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照革命烈士安哲的故事

百人讲·百年党史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宣讲人:秦甜甜
“我们的心的火焰在熊熊地烧/我们的急流的血在激动地跳/起来/工作/工作/灰暗的雾正弥漫在云霄……”这是1929年,面对蓬勃发展的农民运动,第一任中共日照县委书记安哲满怀豪情写下的光辉诗篇。这首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的诗歌,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 1906年,安哲出生在日照两城镇安家村一个殷实家庭。1921年春,安哲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1925年8月,在邓恩铭、丁君羊的倡导下,同郑天九、陈雷(牟春霆)等日照籍学生成立了党的外围组织“少年日照学会”。他们定期集合在一起,学习马列主义,讨论时事政治,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春,经丁君羊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2月,根据中共山东省委指示,安哲被派到日照县,负责筹建地方党组织。安哲冒着生命危险回到了位于两城安家村的家中,秘密与先期归来的陈雷、郑天九接上关系,共同研究筹建党组织的有关事宜。在他们的艰苦努力下,1928年春,中国共产党日照县委员会成立,直属中共山东省委领导,是沂蒙地区第一个县级党组织,安哲任县委书记,郑天九负责宣传工作,陈雷负责组织工作。这是根植于日照地区的第一个县委。 此后,安哲不仅担负着全县革命工作的领导任务,还以安家村为中心具体负责日照城北的两城、于家村、王家滩一带开展党的活动。他以小学教员的身份为掩护,利用各种场合,秘密地向穷苦人民讲解革命道理,宣传进步思想,吸收新党员,建立党的组织。 1932年10月13日,安哲等人领导发动了日照暴动,安哲担任总指挥,他率领的起义队伍,收缴了20多个村庄的枪支弹药,焚烧地契,开仓放粮,赈济乡亲,暴动持续13天,经过大小战斗30余次,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组织发动的一场农民武装起义,是当时山东省规模最大,坚持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武装暴动。后来安哲辗转到了大连,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1933年6月23日,安哲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身陷囹圄的安哲身受酷刑却没有消沉,而是把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化成黑暗中引领光明的灯火,带领狱友与监狱当局开展殊死抗争。1934年冬,年仅28岁的安哲在沈阳监狱牺牲。

日照暴动的炮火已然消弭于历史的车辙下,革命烈士用炽热的鲜血换取了国家的安宁与太平。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我们要缅怀革命先烈的历史功勋,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坚守初心使命,追寻红色足迹,不断奋斗砥砺前行。

供稿:机关党委
责任编辑: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