铁券,被朱元璋称为:“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


明朝初期,朱元璋手下的十员大将,个个彪悍 - 天天要闻

5邓愈(1337~1377年),原名邓友德,字伯颜,泗州虹县(今安徽省泗县)人。明朝开国名将。1370年(洪武三年)跟随徐达远征甘肃,击败北元军队,招降吐蕃、乌斯藏诸部。晋封为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


明朝初期,朱元璋手下的十员大将,个个彪悍 - 天天要闻

6最猛的将军冯胜,明朝开国名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冯国用的弟弟,安徽定远人。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的势力。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


明朝初期,朱元璋手下的十员大将,个个彪悍 - 天天要闻

7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信国公。洪武十七年(1385年),巡视海防。洪武二十年(1388年),在浙江沿海先后设卫所城59处﹐使倭寇不得轻入。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告老还乡,赐第凤阳。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因病去世,是少数明初开国功臣能得以善终者。追封东瓯王,谥号“襄武”。

明朝初期,朱元璋手下的十员大将,个个彪悍 - 天天要闻

8西平候沐英(1344年—1392年),字文英,汉族,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明太祖朱元璋的养子。


明朝初期,朱元璋手下的十员大将,个个彪悍 - 天天要闻

9最猛先锋将军常遇春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

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


明朝初期,朱元璋手下的十员大将,个个彪悍 - 天天要闻

10铁血将军蓝玉,蓝玉明朝开国名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

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永昌侯,洪武二十年(1387年)拜征虏大将军。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拜大将军、凉国公。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民国将领之川军夏首勋 - 天天要闻

民国将领之川军夏首勋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混战,刘湘和刘文辉这对叔侄爆发了“二刘之战”,这场战争也是民国四川境内最大的内战,最终刘湘取得胜利,坐上“四川王”宝座。
吐蕃攻陷长安与代宗出逃始末 - 天天要闻

吐蕃攻陷长安与代宗出逃始末

安史之乱(755—763年)后,唐朝国力大损,西北边防空虚,吐蕃趁机大举东侵,最终于763年攻陷长安,迫使唐代宗李豫仓皇出逃。这一事件不仅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转折,也暴露了唐廷内政与军事的深层危机。
回纥与安史之乱:雪中送炭背后的趁火打劫 - 天天要闻

回纥与安史之乱:雪中送炭背后的趁火打劫

在安史之乱这场决定唐朝命运的内战中,回纥(后称回鹘)的介入如同一把双刃剑——其精锐骑兵为唐廷提供了关键战力,但每一次“救援”背后都暗含高昂代价。 从洛阳城的劫掠到“绢马贸易”的压榨,回纥的参与深刻暴露了唐王朝的虚弱,也埋下了中晚唐财政崩溃的
跨越时空 AI让81岁老人和她19岁的哥哥“重逢” - 天天要闻

跨越时空 AI让81岁老人和她19岁的哥哥“重逢”

在安徽芜湖市南陵县有个家发镇,是以志愿军特等功臣李家发烈士的名字命名的。1953年,李家发在朝鲜战场上英勇牺牲时,年仅19岁。如今,70多年过去了,李家发最小的妹妹李家英,希望再走进李家发烈士曾经所在的部队,在哥哥的营房里,与记忆中那个保家卫国的身影,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前段时间,总台记者陪同老人完成了...
四川雅安汉阙百年历史老照片合集更新 - 天天要闻

四川雅安汉阙百年历史老照片合集更新

沙畹1907年的高颐阙拓印上部分沙畹1907年的高颐阙拓印下部分沙畹1907年的高颐阙拓印1914年谢阁兰拍摄的高颐阙照片部分截图高君颂碑 1914年网络图 碑拓印目前国内历史上对雅安汉阙拍摄(研究)较为出名的人物,一位是1914年第二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