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今年有3大怪现象!不吃粽子只是其一,与往年大不相同

[下雨]这周就是端午节了,相信大家都在为过节做准备,比如包点粽子放冰箱里面,买点香囊挂家里什么的,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年的端午好像大不一样。

大家似乎对粽子的兴趣逐渐消失了,并且对于端午这样的传统节日,有了新的“认知”。

今年端午哪里不一样?大家都准备怎么过端午节?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粽子没人抢,礼盒卖不动

你有没有发现,从某个节点开始,端午节仿佛不再是全民盛事”?往年这个时候,大街小巷都洋溢着一股糯米香,粽子礼盒在超市和便利店叠成小山一样高,可今年你进商场看看,那些过去秒空的限量款粽子礼盒,现在都稳稳地躺在货架上,连个问价的都少,更别说什么抢购风潮了。

这可不是商家偷懒了,相反今年礼盒包装反倒比以前还精致,金灿灿的包装,复古风的竹篮,还带个诗意卡片,光看样子就挺有逼格,但问题来了,这年头谁还愿意花两三百块,买几只吃不出几口的高端粽子?

现在的人讲究性价比,不为面子买单了,尤其年轻人,看重的不是表面包装,而是实打实的味道和内容,你送他一盒礼盒粽子,他可能嘴上说谢谢,心里却想还不如一箱鸡蛋实在,其实这现象也不是突然的,而是潜移默化积累下来的。

从买东西变成买感觉,到后来又逐渐回归买实在,消费观念正在悄然转变,像我一个朋友就说得挺直白:以前送礼图个场面,现在觉得都太虚,不如请人吃顿火锅来得直接,更何况粽子礼盒这几年也屡屡翻车。

包装大馅料少,吃着吃着突然咬到一块肥腻的五花肉,或者内馅一点甜味也没有,这种踩雷体验”一多,大家自然就提不起兴致了,而且端午礼品这事,本就没有中秋月饼那么有刚需,缺了它节日一样能过。

有人说那手工包粽子总还有点节味吧,话是这么说,但现实却有点骨感,现在的年轻人哪有时间包粽子,别说包粽子了,能抽出两个小时做顿饭都算奢侈,还有的朋友下班晚到半夜,回家连洗漱都快睡着了,你让他在厨房折腾粽叶和糯米,简直天方夜谭。

即便有时间想传承传统,实际操作也让人劝退,绑粽子绳老是打结米漏得到处都是,粽叶一捏就裂,好不容易蒸出一锅还全散架了,别说吃了看着就泄气,也难怪网上的包粽子教学视频播放量暴涨,大家都在云学习,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聚餐文化惨遭抛弃

端午节,除了粽子,最有仪式感的事儿莫过于吃顿团圆饭,过去讲究的是下馆子,图个气派,摆上一大桌子菜,亲戚朋友热热闹闹聚一块儿,但今年不知道你有没有察觉,那些曾经“一桌难求”的餐馆,热度竟然大不如前了

别说排队,一些平时都得提前订座的地方,现在饭点也没坐满几桌,难道大家都不讲究吃了?当然不是,而是讲究的方式换了。如今越来越多人倾向于在家做饭,不光因为更省钱,还因为更安全靠谱

尤其是这两年,外面餐厅的预制菜问题频频被曝光,一盘菜端上来色香味俱全,但其实就是工厂流水线上预先做好的,说白了就是热一热撒点葱花,你就得掏出一顿高档餐的钱,精明点的人早就算过这笔账了,不如自己动手,又实惠又安心。

有位网友分享,他平时是个外卖狂人,一日三餐靠点餐解决,但端午这几天他早早跑去市场买了鸭蛋,排骨,虾仁,兴致勃勃地准备起节日大餐,他说:好不容易放假,总不能靠泡面凑节,他还特地发了朋友圈,一边晒食材一边配文:谁说宅家就不能过节,我的节日我做主。

这种心态在年轻人中间其实越来越普遍,人们不再执着于去人多嘈杂的餐厅凑热闹,而是更喜欢在家慢慢做一顿饭,哪怕只是煮碗粥蒸个粽子,也能感受到节日的存在,而朋友圈也从晒名菜变成了晒厨艺。

昨天买了什么海鲜、今天腌了什幺小菜,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传统节日添上一份生活气息,而且你别说,这种自煮端午还挺治愈的,不需要多大的厨艺,只要心情放松家人团聚,哪怕做的是最家常的饭菜,也比在外吃饭更有滋味。

更何况还能顺便炫技,拍个视频剪剪发上社交平台,收获一堆点赞和夸奖,简直比送粽子还开心,所以说,今年端午节厨房成了新的主场,而家的味道也重新成了节日的核心,不在于吃得多贵,而是吃得有温度。

大家都不好干

说到端午的意外惊喜,今年水果价格的友善程度,简直让人掉下巴,以前这个时候荔枝可是水果区里的贵族代表,动辄三四十元一斤,你想买点尝鲜都得犹豫半天,今年呢?不到20块就能买两盒,汁多肉嫩,简直是口口满足。

别说荔枝了,连平时高冷的樱桃草莓,这会儿都接地气了,价格降得比端午节气温还快,很多人都说:真是活久见,第一次在节日前敢放开手买水果,其实这背后的原因也挺简单,一是今年水果确实丰收,供给量大,二是大家消费观念变了,拼的不是谁买得起贵的,而是谁挑得准好的。

水果老板都懂这个逻辑,现在价格标得更实在,就为了吸引那批挑剔又抠门的主顾,更妙的是,这种低价高质的趋势,也慢慢影响到了节日的气氛,以往节日要买点水果招待客人,总得撑点场子,买些进口大樱桃,网红葡萄,现在大家反倒更注重水果的新鲜和口感

一盘切好的荔枝,一碗冰镇西瓜,加一碟自制腌李子,简单却清爽,端午节在这一刻有了别样的味道,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一个现实: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回归真实,不再追求所谓高端排场,而是追求吃得值,过得真。

节日就应该是一个让人感到快乐的日子,而不是用来攀比和秀场,当你发现十几块能买回满满一袋水果,不用省着吃不用看价签心疼,你就知道幸福其实可以很简单,甚至就连一些高端餐厅,也开始悄悄转型,推出亲民套餐和节日家常套餐。

不再端着“贵气”,而是主动接地气,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这种改变也许是形势所迫,但从消费者角度看,何尝不是一种回归本质?所以说端午节没有变得没味道,它只是换了一种过法。

我们不再为表面的仪式忙得团团转,而是开始认真思考什么才是节日真正的意义,也许是一锅热粽,一口甜荔枝,也许是一桌家常饭菜,也可能就是一个安心睡觉的下午,这些细碎的幸福,才是最真实的节日感。

今年端午大家准备怎么过?欢迎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