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古代书生与百姓

2023年10月05日15:03:06 搞笑 7473

古代书生不是一般老百姓,一般老百姓都是农民,要耕地谋生,而书生要读书求取功名,无论是目的还是追求目的的手段都不同,却有着天然的联系。

说一说古代书生与百姓 - 天天要闻


书生脱胎于老百姓,或者说是老百姓中的一员。在古代很多朝代,官本位思想盛行。老百姓人数居多,大多以种地为生。商业不发达,商人也不多。最为成功的典型就是官员,而做官的主要途径就是参加科举考试。在隋唐以前,士族阶层世代做官,民间知识精英并不能顺利进入官场。以至于士族阶层腐朽奢靡,最终被推翻。到了唐代,实行科举制度的同时,实行推荐制,算是给士族阶层的遗民们留下了一些好处,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书生写诗、写文章之后,可以投递给王公大臣,以期获得推荐。当然,大部分书生还是要参加科举考试做官的。到了宋代,推荐做官的制度就没有了,只有通过科举考试做官的途径,当然有开国皇帝要赐给有功勋的大臣后代以官职的情况,却不耽误科举考试的正式实行。

考试制度确立起来以后,就会按照这种制度实行。老百姓看到官员们的特权以及福利待遇,知道做官的好处,就要让儿子做书生。一般来说,农民要经过三代以上的积累才能供养一个书生,而书生要考中就会难上加难。全天下的书生多如牛毛,考中的凤毛麟角。做书生不是太难,难的是考中。只有考中了才会获得权力系统的认可,才能获得老百姓的认可。于是,官本位思想流行,以至于人们认为只有考中了,做官了才算是人生最大的成功,不然一切都是庸庸碌碌。

书生也有这种看法,读书的目的就是要考中,要做官。虽然带有赤裸裸的功利属性,但他们还是孜孜以求,要“汲汲于富贵”————有了功名也就有富贵了。做了官之后,书生们迅速丢掉以前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学会站队,站在政治势力比较强大的一方,同时要按照惯例行事,在过年过节的时候,给上级官员送礼物和银子,同是要拼命搜刮,私自加税、卖官鬻爵,吃了原告吃被告,不然没办法获得银子,也就没办法打点上级了。给上级送银子有好处,就是在出事的时候,上级可以提供有效庇护,而不至于甩手不管。官员们的心思大多用在这些方面,也就和当初做书生时不一样了,尤其是理想和信念不一样,产生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也产生了不同的生活以及奋斗目标。

说一说古代书生与百姓 - 天天要闻

即便有为国事操劳的官员也大多没有太大的建树,而是被淹没在官场的迎来送往之中,被淹没在文山会海之中,甚至只是做做样子,例行公事,却不具备净化封建体制的能力,也不具备挽大厦将倾的能力。他们写诗作文都要避讳一些权力因素,不能被皇帝和同僚抓住把柄,也就只能写春花秋月、离情别绪了,不敢随便议论朝政,也不敢为老百姓说句话了。他们嘴里的老百姓只是一个群体概念,并不是指个体,也不是真的老百姓。往往老百姓成了他们借以说事的工具,而不是服务对象。

官员们自动脱离老百姓,民间的书生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只是追求功名富贵,却也脱离了老百姓。毕竟,他们属于有知识有文化的一群人,满嘴之乎者也,和老百姓说不到一块去。老百姓没什么文化,不读书,也不识字,要是和书生们说话,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书生们读圣贤书,还要背诵,写作,已经完全进入圣贤书的语境之内,还要整天说话带有“子曰诗云”、“之乎者也”,算是学习日常化,甚至走火入魔了,哪里还能和老百姓用同样的语言交流?他们只会和老师和同学用同样的语言交流,甚至和官员也能对上话,说一套官话,算是交流过了,而老百姓根本听不懂官话,也就只能敬而远之了。

即便有书生要为民请命,也不会获得老百姓的理解和同情。“哭庙案”中金圣叹等人要状告知县任维初的贪酷,却被诬陷,斩首一百二十一人。明明是为民请命,却不一定获得理解。老百姓已经习惯了强权的压榨,认为为民请命的书生们是拿鸡蛋碰石头,自寻死路,是不是有些读书读傻了的意思?自古以来就有“民不与官斗”的传统,要是经常干这些事,是不是与官斗落不得好结果?

即便有维新六君子,有辛亥革命,也大多是知识分子发起的社会运动,但并没有发动人民群众,也不会获得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一般来说,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却自视甚高,往往跑得过快,和群众产生了一种脱离,或者说不会贴近人民群众,只把群众看成一个整体,就像官员嘴里的老百姓一样,是一个群体概念,或者说只是为了自己的事业寻找一个支点,寻找一个服务的对象,却不会发动人民群众,以至于和群众脱节。

说一说古代书生与百姓 - 天天要闻

只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带领他们革命才会取得成功。只是凭借书生改革或者革命,却往往势单力孤,难以成功。其实,书生是从百姓中脱胎而来,没必要被圣贤书洗脑,也没必要自视甚高,应该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为民做事很好,但前提是贴近老百姓,真的和他们一起劳动,一起生活,才知道他们真正的疾苦和诉求,也知道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

从“语言关”到“修罗场”,中国考生如何“屠雅”? - 天天要闻

从“语言关”到“修罗场”,中国考生如何“屠雅”?

第290期文字 | 南大新传未来编辑部·核真录毛梓烨 张成蹊 许诺制图 | 蔡翌希 白雪莹编辑 | 张瀚之 毛梓烨排版 | 毛梓烨雅思(IELTS),全称“国际英语测试系统(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是在全球具有高认可度的英语标准化水平测试之一。作为重要的“语言关”,雅思等英语水平考试日益
富顺妈妈金句大赏:同一个富顺,同一个妈! - 天天要闻

富顺妈妈金句大赏:同一个富顺,同一个妈!

富顺县气象局5月11日发布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预计今天晚上晴间多云,明天白天晴,15~31℃。 To:Mom “妈,我作业喃?” “妈,我饿了!” “妈,我钱又遭用完了!” …… 在富顺 有一种爱叫“妈妈觉得你该着涛” 有一种关心叫“妈妈的阴阳怪气” 今天,让我们一起解锁 富顺妈妈的“硬核金句” 看看你家妈妈是不是也这样 ...
炮轰董明珠,挥手大裁员:“铁血掌门”方洪波AB面 - 天天要闻

炮轰董明珠,挥手大裁员:“铁血掌门”方洪波AB面

“为什么你去年问我,今年又问我,你问过董小姐吗?”最近的一场分析师会议上,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被问到企业接班人问题时,以董明珠为“饵”,系列回答引发哄堂大笑,会场一时充满了快活的气息——接着,方洪波继续补刀道:“人年纪大了认知会退化,慢慢就会让人讨厌,可那时候自己不知道被讨厌,甚至还以为大家...
快快评|月入万余元的老夫妻,如何背上1.2亿元债务? - 天天要闻

快快评|月入万余元的老夫妻,如何背上1.2亿元债务?

近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一起破产清算申请公告,一对月收入合计1.2万元左右的退休夫妻,申报了超过1.2亿元的债务,引发网友广泛热议。公告显示,刘某和牛某为夫妻关系,均已退休,其中妻子牛某申报每月收入6528.47元;丈夫刘某每月收入6221.94元。妻子名下登记有深圳市外房产2套,估价合计440万元;丈夫名下登记有深圳...
从 “小透明” 到《哪吒2》,他用13年 “死磕” 出逆袭之路 - 天天要闻

从 “小透明” 到《哪吒2》,他用13年 “死磕” 出逆袭之路

在五四青年节的荣光里,我们总被这样的画面点燃:一代人以青春为笔,在时代的画卷上写下属于自己的注脚。而今天的南宁,正涌现出这样一群人——他们以技术为犁、文化为墨、理想为翼,用创新重新定义“青春”。他们中,有人把农场变成“数字战场”;有人将壮族图腾化作潮流IP,更有人画出低空经济的航路图。今天起,让我们跟...
为“毛孩子”花钱不手软!它博会上“铲屎官”都买了啥? - 天天要闻

为“毛孩子”花钱不手软!它博会上“铲屎官”都买了啥?

小孩儿和棉花面纱犬互动 25元一斤的猫草、百元一件的宠物裙装、三四十元一个的响声玩具、“早干晚湿”的超级食谱……昨今两天,它博会迎来消费者日,都市养宠人扎堆入场,消费热情高涨,来看看他们的购物车里都有什么好物。甘肃猫草打响品牌 80后上海人魏方圆养了四只猫咪、两只狗狗,都是从流浪动物领养机构认领的小可爱,...
母亲节快乐 - 天天要闻

母亲节快乐

早上睁开眼睛,麻团儿就研究无人机。我属于伶俐的人,按理说我应该跟他一起研究,兴致勃勃,夺增加夫妻感情呢。可是我真不行,在边上跟着看了一会儿下载APP,整得我头大,噌一下就火了“我可整不了,哎妈呀,脑子一团乱!”本意是讨好他,末了成终把他得罪
人生赢家!周琦:糊糊是老二上面有个姐姐 我去澳洲打球时老婆怀了老三 - 天天要闻

人生赢家!周琦:糊糊是老二上面有个姐姐 我去澳洲打球时老婆怀了老三

5月11日消息,此前在CBA全明星期间,北京男篮中锋周琦接受了杨毅、杨健专访,谈到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周琦也第一次谈到了自己的幸福三胎家庭。周琦的妻子王欣怡曾经是一位空姐,1990年出生,比周琦大6岁。2018年,周琦22岁,到了法定结婚年龄,两人便火速领了结婚证。如今,两人结婚7年,已经是3个孩子的父母了。周琦和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