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12省往返15000里,差点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王朝,结局至今成谜

2023年10月03日18:48:19 搞笑 1394

01

转战12省往返15000里,差点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王朝,结局至今成谜 - 天天要闻

公元755年的年底,身兼三地节度使的安禄山叛唐,直接加速了唐朝灭亡的“安史之乱”就此爆发。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本,其实就一个,那就是大唐朝廷的钱不趁手了。

而大唐朝廷的钱不趁手,原因也有很多,不过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李隆基这个当时在位的皇帝。

继位时,大唐已经享国近百年,各种积弊差不多已经到达了一个峰值,而李隆基本人又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治下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任皇帝。

长时间积累的官场积弊,广袤的国土面积,以及晚年沉迷享乐,都让大唐的财政危机越演愈烈,而为了缓解这种情况,边镇的守将则被给予了很大的自主权。

于是像安禄山这样的边镇大员就开始变得尾大不掉,然后随着时间的延续,“脓包”自然而然就破了。

02

转战12省往返15000里,差点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王朝,结局至今成谜 - 天天要闻

安史之乱”整体持续的时间不算太长,但是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很大。

首先,大唐朝廷为了平息“安史之乱”,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让本就危机重重的大唐财政,更是雪上加霜;

其次,“安史之乱”的发生,引起了很多的连锁反应,为了消除这些负面反应,大唐动用了很多的军事力量;

一方面是财政紧张,一方面又是频繁需要动用军事力量,皇帝又不能差饿兵,于是大唐后续的皇帝,就给了带领兵士的节度使们更多的自主权。

唐朝后期的节度使,表面上很辛苦,他们一面要完成朝廷安排的人任务i,一面又要自己筹措资金发工资,并亲自管理所属部队内部的各级官员升迁调动。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他们在表面的辛苦之下,其实慢慢拥有了列土封疆的资本。

03

转战12省往返15000里,差点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王朝,结局至今成谜 - 天天要闻

到了唐朝末年,各个节度使其实已经发展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

而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这就是一场灾难,因为极度缺钱的朝廷,会变本加厉的向基层收钱,而割据一方的军阀也不会放弃这个财源,如过运气不好,赶上军阀们被迫更换地盘,那么上缴的钱财,可能还要再多一份。

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家境不错的黄巢(家里常年贩私盐,黄巢文武双全,这都不是一般家庭的标准配置)才选择了武装起义。

不过黄巢并不是当时第一个撤起义旗的,在他之前最出名的是出身有点类似的王仙芝。

王仙芝起义之初,和朝廷打的是有来有回,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当时的老百姓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因此起义军的群众基础算是不错。

04

转战12省往返15000里,差点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王朝,结局至今成谜 - 天天要闻

但是王仙芝的统领能力有限,他差点就被朝廷招降了,就在关键时刻,本来前来投奔他的黄巢却掌握了义军的发言权,王仙芝只好继续和朝廷硬打,结果很快就兵败被杀了,黄巢随后彻底掌管了义军。

黄巢和私盐贩子王仙芝相比,长处之一是读过很多年的书,他参加科举落地以后的那句“我花开后百花杀”,更是震铄古今。

读书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低的成本学到很多的知识。

王仙芝的起义可能只是一时的激愤,但是黄巢绝对不是,人家写出那句充满预见性的“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时,才刚刚科举落第。

如果黄巢也是一个莽撞人,那么他可能会比王仙芝更早起义,但是他没有,这很可能就是他在书中看到了很多的东西,比如出头的椽子先烂,比如古往今来的人性等等。

05

转战12省往返15000里,差点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王朝,结局至今成谜 - 天天要闻

黄巢一开始的时候,虽然出面阻止过王仙芝被朝廷招安,但是等到他面临危机的时候,他却短暂的接受了朝廷招安作为过渡,然后审时度势之后,又再次反唐。

一般情况下,有人想武装对抗朝廷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直捣黄龙,也就是直接去集中力量进攻皇帝所在的都城,差一点的也要去攻占一个相对比较富庶的大都市,然后以此为根据地再慢慢发展。

但是黄巢却不是这么做的,他的打法和若干年后的开国神军一样,一直打的是游击战,据当时的史料记载,黄巢当年的来回转战涉及的省份大约有12个,而他“游击战”的跋涉距离,竟然在15000里左右,完全可以称的上是长征了。

那么黄巢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06

转战12省往返15000里,差点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王朝,结局至今成谜 - 天天要闻

原因其实很简单,主要有两个;

第一,当时的大唐朝廷虽然已经日落西山,但人家毕竟是一个国家,而你黄巢的真实实力才有多少,古代的王朝被颠覆的时候,几乎都是内部出了问题,外部想要在对方内部不出问题的情况下强攻,几乎很实现;

第二,当时大唐的地盘上军阀纷立,军阀们虽然都顶着大唐的名头,但其实都是各自为战,一起携手剿灭黄巢,那是不符合他们的科学发展观的,利用黄巢这支武装,去扰乱和削弱别的军阀,才是他们最愿意做的事情(这个和若干年后是何其相似);

黄巢当时心里很清楚,单单凭借自己的队伍,别说彻底颠覆唐朝,就是能稳定的生存都难,但是已经洞悉人性的他也知道,自己并不是军阀的眼中钉,所以他只要能动起来,就会赢的一丝生机,所以他才开始了长征和游击战。

如果黄巢能一直坚持自己的思路,那么他可能会真的创造历史,但是随着他在夹缝中的快速发展,他的实力已经足以让他破长安,建大齐。

但是他崛起的太快,“冒头”的太早,一下成了天下的“公敌”,结果最后还是没能达成最终目标。

黄巢兵败以后,有关他的去向,时至今日都是个迷,尤其是他传说中的一首诗,更是让人有了无限遐想: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

八姑爷丨逝者 - 天天要闻

八姑爷丨逝者

董鸿灿(1934—2018年),字光华,河南,石匠、木工、碑匠八姑爷是一个精神矍铄、可爱又可敬的老头。沿着我们村的小河溯流而上,半小时功夫就能走到八姑爷家门口。小时候,每逢新年,我都带着一帮堂弟妹步行去八姑爷家看望他。见到这些小不点儿,他不胜欢喜,问问这个,逗逗那个,笑容像是春风吹拂的水纹,一直荡漾在他脸上...
提醒|女子脸被刺穿10厘米!这个“夺命利器”不少宁夏人也在用 - 天天要闻

提醒|女子脸被刺穿10厘米!这个“夺命利器”不少宁夏人也在用

夏日阳光炙烤,降雨频繁不少人会在电动自行车上加装遮阳伞、雨棚殊不知,这看似实用的神器却可能化身“夺命利器”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刺入脸部10厘米!遮阳伞秒变“夺命伞”2024年7月16日,钟女士骑电动自行车外出,途中与另一辆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由于钟女士的电动自行车加装了遮阳伞,车子倒下时,遮阳伞发生断裂,导...
高架上惊险一幕:后排女子和男司机打架,开着车门行驶,交警:将传唤司机 - 天天要闻

高架上惊险一幕:后排女子和男司机打架,开着车门行驶,交警:将传唤司机

7月7日,一网友发布视频称,7月6日晚,在杭州市萧山区彩虹快速路上,一辆正在行驶途中的白色轿车内,后排一女子和主驾驶位的男驾驶员打起来了,一侧车门被打开,被网友吐槽“杭州版《速度与激情》”。网传视频截图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白色轿车一边在高架上前行,主驾驶侧车门打开,车辆前车灯和尾灯双闪也已经打开,视频中...
扫码不付款?男子零成本购香烟获刑1年 - 天天要闻

扫码不付款?男子零成本购香烟获刑1年

极目新闻通讯员 李君豪出门购物,拿出手机扫一扫就能轻松买单,手机支付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有些人却利用它的便捷动起了“歪脑筋”。7月7日,湖北省建始县检察院检察官以案说法,提醒商家注意扫码不付款的购物骗局。2024年底,蔡某缓缓走进小苏的店铺内,戳了戳柜台玻璃说:“来两条烟。”随后,他向忙碌的小...
当策展人被问道“嗨,你干什么来了?”听听他们怎么说—— - 天天要闻

当策展人被问道“嗨,你干什么来了?”听听他们怎么说——

日前,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教学楼报告厅内,一场关于“2025年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的策展对谈引发学界热烈讨论。策展人、评论家冯博一,策展人刘钢,《公共艺术》《艺术当代》杂志副主编吴蔚围坐漫谈,揭示当代艺术展览在全球化与地域性交织背景下的创新探索与实践困境。展览由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主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