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也做过这样的聪明事,范仲淹表示自叹不如

2021年10月02日15:15:02 历史 1552

秦桧是南宋初年的宰相,“主和派”的代表。因为他力主向金国进贡,求和,同时打压和迫害“主战派”,因此也被认为是大奸臣的象征。后世很多人骂奸臣时候,都把他们比作秦桧。

秦桧的跪拜铜像,至今还立在岳飞墓旁。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大反派,却也做过一些“聪明事”。

秦桧也做过这样的聪明事,范仲淹表示自叹不如 - 天天要闻

秦桧跪像

秦桧的“聪明事”

南宋初年,虽然那时候科举制已经实行很多年了。但仍有一些推荐做官的渠道,凭借名人或者高官的举荐信,到地方长官那里谋个一官半职。

可古代的通讯并不发达,同时也没有现在人脸识别等高端的辨别真伪的手段,因此,不乏一些胆大妄为的投机分子在这里浑水摸鱼。

就在秦桧做宰相的时候,有这么一个读书人,胆子大到什么程度呢?他伪造了当朝宰相秦桧的书信,去拜访扬州太守。他觉得扬州太守不敢去跟秦桧较这个真,可能就糊里糊涂地给他派个差事。

不过没有料到的是,这个扬州太守跟秦桧有过一面之缘,他看出了这封信的蹊跷,觉得是假信。于是命人审问,果然这个读书人不敢受刑,直接就招了。

这个扬州太守也十分会做官,没有直接发落。而是把这个读书人、伪造信、供词放在一起,派手下送去临安交给秦桧发落。他也怕自己万一审错了,落得埋怨,另一方面如果是真的伪造,那么可以向秦桧邀个功。

秦桧也做过这样的聪明事,范仲淹表示自叹不如 - 天天要闻

太守审问后,把人送到了秦桧那里

这事到了秦桧跟前,下属们都以为秦桧要把这个读书人从重发落,以儆效尤。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秦桧不但没有追究他的过错,反而给了他一个做官的资格,并命人把他送走。

下属们不明缘由,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就问秦桧是什么缘故?

秦桧说:“我倒不是吝惜那一官半职,或者鼓励大家做坏事。可你们想,这个人胆子大到伪造当朝宰相的亲笔信,他会是一个凡夫俗子吗?这种人做不了什么大善事,可如果因为我的责罚,是他逃往大理、西夏、金国的话,就会成为我们的对立面,那时候麻烦的是我们自己。我现在只给他一个小官套住他,这才是权衡利弊的结果啊!”

秦桧也做过这样的聪明事,范仲淹表示自叹不如 - 天天要闻

秦桧作为一朝宰相,还是有些能力的

笔者评价:

秦桧考虑问题不着眼于表层,而是能看到背后更深的原因,这并不让人意外,因为能做到一朝宰相的也都不是普通人啊!

另外一个启发是,我们在做决定前,除了考虑事情本身的对错,还有考虑到事情的影响,综合判断利弊,才能得出最优解。

但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范仲淹身上,就变成了反面教材。

范仲淹的“糊涂事”

范仲淹除了是我们课本中的文学家外,他另一主要成就还体现在他防卫西北的功绩上。北宋时,西夏时常侵犯宋朝边境,范仲淹跟韩琦防范边境,号令严明,西夏人占不到什么便宜。

秦桧也做过这样的聪明事,范仲淹表示自叹不如 - 天天要闻

范仲淹不光是文学家,也是著名将领

而有两个读书人张生和李生,想通过卖弄自己的文章来向范仲淹和韩琦求得一官半职,但读书人向来负有书生气,又想博取功名,又怕被世人嘲笑功利心。

于是乎张生和李生二人想了个“妙招”,他俩把自己写的诗刻在一个石碑上,花钱请人拉着,在韩琦和范仲淹的家门口来回晃悠。

韩琦和范仲淹的家丁报告了此事,二人决定他们形迹可疑,并且处事荒诞,不是可用之才,因此没有召见张生和李生,更没有派给他们官职。

结果,张生和李生发觉自己在这没戏,索性跑到西夏去了,还化名张元、李昊。张元和李昊在西夏也是故技重施,到处题诗然后留自己的名字。当时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得知此事,觉得这俩人是在套用自己的名字,行为十分奇怪,就命人带他俩来问话。

秦桧也做过这样的聪明事,范仲淹表示自叹不如 - 天天要闻

李元昊觉得可以,于是命人带来问话

这一问不要紧,李元昊跟张元和李昊聊得十分投机,高兴之余立刻就命他俩做自己的谋士。而这两个人因为长期生活在宋朝边境,对当地的情况很了解,所以他俩不停地给西夏出主意,最终成了北宋边境上的大害。

范仲淹如果知道这事的真相,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对比秦桧跟范仲淹的精力,我认为即使再不济的人有时候也能灵光一闪,再聪明的人也有计算失误的时候吧!所以,我们不可以盲目自信啊。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 天天要闻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双江口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大坝。据相关媒体报道,该水电站已于5月1日开始蓄水,其开发商称,这距离正式投入运行又近了一步。这座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资36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已耗时近十年,主要用于发电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 天天要闻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曹魏后期,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控曹魏大权,从此时起,司马氏开始夺政专权,此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他们分别是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这三次叛乱都是被司马氏平定的,同时也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 天天要闻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前段时间,我们在文物普查时遇到了沙尘暴,后来安全撤到了塔中镇。”新疆和田地区文旅局文博科科长、普查队长买提卡斯木·吐米尔说。当时全队的给养只剩下两箱矿泉水,在普查队距离塔中加油站还有50公里时,汽车指示灯亮起,提示燃油即将耗尽。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今天,我们说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行为和决策引发了后世无尽的争论。欣赏他的人尊他为拯救汉族于水火的民族英雄,讨厌他的人斥其为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恶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于公元 3
鲁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鲁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联鲁慕迅同志治丧小组5月9日发布讣告,湖北省文联离休干部、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鲁慕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凌晨2时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岁。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 天天要闻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文 | 极耳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不过侬晓得伐,伊原来还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举办“DIVA演唱会”的阿姐,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而这也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当天的演唱会,阿姐诚意十足,除了换造型,全程没有下场。她唱了《勇敢的...
成汤:旷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闻

成汤:旷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个延续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开国君主必定上膺天命,获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续数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顺民心,得到了民众拥护的正当性。而真正赢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后代的文献中,成汤被描绘成一位体恤民众、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