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梦华录》看看宋朝人的葡萄酒文化吧

2022年07月01日10:45:14 美食 1679

在近期大火的《梦华录》中,除了有令人津津乐道的精彩剧情外,还对宋代美学生活方式进行了一一还原:宋人爱饮茶,亦好酒。宋人向来以酒为天,不仅名酒辈出,而且饮酒之风盛行,从平民百姓到帝王群臣无一不为酒痴狂。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宋朝繁荣醇香的葡萄酒文化。


跟着《梦华录》看看宋朝人的葡萄酒文化吧 - 天天要闻


宋朝人喝葡萄酒吗?


宋代人喝葡萄酒吗?答案是肯定的。南宋大诗人陆游就是葡萄酒的忠实爱好者,他在《寒夜与家烧干柴取暖戏作》一诗中写道:"如倾潋微葡萄酒,似拥重重貂鼠裘。一睡策励殊可高,千金论价恐难酬"不仅表达了他对葡萄酒的喜爱,还透露出葡萄酒价格十分昂贵,可以同貂毛大衣相提并论。


跟着《梦华录》看看宋朝人的葡萄酒文化吧 - 天天要闻


北宋大文豪苏轼也在《老饕赋》中写道:“弹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蒲萄。”说享用美妙的葡萄酒,还需有仙音绕耳,用经海上丝绸之路进口的玻璃杯来装载才够品味。


宋朝的皇帝中也有许多葡萄酒爱好者


宋朝皇帝中不乏葡萄酒爱好者。据《淳化喜雨诗》记载,公元994年天降甘霖,化解了旱灾,宋太宗赵炅于是把葡萄酒赏赐给身边的大臣,与大家共同庆祝。


跟着《梦华录》看看宋朝人的葡萄酒文化吧 - 天天要闻


宋人不仅喝葡萄酒,而且还懂餐酒搭配。根据宋代御厨布菜清单《玉食批》记录,皇帝吃一顿饭喝了十五杯酒,同时搭配了三十道菜。


蒲萄斗酒自堪醉,何用苦博西凉州?


跟着《梦华录》看看宋朝人的葡萄酒文化吧 - 天天要闻


唐朝相比,宋朝葡萄酒褪去了“西域美酒”这层神秘的面纱,逐渐 “平民化”。每逢佳节,百姓们就会带上葡萄酒去游园饮用;南宋诗人方岳诗云:“蒲萄斗酒自堪醉,何用苦博西凉州?”他说我们汉人酿的葡萄酒一点不比别人的差,何必去追求西域的美酒呢?


为什么中国葡萄酒历史悠久,却没有流传下来呢?归其原因,共有三点:


1、 中国适合种植葡萄的地域较少。


中国古代适合种葡萄的地方,仅有新疆吐鲁番、河北宣化、山东烟台等地。国力强盛时期(例如唐朝),可以通过丝绸之路进行贸易,西域一旦失守,就连葡萄酒也变成罕见之物。


跟着《梦华录》看看宋朝人的葡萄酒文化吧 - 天天要闻


2、 中国是农业国家,粮食是主要作物


中国古代多用粮食酿酒,是因为粮食不仅可以自己食用,也可以酿酒。对于农民来说,种粮食可以获得更多效益,所以不会为了酿酒而种植葡萄。


3、 欧洲宗教文化影响


欧洲地广人稀,粮食产量低,所以他们最开始便是用水果酿酒的。同时,基督教认为红葡萄酒是耶稣的血,喝了就与圣子同在,所以欧洲人喜欢红葡萄酒,并不断改良它,使葡萄和葡萄酒成为其文化的一部分。


跟着《梦华录》看看宋朝人的葡萄酒文化吧 - 天天要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在不能缺酒,既要品质又要健康的时代,葡萄酒无疑成了这个时代的宠儿。


跟着《梦华录》看看宋朝人的葡萄酒文化吧 - 天天要闻


作为唯一含碱性的酒精饮料,卡门M313是由80年以上树龄的赤霞珠葡萄历经24个月橡木桶陈酿而成。有黑莓和黑浆果香气,同时又带有一丝烟熏、香草和摩卡的味道,酒体饱满,单宁细腻,整体平衡而柔美,符合中国人口感,是智利家族珍藏级美酒,适合注重生活品质的你!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价格大跳水!从200元跌到8元一斤,很多四川人爱吃 - 天天要闻

价格大跳水!从200元跌到8元一斤,很多四川人爱吃

最近,又到蓝莓上市高峰期,然而曾卖到数百元一斤的蓝莓,价格却迎来大“跳水”。200元一斤到如今8元一斤“以前论克卖,现在按斤卖”每年5月到6月,四川蓝莓大量上市。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今年蓝莓价格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低位。6月4日,在四川西昌市长安农贸批发市场,蓝莓价格普遍在10至20元一斤,最低仅10元一斤,也有部...
感谢热心网友的推荐,含泪吃了两大碗~ - 天天要闻

感谢热心网友的推荐,含泪吃了两大碗~

之前我一直都认为野生菌很好吃,确实也如此,野生菌的确很美味。但是后来由于误食野生菌导致中毒,那个场景还历历在目,上吐下泻,连流食都吃不下去。从那以后到现在为止,已经五六年没吃过野生菌了,尽管我知道这玩意好吃,但是还是有抵触心理。
23年相伴的温馨家居生活旋律,从孩子成长到两人世界! - 天天要闻

23年相伴的温馨家居生活旋律,从孩子成长到两人世界!

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家是最为温暖的避风港。它见证了无数的晨昏更替,承载了太多的悲欢离合。有这么一对夫妇,他们的婚姻生活已经走过了23个春秋,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家也经历了从热闹到宁静的转变。如今,孩子已经踏上大学的征程,而这个家,再次回
当这些菜被端上来那一刻,我人都麻了! - 天天要闻

当这些菜被端上来那一刻,我人都麻了!

菠萝鸡 [doge]菠萝味鸡屁股,鸡屁股味菠萝[doge]自己选吧这只鸡死后才能出现高光时刻,请问鸡是在思考还是在烧烤?太好笑了!这个端上来我会连桌子扔了,最怕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广东特产!好逼真的蟑螂蛋糕,这是哪个仇人过生日吗?
云南疾控提醒您:端午吃粽不放“粽”! - 天天要闻

云南疾控提醒您:端午吃粽不放“粽”!

点蓝色字关注“大美新平”端午安康DUANWU ANKANG端午将至,粽叶飘香,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镁、铁、磷、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烟酸等营养成分。其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淀粉,且以支链淀粉为主,人体淀粉酶水解支链淀粉的能力相对...
南陵龙虾嘉年华 开“炫” - 天天要闻

南陵龙虾嘉年华 开“炫”

人民网记者汪瑞华 张俊新鲜出锅的龙虾PLUS。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鲜嫩软弹的仓溪龙虾成为夜市餐桌的首选。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食客为仓溪生态龙虾点赞。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市民游客早早地就来到了嘉年华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盛“虾”嘉年华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商户现场烹饪龙虾,忙得不亦乐乎。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嘉年华现...
螃蟹粽、陶瓷粽、面塑粽……来看古往今来的粽子巧思 - 天天要闻

螃蟹粽、陶瓷粽、面塑粽……来看古往今来的粽子巧思

粽子虽小,却贯穿古今,展现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与美好。古代粽子长什么样?粽子又带给人们哪些创作灵感?我们一起来看古往今来的粽子巧思。古代粽子长什么样?在江西九江德安县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对南宋古墓出土的粽子。据古墓碑文记载,墓主周氏葬于公元1274年,距今已有750年。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博物馆讲解员 李佳:墓主人...