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以北升温,南方湿冷依旧
随着3月31日的到来,冬天的阴影似乎逐渐退去,北方大部分地区在阳光的照耀下,气温迅速回升。尤其是长江以北,气温普遍升高,许多地方的气温突破了15℃,而华北地区的太行山前气温更是突破了20℃,仿佛是冬春的界限已经模糊。然而,这股回暖的气流并没有在南方停留,南方的朋友们依旧被阴沉的天气和冷雨缠绕,气温时而在个位数徘徊,时而再次跌入寒冷的低谷,给人一种回到深冬的错觉。
尽管北方的大地重新焕发了生机,南方却依旧严峻。特别是华南地区,尤其是珠三角一带,寒冷的程度直逼历史同期最低值。根据气象监测数据,广州国家站的日均气温仅为9.2度,比北京还低了2.7度;而东莞、中山等城市的日均气温不到10度,这样的低温让人直呼“寒冷突袭”。事实上,去年3月的这一时段,广东一带的温度都已经接近入夏的节奏,但如今,却是严寒降临,空气中的湿气更让人感到寒冷的侵袭。即便在福建、广东等地的气温看似正常,却依旧面临着冷空气的肆虐,寒冷天气还在继续“霸屏”。
在这寒冷的气息中,很多南方城市甚至比北方的部分城市温度还低,这对于一直习惯温暖的南方人来说无疑是一种震惊,尤其是在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白天气温低于10度,让人完全没有进入春季的感觉。甚至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感叹:广州才刚刚告别冬天,怎么就又迎来了“倒春寒”?此时此刻,南方人似乎已经厌倦了这种“时冷时热”的天气波动,期待着真正属于春天的温暖。
二、南方异常降温背后原因分析
首先,导致这场寒潮席卷南方的直接原因就是强烈的冷气团。寒潮不仅从北方迅速南下,还在南方滞留了较长的时间,使得南方的气温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不同于往年的寒潮,这次寒潮的强度很大,不仅对北方造成了影响,甚至连南方也未能幸免。尤其是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气温骤降,许多地方的气温回落至10度以下,甚至出现不寻常的冰粒,在山区形成了油菜花雪、樱花雪的景象。这种强烈的冷空气不断压制南方的气温,导致原本回暖的趋势被打断,南方的春天仿佛被推迟了。
然而,光有寒潮显然不足以解释南方如此持久的寒冷。除了冷空气的侵袭,暖湿气流的持续“捣乱”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虽然寒潮带来了冷空气,但与此同时,暖湿气流并没有完全退出,而是依旧在空中持续存在。尤其是在1500-3000米的高空,冷空气在不断下沉时形成了一个“冷垫”,而暖湿气流则沿着这个冷垫缓慢爬升,导致大量的水汽不断聚集。这些水汽的凝结形成了持续的阴雨天气。与冷空气的强势对抗,造成了天气的阴沉潮湿。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使得阳光几乎完全被遮挡,气温无法得到有效回升。
随着阴雨的持续,阳光完全无法透过厚重的云层照射到地面,这使得白天气温难以有效上升。更糟糕的是,这些持续的阴雨天气还带走了大量的热量,雨水的蒸发使得环境中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增加了空气的湿冷感。大家常说“湿冷”,而这种湿冷感,特别是在南方的空气中,愈加明显。南方的湿气较重,空气中的湿度本就较高,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身体的热量散失得更快,给人一种冷得透彻的感觉。
三、回暖即将开启,中东部清明时节或不雨纷纷
3月31日之后,寒潮逐渐退去,气温开始回升,南方的朋友们终于可以期待温暖的春天。预计随着4月的到来,南方的气温将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大回暖的气流也会卷土重来,给南方带来久违的阳光。清明节前后,北支西风槽离开,而南支西风槽仍在比较远的位置,除了西南地区和华南中部一带会下雨,其余地区继续放晴,没有雨纷纷的清明全国大范围的气温回升将成为常态。大气环流将逐渐转为暖湿模式,南方的气温也将随之迅速回升。这次寒潮虽然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困扰,但其余波的消散和气温回升也意味着春天的正式到来。
然而,气象专家也提醒大家,虽然回暖将很快到来,但春季的气候变化仍然较为剧烈,早晚的温差依然较大,大家在穿衣和外出时需要适时调整,以应对早晚的寒冷和白天的温暖。南方的朋友们可以逐步收起厚重的冬衣,但切记不要急于收起外套,春季的气温波动可能依然会给人带来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