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国军起义名将,获邀陪同主席参加开国大典,为何后来被判死刑

2021年09月02日21:57:07 历史 1965

人生总要面对很多选择,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决定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就像人生旅途中的岔道口,你要继续前进,总是要选择一条的,前方或许是康庄大道,也许是坎坷不平的低洼道路,甚至是泥泞的沼泽。所以对待人生的每一次选择,你都要谨慎。

曾有一人,他也曾对我党事业的发展进行了迫害,可以说双手沾满革命党人的鲜血。但人生总有很多奇妙之处,几十年的风吹雨打,他最终选择加入人民阵营。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因为他的特殊贡献还获邀参加了开国大典,与主席一起见证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时刻。

他是国军起义名将,获邀陪同主席参加开国大典,为何后来被判死刑 - 天天要闻

但仅仅九年之后,此人却被判处死刑,这又是为何呢?

投身革命事业

此人就是杨虎,说起来他的出身并不好,父亲是个窑工,一家人全靠着父亲出卖劳动力的微薄收入生活。

杨虎出生时,家里穷得快揭不开锅了。父亲想了好久,才下定决心,把出生不久的儿子卖给邻村的杨允龙当继子。这样的决定是非常无奈的,如果杨虎留下只能被饿死,卖给别人还有存活的希望,而卖他换回的报酬也能帮家里渡过难关。

杨虎生父之所以选择杨允龙,是因为杨允龙夫妇不能生育,没有子嗣就可以将全部关爱放在杨虎身上。杨虎来到杨家后有了自己的名字,在养父母疼爱下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步入青年时期,杨虎不甘于平庸的生活,而是报考军校,在两江讲武学堂学习的时候,加入了同盟会。请记住这一年是1907年,一年后另一位青年才俊也在陈其美引荐下成为同盟会的一员,此人就是蒋介石,可以看出杨虎在国民党中的资历比蒋介石还要高。

他是国军起义名将,获邀陪同主席参加开国大典,为何后来被判死刑 - 天天要闻

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腐朽的清廷统治被推翻,中华民国得以建立。但这次革命并不彻底,先是篡取革命果实的袁世凯想要复辟帝制,在袁死后,北洋军阀如一盘散沙,军阀林立,中国陷入政权纷争的割据时代。

而孙中山组建的广东军政府也不团结,内讧不断,曾被国父信任的陈炯明发动了叛乱,若没有杨虎的拼死保护,孙中山也难逃一劫,此事一过,国父对他更加信任。

双手沾满革命志士的鲜血

杨虎为人忠义,也很会经营关系,一直与蒋介石相处得不错。国父病逝后,有老蒋的支持,杨虎的政治地位没受一点影响,还晋升为中将,担任上海警备司令。

后来的蒋桂战争、中原大战蒋介石能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归根结底就是雄厚财力的支持,而浙沪地区正是他的主要财源得,能够让杨虎担任上海警备司令,足以看出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杨虎上任后,也是全力支持蒋介石的统治。“四·一二”爆发后,杨虎汇同上海三大亨,以青帮为主力军,对上海党组织大肆迫害。数千名党员、革命干部被逮捕杀害,全城笼罩在白色恐怖中,在这次反革命政变中,杨虎当属“首功之臣”。

他是国军起义名将,获邀陪同主席参加开国大典,为何后来被判死刑 - 天天要闻

但随着杨虎在上海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势力越来越大,蒋介石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中原大战后,蒋介石腾出空来,除了对苏区进行“围剿”,也开始对付党内威胁他地位的大人物,杨虎成为重点“照顾对象”。

从1931年到抗战爆发前,杨虎的职权慢慢被剥触,最后只剩下有名无实的空壳子。抗战爆发后,杨虎迁往重庆,闲来无事,经常在在家中召集一些政客、知名人士畅谈国事,其中有一人就是驻苏大使杨杰

正是在杨杰牵线,杨虎认识了周恩来,与周公攀谈之后,也对我党主张有了深入了解,也对四·一二时做下的错事感到愧疚。与周公多次会晤后,他曾表示贵党如果有需求的话,自己可以鼎力相助。周公也向他表示,党内以坦诚的心态接纳他们这些真心相待的朋友,既然是朋友,所有的往事“既往不咎”。

听到这些,杨虎放下心里最后一点芥蒂,数年里,以他的影响力暗中帮助我党不少大忙。其中就包括营救张澜、罗隆基等爱国人士。

拯救张澜

在上海解放前夕,由老蒋下令,秘密处决一批被关押的爱国人士。其中就有张澜等,经过调查,张澜、罗隆基被软禁在虹桥疗养院。

监视任务一直由上海警备司令部的稽查处负责,稽查处副处长阎锦文是杨虎多年的老部下,而上海警备副司令周力行正是杨虎的女婿,看来这件事如果能得到杨虎的协助,将会事半功倍。

不久一份由周公发来的电报交到杨虎的手中,看完内容后杨虎没有丝毫犹豫,向送信人表示尽全力去完成这个拯救任务。

他是国军起义名将,获邀陪同主席参加开国大典,为何后来被判死刑 - 天天要闻

周力行没问题,关键在于阎锦文。杨虎将这位老部下邀请到家,从家常小事慢慢说到国家大事,在仔细分析国内形势后,杨虎向阎锦文道出邀请他来的真正目的:要他救人。

与老上级聊了这么多,阎锦文已经感到这次谈话的不寻常,在听到杨虎真实想法后,他也是吓了一跳,最后他看到那封来自周恩来的电文后,作出最后的选择:弃暗投明,营救张澜等爱国人士。

如果没有杨虎的鼎力相助,张澜、罗隆基等人难逃这一劫。

杨虎为我党做了这么多,蒋介石难倒没有怀疑吗?怀疑是有的,但一直没有掌握什么证据,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人民的功臣,国家的罪人

不久后上海即将解放,蒋介石让周力行给杨虎送了十几张去台湾的机票,但被杨虎拒绝了。蒋介石知道后破口大骂,后来又安排杜月笙陪着杨虎一起离开上海。

杨虎刚开始答应杜月笙与他一起去香港,却暗中安排好一切。离开那天,只有杨虎和一个姨太太加上几个随从来到码头,他说自己想去香港,安排好后其他家人陆续赴港,杜月笙也不好说什么。

不过在轮船开启后,杜月笙在船上没找到杨虎,原来杨虎登船后又偷偷下了船,在此时为时已晚。

他是国军起义名将,获邀陪同主席参加开国大典,为何后来被判死刑 - 天天要闻

后来杨虎一家人在地下党组织安排下北上,并获邀参加了开国大典,见证这个伟大国度的诞生。

建国后,很多起义将领有了自己的职位和任务,但杨虎只担任政务院顾问。他曾去拜访周公,想给自己一个有实权的职务,能够更好地为新中国作贡献。周公做了简单解释,答应他会在合适的时候,对他的工作做出调整。

两人聊完,周公还亲自送他出门。

但杨虎一直没能如愿,因为组织上考虑他毕竟当年参加过“四·一二”,如果较早让他担任要职,会让很多人不接受,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是对他的保护。

但杨虎没有理解这个深意,再加上如今的生活待遇赶不上他解放前的水平,对新政府心生不满,后竟通过潜伏的特务与远在台岛的老蒋搭上话,表示反攻大陆的话,他会尽全力支持。

哪知信件竟在广州截获,不久杨虎被抓获,1958年杨虎被判死刑。好在组织念及杨虎的贡献,一直没有执行,1966年杨虎病逝狱中。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闻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蒋志格 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寻崩,葬祭如亲王礼。免襄王亲来朝贺。 按《明大政纪》:天顺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诰谕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归西宫。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吴氏复为宣庙贤妃,废皇后汪氏复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 天天要闻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5月4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现场看到,虽然天空飘起了小雨,但门口还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铭记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游客在雨中排起长队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入口处,有市民携带电影《731》海报进行自发宣传。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龚...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 天天要闻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考古实证,秦始皇帝陵根据“若都邑”的理念来营建,都邑里有政治、军事,也有宫廷生活、文化娱乐。秦朝的休闲生活会是怎样的景象?5月4日,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寻古中国·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戏水禽》带你通过考古研究新成果,对秦朝文化娱乐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么人?秦始皇帝陵东南部...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 天天要闻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如果说全世界最会赚钱的人是谁?李嘉诚绝对排得上号。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前阵子那桩港口交易闹得人尽皆知,一边是国家利益,一边是家族资产,李嘉诚站哪边,大家其实心里都有点数。港口本来要卖给美国财团,还好有关部门及时叫停。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 天天要闻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房山区琉璃河镇,开满野花的草丛上,挖开了深浅不一的坑,每个都有专属的数字加字母编号。这处小型发掘现场,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东段一部分。五四青年节,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后”考古人员面朝黄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刮去层层覆土,专心致志地在“护城河”底搜寻古人留下的蛛丝马迹。安妮娜在发掘现场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